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险狼
  4. 正文

领学4(保险公司资质)

  • 2020年12月07日
  • 17:55
  • 来源:
  • 作者:

01
保险公司资质


关于保险大小公司的资质以及公司运营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知道3点。


1、 根据我国的《保险法》规定,寿险公司不允许破产,真的经营不善,由保监会先行接管,然后再找外部股东接盘;保险公司在成立的时候,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亿,且必须实缴,放在银行里。


2、 我国保险行业,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保险公司的大小。


大家认为的保险大公司,其实是知名度高低,本质上还是这家保险公司做广告多,在全国铺设的分支机构多,雇佣的保险代理人多,于是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你。羊毛出在羊身上,也正是因为大公司房租水电费、代理人佣金提成、广告费等这些开支,导致了其销售的保单要更贵。


保险行业有一个指标,是可以衡量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大小的,那就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保监会要求的底线是100%。目前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高于这个数,一旦低于的话,保监会就开始要求公司的股东注资加钱了。



3、 保险大公司保险合同条款写的很严格,理赔勘察力度相对较大。


大公司因为全国铺设了分支机构,与全国的所在当地的医院、医保局、法院、经侦都有密切合作,所以对于医保卡外借、医院非实名检查等情况,理赔调查力度很大。而小公司因为人手有限,对于跨省理赔调查只能委托给第三方机构,且很多机构的调查往往就是走个过场,自然就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02
大公司保单到底贵在哪里



1、高昂的广告费用



2、个人代理营销模式过于狂放



大公司的线下代理人规模庞大,仅平安一家就有131万人,不仅如此,保险代理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业务员的佣金提成一直居高不下。同时,代理人流失率很高,保险公司要不断地增员扩员,增加了新的培训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


而小品牌公司,为了控制成本,会减少代理人队伍,或者直接做互联网保险公司,不开实体门店,自然就少了很多运营成本。


线上投保、线上理赔、线上核保正在慢慢成为趋势,投保人自主选择产品,获得方便快捷的理赔服务,保险公司更能一定程度地降低销售费用。


3、上市压力



已经上市的公司,必须以盈利为目标。而一些后来刚成立的小公司,还在处于市场推广阶段,拼命的打低价格,把重疾险做的保障更全,价格更低,唯有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青睐。



03
保险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利润=收入-成本


我们就分别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说:


1、保险公司的收入


大体可以分为3方面:保费、投资和其他。


保费收入很好理解,你交了1万块钱的保费,扣除杂七杂八的成本,剩下的就是保险公司的收入了。


(1) 各家公司的保单定价不同,直接决定了公司利润,这是最最最主要和直接的。


保费定的价格贵,决定了收入更多。


(2) 投资收入


除了那几家大的保险公司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外,其他绝大多数的中小公司,都会把收进来的保费,委托给其他资管公司打理。买多少股票、买多少信托,该赚赚该踩雷踩雷,保险公司跟其他企事业单位是没什么区别的。


少数有特殊投资资源,有很强股东背景(比如房地产)的保险公司,可能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独家投资资产,那么投资收入这一块,就会吃的很开。这类保险公司因为投资收入占比较高,对于保费定价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所以市面上很多中小公司打价格战,背后其实是股东之间在较劲。


(3) 其他收入


就相对杂七杂八了,比如退保扣费,你买完保险感觉吃亏不划算,想要退保,拿到手的现金价值,是要小于所交保费的,这其中对你是亏损,对保险公司就是利润了。


再比如保单质押贷款,买完保险手头缺钱,但是又不想退保导致保障失效,就可以把保单抵押给保险公司,申请一笔贷款,每个月支付的利息,也是保险公司的收入。


与前两者相比,其他收入占比是极低的,没有哪家公司靠着这个收入活着。


2、成本


1 理赔


理赔成本其实不仅仅包含赔出去的钱,还有与理赔勘察相关的费用,比如有些保险公司因为客户不在所辖地区,导致真涉及理赔报案的,就需要委托第三方公估公司进行实地勘察。


去医保局调记录的,实地走访面谈,去当地派出所联系对接,等等等等,这些钱也要算在理赔成本里。


近几年,保险公司为了控制理赔成本,往往选择在前端把控客户质量,比如给你带个运动手环,天天跑步走路的,我就少收你点保费。


对于健康优质人群的筛选,是可以起到降低事后理赔成本作用的。有的公司在卖线下保单的时候,要求上了年纪的客户,必须进行投前体检,而且还要去指定的医院,费用由客户自己出。但是互联网保险因为跨地域的因素,保险公司倒是不要求事前体检,而是设置了一个免体检保额,最多就卖你这么多保额,也是一种控制理赔风险的手段。


(2) 销售成本也是大头


业务员的提成、网站广告费、银行合作推广费、电商平台宣传费,等等等等,这些成本是各家公司严格管控的重点。


(3) 其他开支


比如内勤开支、税费、办公用品采购等等占比很小。



04
再保险公司:保险业的扛把子


再保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


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每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超过的部分,依法应当办理再保业务。


能接受再保业务的再保公司,主要有中国再保险、慕尼黑再保险、汉诺威再保险、法国再保险等等。


监管的红线是这样,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保险公司对于还没满足条件的业务,也一样进行分保。


1、 共享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叫比例分保,另一种叫溢额分保。


(1) 比例分保


就是说保险公司收进来的1万元保费,分给再保5000元,如果以后发生50万理赔,那么再保公司要掏25万。一人一半,赚保费的时候五五分,赔钱的时候也一样。


很多保险公司,向再保转业务的比例,竟然高达90%,也就是说,以后如果投保人来理赔,有90%的钱,其实是来自再保公司的。保险公司向再保分保费出去的时候,可能是2/8分,但是赔钱的时候是1/9分,多出来的一成,保险公司用作营销费用+利润自留。


(2) 溢额分保


主要针对后期赔付的,不再像比例形式,而是说,低于50万的保险公司自己承担赔付,高于50万的部分不管多少,全部由再保赔。


这种方式,在航空意外险保单中较为普遍。


2、 为什么再保公司就那么有实力,可以做保险公司的幕后掌舵人?


成立保险公司,就已经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了,国内银行大大小小快上千家,但是保险公司(财寿都算上)一共不到200家。


想要申请筹建保险公司,在保监会审核名单上的股东,听说已经有上千个在排队呢。而国内的再保公司,掰手指头数一数,也不超过5家,真的能大规模开展业务也就是中再一家。


一家中型保险公司的投保人可能有300万,而一家再保公司往往会跟几十家公司合作业务,所以再保公司掌握的投保人数据,基本都是以亿为单位的。这还不包括海外业务,像慕再、汉再、法再这种全球性的再保公司,投保人的数据就更多了。


保险业务本质就是大数法则,基数越大风险就越分散。


投保人数据多了,像重疾险中的特定疾病的发生率,也就慢慢能准确记录下来了。


单一保险公司其实是没法清晰准确的计算特定疾病的发病概率。所以绝大多数的重疾险的费率报价,都是再保公司给保险公司一个数。保险公司再在上面加点自己利润之后,就是到我们消费者手里的价格了。



05
偿付能力充足率:保险公司的紧箍咒


保险公司资质安不安全,不看公司体量大小,而是要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个指标各家公司官网都有,监管要求每个季度各家公司计算一次,然后定期要在公司官网进行披露。指标低于100%,保监会就开始责令这家公司股东注资,否则就把公司新业务给停掉,至于想要再开分支机构、继续卖保单,想都别想了。


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


实际资本=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充足率这个指标,要求属于公司自己的钱,是可以覆盖所开展的保险业务本身内含的风险。也就是说,小公司因为自有资金少,能开展的业务也有限,一款爆红的保单,卖了一段时间就不卖了,往往就是因为充足率下滑得很明显。分子上的实际资本大致可以理解为属于保险公司自己的钱,来源主要是股东最开始的注资,以及经营各年份里赚的钱。


最低资本其实是保监会依据各家保险公司开展的业务情况,要求公司必须至少有多少钱,有点类似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但是与存款准备金不同的地方是,保险公司这个钱是留在自己公司内部的,不用交给保监会保管,不像银行一样往央行上交。


最低资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市场风险最低资本、信用风险最低资本和保险风险最低资本。


市场风险就是炒股、买楼、还有一些债券自身的利率波动,这些方面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投资风险。信用风险一般就是债券,专指那些买来就持有至到期,中间也不转手的。保险风险主要就是指保单赔付,因为真是运气不好,今年摊上几个大单几千万的理赔支出,那保险公司利润也受影响。



06
那些没听过的小保险公司,信得过吗


以保险公司大或者小来进行区分,其实是线下保险业务员的话术,从整个保险行业角度来看,银保监会也好,保险行业协会也好,都从来没有评价过公司大小的标准。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数据,目前国内一共有 175家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这个数量是多还是少呢?非常,非常,非常少。跟广东省面积差不多大小的英国,有40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深度和密度,远超我国。


1、 我国的保险公司从股东背景来看,大概分成两种:混血派和本土派,其中还可细分为3大类:品牌、合资和新兴公司。


(1) 混血派保险公司


混血派指的是中外合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比如瑞泰人寿、中英人寿、工银安盛等。这类公司的广告宣传较少,知名度不高,经营策略稳健,注重长期稳定发展。


以工银安盛为例,工商银行大家都知道,A股市值排第一,银行业的老大哥;外资法国安盛保险集团成立于19世纪初,全球最大保险集团,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7位。另外一位股东中国五矿集团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世界500强排名前200。


(2) 本土派保险公司


本土派指国家的本土企业,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品牌公司,就是大家听说得特别多的“大”公司。比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等.这些公司多是在上世纪已经成立,股东实力较强、注册资金大,同时广告宣传投入较多、知名度高。


第二种是其他领域的企业,在发家致富之后,开始进军保险业。这类公司的股东背景多元化,成立时间短,广告宣传投入少,知名度不高。把省下来的广告费,以保费低价策略补贴给用户投保人,是这类公司的发展策略,代表公司有复星联合健康、昆仑健康、信泰人寿、众安保险等。


以众安保险为例,背后的股东是阿里、腾讯和平安,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全国不开设线下门店是其新颖的发展策略,它家的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是国内首款产品,作为行业标杆,一直引领着各家公司争相模仿。


你以为的“小公司”都会慢慢长大,买保险最重要是关注条款保障,如同你去银行存款看的是利率而非银行资质一样,同样保险理赔看的是保单合同条款。


保险监管机构:银保监会


银保监会的全称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直属单位,对银行业和保险业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银保监会对于各家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采用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比美国还要严,每个季度都要求各家保险公司报送自身的财务数据。


公司如果把股东的钱亏到一定程度,银保监会就会开始责令股东进行增资,否则停业整顿。关于保险公司倒闭,《保险法》对此有明确规定: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被依法宣告破产,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或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通俗解释,人身险公司不能主动申请破产,只能被收购或者重组,市场没有自愿接手的,由银保监会指定;财险公司即便破产,也会先对客户的权益进行转移或清偿。


另外,还有保险保障基金,我们平时买的每份保险,保险公司都得抽出一部分钱,用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这笔基金的规模目前已超过1000亿,万一保险公司出事,是可以暂时用来兜底的。


保险保障基金的钱是哪来的?


保险行业所有保险公司,每家凑份子交的,大体就是按照各家公司当年的保费情况,按照0.15%进行缴纳,目的就是防止行业哪家公司倒闭,造成连锁反应。


财产险公司


财产险公司是允许破产的。但是财产险公司一般经营的都是短险一年期业务(比如车险、运费险等),所以真的破产了影响也不大。目前还没有财产险公司破产,公司真的缺资本不行了,股东注资就是了。现在的保险牌照多抢手,毕竟保险融资成本在金融圈里是很低的。



07
4家小而美的保险公


1、复星联合健康保险


2017年1月成立的,股东之一是复星产业投资公司,背后的股东是复星集团。


复星集团是港股上市,掌舵人是号称“中国的巴菲特”的郭广昌,公司业务涉猎保险、产业运营、投资、资本管理,旗下管理的资产超过1500亿。


复星联合健康的爷爷股东复星集团,还投资了一家保险公司,叫复星保德信,因为对复保是直接投资,所以排资论辈的话,复保是复联的叔舅。


2、众安在线财产保险


2013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12.4亿。


股东是“三马”:平安的马明哲、腾讯的马化腾、阿里的马云。


众安从成立伊始,就不走寻常路,众安对外宣称以后不会成立分公司,完全依靠网络销售保险。


经历三年盈利以后,2017年9月众安在港股上市。


众安也是保险市场的弄潮儿,刚一上市就推出了国内第一款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几百款的保费就可以覆盖以后相关住院的医疗费。


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已经受到了市场认可,后面人保、泰康、平安等都开始推百万医疗险,像好医保、微医保这些背靠流量支付宝、微信等巨额流量的销售渠道,都才刚刚与尊享E生打个平手。


3、长生人寿保险


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21.67亿,是中日合资的保险公司。


总部在上海,股东是中方的长城资管和日方的生命保险。


大股东长城资管名气很大了,在投资圈的人都知道,其股东就是财政部、社保基金和国寿集团。


二股东生命保险,创立于1889年,老牌的险企,世界500强中排第126位。


4、中信保诚人寿保险


2000年,总部在广州,股东是中信集团和保诚集团。中信集团,小平同志支持下,由荣毅仁同志在1979年创办的,像中信证券、中信银行都是其下属公司。保诚保险是英国的老牌险资,国内代理人在销售圈里算是水平比较高的了。



08
对于保险公司,保险法中都有什么要求

1、 保险公司设立条件极其严苛(参见保险法六十七条、六十八条)


设立保险公司应当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诸多条件:如主要股东资质要求,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要求,高管要求等。


2、 注册资本雄厚(参见保险法六十九条)


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3、 经营监管严格(参见保险法九十二条、一百四十五条)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国务院监管机构可以实施接管,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的,其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并保障客户权益。


4、 保证金制度(参见保险法九十七条)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20%提取保证金,存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银行,除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


5、 责任准备金制度(参见保险法九十八条)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保险公司提取和结转责任准备金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6、 公积金制度(参见保险法九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从条款释义可以看出,公积金是保险公司不作为股利分配,而储以备用的那部分净利润。


提取公积金的目的,在于积累这部分资金,若保险公司出现亏损时,用以进行弥补,无亏损时,则用以增强其偿付能力,发展公司的经营,提高该保险公司的信誉。


7、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参见保险法一百条)


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并按国务院规定在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时,向投、被保险人、受益人提供救济;或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8、 偿付能力监督(参见保险法一百零一条)


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和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规定的数额。


9、 再保险机制(参见保险法一百零三条) 


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10、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制度(参见保险法一百零六条,资金运动管理办法十六条)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其投资范围及比例受银保监会严格监控。



09
安邦保险被重组,和谐健康被甩卖


1、 和谐健康这家公司被股东安邦保险转让卖了,股东自己还深陷重组中。


《保险法》里面明文规定了,人身险公司在经营不善的时候,要么股东之间自己挂牌转让,要么由保险保障基金接手。


中小保险公司会出问题吗?


肯定没问题的,倒不是说中小公司经营完善,而是说,因为体量太小了,资本市场上从来不缺新股东。


去年百年人寿的股东万达,感觉保险业务不像想的那么好干,直接转让股份给绿城,都是干房地产的,友情价。反而是保险大公司,真干不好了,市场上接盘的股东比较难找,体量太大,动辄需要上百亿资金,一般公司也接不起,这个时候就需要保险保障基金出手了,你可以理解为暂时的国有化,等后面找到新股东了,再退出。


历史上被保险保障基金接手的公司有:新华保险、中华联合保险、安邦保险,清一色的大公司。


所以,如果你要是听哪个保险代理人说大公司靠谱信誉好,真出事了,对于保险行业起到地震作用的,还真的就是这些大公司。


2、 很多人对安邦保险没有概念,可能会把这家保险公司列为中小公司范畴,那真的就是大错特错了。


安邦保险的注册资本是619亿元,平安人寿是338亿元,中国人寿是283亿元,安邦的体量是后面两家公司之和。


保险保障基金在接管安邦的时候,动用了608亿元,股权占比98.23%,基本上就是全盘国有化了。


根据安邦最新进展,7月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总结了自2018年2月23日对安邦接管以来的监管措施,总的来说就是在保护投保人权益的基础上,继续接盘重组。


安邦的被接管,就是将来各家保险公司遇到破产危机时的标准处理流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没经历过保险公司重组,就对保险公司的运营感到恐慌,没什么好怕的。


原计划安邦的重组时间是2018年2月23日至2019年2月22日,但是由于情况复杂,保监会后来决定再延长一年,所以不出意外,2020年2月22日之前,对于安邦的重组结果就会尘埃落定。截止到2018年底,保险保障基金的余额是1267亿元,看到了吧,这个规模的钱,哪家保险公司倒了都不慌。


3、 此前,和谐健康是安邦的全资子公司,安邦集团持有22.302%的股份,安邦财险持有77.698%的股份。


7月4日,和谐健康发布公告,披露了此次股权转让的5家受让方,分别是:


福佳集团持股51%

扬子国投持股25%

大横琴投资持股13.1%

金科地产持股9.9%

良运集团持股1%。


安邦的重组都不会影响到我们投保人利益,就更别说子公司和谐健康的市场股份有序转让了。


所以之前买了和谐健康之享重疾险、大黄蜂少儿重疾险、慧馨安少儿重疾险这三款保单的人,是不需要担忧的,再说一遍,保险公司不是P2P,真的不用纠结啦。同样是金融持牌机构,有国家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道理也一样,哪家公司卖的保单好,我就买哪家公司的产品。


《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公司在经营不善的时候,不能自行倒闭,由保险保障基金接管,保障我们自身权益。《合同法》规定,在合同订立以后,双方都要严格遵循条款约定,不得擅自违约。很显然,保单就是合同大类中的一种。


所以,科学的投保理念应该是:花同样的钱买最好的保障,同等保障下花最少的钱。

阅读排行榜

  1. 1

    和尚摸得,我却摸不得:为什么银行送礼合情合理,保险送礼却违规

  2. 2

    小心了!保险业务员给保险客户送Car-T、特药卡,涉嫌违规?

  3. 3

    做保险的都在拍短视频,但很多人觉得越做越难,我给你几条建议

  4. 4

    每位考虑加入保险的新人,都应该先了解保险职业的四个特质

  5. 5

    医保DRG改革初见成效:有百万医疗保险的患者,不再受医院欢迎

  6. 6

    刘润《进化的力量》观后感:难题中找解题思路,保险困境总会花开

  7. 7

    为什么保险自媒体这么多,就出不了一个人尽皆知的超级大IP?

  8. 8

    以后干保险不易,买保险也不易:大数据面前,客户做不了任何隐瞒

  9. 9

    什么样的保险团队,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不妨参考这四项标准

  10. 10

    现在恐怕是,做保险最后的好时机了,以后想做保险估计会很难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