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开始盘点二手车行业,称之为21世纪最短命的行业,十年烧光500亿,全面崩盘。
那些广告语“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车主多卖钱,买家少花钱……”言犹在耳,是一种理想,更是一个讽刺。
二手车平台把矛头对准中间商,直击整个行业的痛点,但事实上是企图利用资本驱散手无寸铁的车贩子,然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收割车主。
见诸报端的案例:车主等贷款办理下来后,发现车辆安全保障服务费从原本无需支付变成了3259元,另外还多了代办费600元,第三方金融服务费28001元,三项加起来超过3万元……
对比到保险行业,也同样有“去中间化”的口号,有趣的是,和二手车一样,提出口号的是卖方。从消费者角度,中间商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呢,或者是他们有什么服务价值呢,我们可以简单整理一下:
先申明下,本文定义的中间商包括主体公司业务员,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等等,而且是那些真诚服务的主流群体。
一是突破保险行业的信息壁垒
以标准程度较高,需求较普遍的车险来说,车险综合改革后不同公司、同一公司不同渠道、同一公司不同时间的保险产品相同,服务类似的情况下,价格却相差很大,如果没有中间商掌握行业信息,那车主就可能多花很多冤枉钱。
以北方某省为例,去年九月到十一月两个月内,同一个车子的保费上涨幅度超过了50%。
中间商的存在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让市场变得相对透明。
这和其他流通行业不一样,其他行业中间商是赚差价的,而保险的中间商很多是为车主省钱,赚取保险公司佣金的。
二是保险产品的特殊性
理论上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但是不成熟的市场,保险公司是挑选低风险业务的,所以很多公司对于赔付率低的业务是尽一切可能搭售,而对于客户需求大的高风险业务却敬而远之。
一个靠谱的业务员会给客户较佳的产品组合,更具性价比的搭配方案。举个例子,很多寿险组合的意外险,只赔付全残,保费却高出市场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三是产品的专业性
相比二手车,保险作为金融产品,它的专业度更高,即便是车险,很多车主其实知识还是很匮乏的,更别提重疾险和医疗险了。
保险合同这种格式条款,洋洋洒洒好几页,里面充满了一些专业术语,要让每一个消费者都明确掌握是勉为其难的。
产品的专业性还体现在承保政策的掌握上,我认识的一些寿险的朋友,擅长医疗险和重疾险的非标体,他们熟悉每一个公司的核保尺度以及尺度放宽的时间窗口,这些对于有着巨大保险需求的客户来说至关重要。
四是服务的专业性
应该说保险的产品就是服务,专业的业务员在理赔时的专业度会给予客户莫大的安全感和便利性,甚至能避免客户的损失。
五是帮客户维权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保险市场是不成熟的,很多人为的因素,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点和帮助维权,客户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
所以,中间商在保险领域是价值的,它是市场经济中社会分工的结果,是落实以客户为中心口号的结果,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
在销售物业管理责任险时,业务员要注意这个细节
为了躲避“垃圾”车险业务,财险公司闭门谢客
唉!钻保险空子赚钱的人不少呀
非车险太乱了,我们还是做车险吧
燃油车保费也在涨价?那是给新能源车背锅
保险中介最忌讳的是“飘”
财险基层表示对高层领导的变换无感
脑洞大开!有保险公司用产品责任险承保车险
财险基层高管:业务决定下限,格局决定上限
保费从九百涨到三千九,新能源车保险难仅仅是因为赔付率高吗?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比亚迪后又一科技巨头拿下财险牌照:车险市场群狼已至,真正的颠覆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