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人来到小店门口,喊着:“老板,我要买可乐。”
老板说:“不卖,不卖,我们不卖可乐。”
顾客喊着:“咦,还有人开着店不做生意的?”
老板说:“可乐进价要3元,你让我2.5怎么卖?”
于是满大街都在抱怨这行业真黑呀,只做赚钱的生意不做亏本的生意,搞得大家没有可乐喝。
当官的走过来,对老板说你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样是不行的,要考虑社会影响力,能卖则卖。
老板说:“那我卖3.5可以吗?不行呀,你给我的定价规则就是1.5元到2.5元,我系统上卖不到3.5元的。”
当官的摇摇头,去街上贴了个文件,告诉大家我们非常重视,已经要求小店能卖则卖。
还是舆论滔天,大领导公开承诺我们会研究这个问题的,马上部署。毕竟社会上喝可乐的人越来越多了,领导压力山大。
换一个产品,它的场景是这样的。
这次的商品是水。还是一帮人来到小店门口,喊:“老板,买水。”
老板说:“你不也看看现在几点,都三点了,我们今天的额度卖光了,别家看看吧,或者明天一早来吧。”
顾客说:“你这老板真奇怪,可乐亏钱,你说不能卖,水是赚钱的,你也不卖。咦,卷闸门不要拉,大家看,里面还有那么多水,为什么不卖给我们呀?”
老板说:“不好意思,我做满了,被限速了,反正跟你们说你们也不懂。系统都已经关了。”
顾客们骂骂咧咧地走了。
这种事情是不会有通知的,老板的解释也是徒劳。但是他们行业内部的规定他是知道的,不能犯错,到时生意都做不成了。
最近的一个大事是可乐的事情太突出了,当官的要开始研究定价的问题。比如成本是3元的,大家研究研究看看,是不是可以从口味、原料、顾客的习惯、包装等方面精准定价,让一部人先喝上可乐。
但是行业总体的平均是3元,如果把一部分成本低的按2.5元进货价销售,那势必有很大比例的成本要定在3元以上,还是存在着很多人的可乐更贵的问题,而且这个比例估计不低。
看来这个方法只治标不治本。
这事呀,整得大家都很尴尬。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再小心求证:
方法一:让供货商降价
找供货商把总成本降下来,3元的供货成本太高了。你说之前可乐刚出来吧,成本高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比例都占到30%以上了了,批量生产成本低好多了,可是供给小店的成本一直没降呀。
但这事就有点复杂了,首先人家那个行业是政府鼓励的,各种补贴拿拿,社会地位高,其次人家技术垄断,配方保密,你也没什么替代品,总之就是没得谈。
都说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这后面的事情懂的都懂;
方法二:让市场来定价
把定价权还给小店,只要客户买得起就卖,打破定价限制,3.5元还是4元,让老板们自己定,如果想卖得多的,就便宜一点,努力把房租和小伙计的成本摊下来,以后可能会出现专门卖可乐的店了。
也可以有很多产品的组合,比如卖个可乐搭个薯片之类的。客户如果嫌贵,那你就买水吧。现在不是你买不到的问题,是你买不起的问题。
对上游呢,也是个促进,你进货成本高,人家卖得高,以后就没人买你的,倒逼你降下来。
但是呢也会有问题,一是不符合社会的期望,定得那么高,怨声载道,对咱们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影响不好。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每家店不可能都是老板管的吧,日常都是小伙计在卖货,小伙计呢有时为了自己的业绩或者利益,瞒着老板亏着做的情况经常出现,这风险也大。
而且小伙伴上面还有不同层级的大伙计和大大伙计,大家对于经营上的共识不一致,信息差明显,还有或明或暗的各种利益关系,很有可能存在最后把老板给坑了的情况。
第三个问题是放开了就不好管,还是以上面的水的案例来说,水赚钱,卖的人也多,大家相互抢生意,各种问题都会出来,比如举报、利益斗争等一堆问题。
搞得当官的焦头烂额,于是就有了下午三点钟后就不卖水的情况。
方法三:让当官的自己卖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记得可乐刚出来的时候,因为利润低,就有半官方的平台宣传,大家可以直接在他们官网购买,他们已经对接了行业里的大部分资源。
但经过两三年下来,这个项目没有声音了,大概率是烂尾了。
还有一种形式,是由当官的来定价,所有的老板都参与在里面,赚与亏都大家平摊。但是这个流程比较长,权限比较高,操作比较麻烦。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的先例并不成功,有些产品也是行业统一卖的,但有的老板赚大了,有的老板亏大了,各地的情况不太一样,不细致管理,还是一团乱麻。
方法四:让厂家自己卖
目前给了很多可乐厂家销售的权限,这个还需要时间观察。但是这并非是创新,之前卖水的厂家也是有这种操作权限的,但是实际情况看下来没有一个厂家把水给卖好了,究其原因,很大的程度上在于这个行业的专业性问题,如果让车间主任来卖水,也不一定能成功的。
……
以上问题是可乐事件暴露出来的,但是问题不仅仅是可乐,只是可乐的高成本把行业的尴尬给暴露了,如果水的售价足够低,也就是说把利润空间变窄甚至亏损,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
说到底,行业相关方的定位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和没有边界感,社会给予行业的期望太多,行业竞争处于低级阶段,企业内部管理不成熟等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才让大家都身处尴尬的境地。
往往没想到,财险公司流行的团建居然是……
对于财险业务员来说,区分车险非车险没有任何意义
“老三家”赚得盆满钵满,“车险限速”帮了大忙
“砍掉”基层机构的大脑,对中小财险公司来说是明智的吗?
财险行业:不怕公司规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EA门店能拯救中小公司车险吗?
在销售物业管理责任险时,业务员要注意这个细节
为了躲避“垃圾”车险业务,财险公司闭门谢客
唉!钻保险空子赚钱的人不少呀
非车险太乱了,我们还是做车险吧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