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职场的各种不舒服,产险的人都有一肚子的话。今天就讲讲那种“阎王好见,小鬼难缠”里的那些”小鬼“。
这种人广泛分布在财险公司的各个层级机构,他们通常被称为“某老师”“某总”或者“某经理”。
职级上居于中层或者主管的位置,这个职级只是在所在的机构来定义的。
在产险行业做了十多年,我最讨厌这类人。TA们通常有以下几个共性:
一是资历老。在公司的时间较长,自称是几任元老,和下属或者外面说起来多少会暗示自己“常青”,虽然职位不高但很资深,但事实上TA的权力并不大,至少不是能一锤定音的,但TA会给他人强化这种错觉。
“某总呀,我知道,当年还是和我一个级别的。“
”其他的我不说,至少在这个公司里,这个事情我肯定搞得定。“
二是会来事。这种来事表现在对上对下两张皮,没有立场,唯一的立场就是自己的利益。
对上呢永远都是笑脸,补充、铺垫、烘托的技巧炉火纯青,这些是为了加大自己在领导面前的权重。
对下呢,会选择性拉拢一批人,打击一批人,技术非常娴熟,拉拢谁和打击谁是一门技术活。
这就需要结合日常工作和会议上领导的态度去分析了,谁失宠谁得宠,得宠的就给人锦上添花,失宠的人就给人落井下石;
“领导,你这个判断太正确了,还好我根据你的要求做了调整。”
“哪个谁谁谁,傻叉一样,领导的意思都听不明白。”
三是爱议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论是哪个部门的,TA都能给出非常笃定的结论,而且爱对非直辖的下属发表意见。
“你们那个领导我看是不太懂的,这个事情这么处理就好了。”
“这事情你没和某分管总汇报吗?这不给他面子你以后混得下去吗?”
四是要感觉。这类人通常情绪不稳定,一会儿热情似火,一会儿大发雷霆,看起来公司里称兄道弟的很多,但是一旦触了TA的逆鳞,就会毫无征兆地发火。
“这个事情就是我说的,不行就是不行。”
“你以为做点中介业务就很牛了吗?没有公司政策你牛个毛线。“
这种心态的根本在于寻找存在感,而且是周期性的。因为这类人员并不能真正进入公司主流,病树前头万木春,职场上的不得志,就会用情绪表达出来,咆哮背后是深深的失落;
五是会拿捏。TA的形象在领导眼里和基层眼里是迥异的,在领导眼里,这人人畜无害,有时还能扛点责任,但总是谈不上可以提拔的程度,总差那么点意思,有时小恩小惠也会给一些。在基层眼里,就是一个“钉子户”,近不得也远不得,多少要给他一些感觉。
于是会拿捏就成为了TA的看家本领。具体表现就是权力使用得淋漓尽致,也就是不浪费一个使用权力的机会。
“这个事情,你找谁都用,上次开会的时候领导的意思你没明白吗?”
“不行就是不行,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
颇有点拿鸡毛当令箭的味道
……
作为基层来说,遇到问题不是不解决,也不是不执行,而是希望有明确的指导,比如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道理我都懂,我们希望和上级管理部门形成合力,而不是把基层置于管理层的对面。
最怕的是碰到这些上级管理人员,像是职场混子,问题解决不了,浪费不少时间。
如果公司都是这样的气氛,对于基层人员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司氛围也会变得不务实事,只追求所谓的会做人。
在管理不太规范,人治色彩浓重的财险行业,遇人不淑是常有的事情,关键是如何应对。
如果在职场遇到上面说的这种人,一是要保持距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混入TA的圈子,不参与TA的工作以外的话题;
二是学会拒绝,不要被轻易地成为TA的帮派,该拒绝的就拒绝,不要随波逐流;
三是不要轻易亮牌,不要在职场暴露自己的弱点,否则这类职场小人会利用你的弱点压制你;
四是该亮剑时就亮剑,欺软怕硬是这类人的共性,图穷匕见的时候他们地选择保护自己,要懂得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与这类人无缘。(个人观点,勿对号入座)
健康险很热,但是这个风险很大,目前已有公司面临集体诉讼
携程的车行保障服务到底是不是车险呀?
往往没想到,财险公司流行的团建居然是……
对于财险业务员来说,区分车险非车险没有任何意义
“老三家”赚得盆满钵满,“车险限速”帮了大忙
“砍掉”基层机构的大脑,对中小财险公司来说是明智的吗?
财险行业:不怕公司规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EA门店能拯救中小公司车险吗?
在销售物业管理责任险时,业务员要注意这个细节
为了躲避“垃圾”车险业务,财险公司闭门谢客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