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财险公司基层高管来说,做点业务赚点小钱,还是跟随公司战略提升格局,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最近几年车险改革和市场变化,使得这个选择变得比较普遍。
在郑总看来,他认为不是矛盾,有时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最近分公司领导下来视察,委婉地提醒他要做好自己公司的业务,完成自己机构的kpi,他点头称是是是。
但实际上他心里os是如果我不做外面的业务,我的机构早就没有了。
作为公司的四级机构,公司给的指标是2000万一年,但大部分业务都是他一个人做的,业务员需要他挂业务,内勤也需要他的业务量支撑,否则维持不了正常运转。
除了这2000万,实际上他在外面还有2000多万业务。
没办法,公司核保政策不支持这些业务,只能做在外面,另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外面的业务好歹能赚钱家用,否则靠公司的收入很难向家里交差。
就这样他一直在内外双循环地维持着。
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策略,只有稳定住客户和业务员,先把漏斗做大了,才有可能沙里淘金似的,找到公司认为的业务。
否则,客户和业务员流失掉了,自己公司的2000万也完成不了。
还有,有外循环在,内心也会超脱一些,否则他心直口快的性格,一定会因为公司的政策和领导闹翻。
只有这样,他才能岁月静好。
说到底,什么机构总不总的,最终还是一个业务员,要靠业务说话。
他的很多同事就是因为业务不行,被撤掉的。
他也明白分公司领导对他不舒服,主要是他做代理名气有点大了,领导嘛总是要他讲格局,之前也暗示过可能给他上一级,比如进中支班子什么的。
但他不为所动,毕竟前面几任分公司领导都这样表示过,关键是他们自己都不稳定呀。
一线出来的,还是扎根一线,这样才根深叶茂。有舍有弃,四十不惑,放弃职位上的诱惑,踏踏实实地过个小日子就行。
也有一些人把两者兼顾得挺好的。
比如方总,之前就是一个股东业务的维护员,但是他一直在细心地维护客户,手上转介绍客户越来越多。
自己直销业务拿得起,就可以抵抗很多职场风险。
比如一个老总跳槽过来了,把之前老总的人清洗了一遍。
后来,新老总又跳槽去了其他公司,老的老总又杀回来了,又清洗了新老总残留的人马。
好一个惨烈。
但他都幸免于难。主要是他股东业务维护得住,加上直销业务做得可以,所以有这个底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他也慢慢懂得,在财险行业靠攀附是一个捷径,但也有风险。
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大家都在拼存量,自己的业务不能丢,都很多同事都在削尖脑袋向上钻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下沉。
机会终于来了,去年一个中支机构缺负责人,分公司就想到了他,这步晋升对他的职场生涯非常重要。
因为业务基本都在体系内,这些直接业务也可以带到那个中支,所以他并没有两难的考虑。
再找个内勤帮他事务性的事情分摊一点,他可以在新的岗位上大展身手了。
综上两个案例,可以得出一个不太严谨的结论,对于财险基层高管来说,业务决定下限,格局决定上限。
有些恶意投诉,让财险业务员很抓狂
一入财险深似海,离职后我们还能干什么?
汽修厂状况频出,车险合作要谨慎
努力下沉吧,留给财险业务员的时间不多了!
停售几年的疫情险还在扣钱,同行看了直摇头
“人员只出不进”!财险行业真的不好混了
财险行业存在大量的“假派遣、真用工”情况
从大公司跳到小公司,你后悔了吗?
“报行合一”的执行偏差,是造成车险“投保难”的重要原因
保险公司利用互联网“暴力”驱除车险业务员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