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本应是相互补充,合作共赢的,但真正能深度合作,长期共赢的并不多。
想起那句网络语:说好一起白头偕老,你却偷偷染了发。
主体公司会指责代理公司唯利是图,就是收个单子,没有忠诚度,代理公司指责主体公司不给力,朝三暮四。
像极了婚姻倦怠期的中年夫妻一地鸡毛的样子。
目前的市场态势下,中介需要中小公司,中小公司也需要中介。中介的空间越来越狭窄,需要有中小公司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支持,中小公司需要中介提供销售支持,节省运营成本,拓宽销售触角,提升销售力量。
但往往,相互吸引并不代表天长地久。
从中介这里来看,产险中介目前处于自然的清虚过程,靠信息差的纯收单的中介正在没落,资源型中介以及服务价值型中介将会占据市场主流,传统的中介经营的思维也在迭代中。
主体公司对中介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提升,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探索。
从主体公司来看,中介运营思维也存在要更新的情况。举几个案例:
一是某中介和主体公司合作开始非常顺畅,主体公司还提到了要保证续保率什么的,但是该公司一季度开门红一完成,就直接停了中介业务,这时业务开展才三个月。
真正的原因是这个主体公司老总自己的业务和该中介的业务冲突,看任务完成差不多了就自己拿公司政策收单,赚点差价。
再过几个月,这个老总自己换工作单位了,这家公司也没有人来对接这个渠道业务,这些续保肯定是做不进了。
二是某中介和合作主体公司说我们一起做项目吧,这样我们不是简单的收单,而是你的专业加我的服务,一起来把项目做起来,主体公司说这个项目太慢了,不如我给你政策,你自己收吧,有一单是一单的。
“我要政策,你说我太短视,我要长期合作,你说你收单吧”……
从这两个案例来看,我们会发现主体公司对中介的指责有时是自己问题的反映。
比如追求短期指标,很多代理公司老总说我需要非常耐心地做项目,因为这个公司是我自己的,回报是长期的,反而主体公司更短视,比如说上述说的人员不稳定、缺乏中介管理体制、缺乏长期投入和政策不稳定等等。
看看最近有多少公司在12月开始不做2023年起保的车险保单就明白了,很多时候口号只是口号,实际情况是盯着自己的年底指标,在数据上做文章。
长期合作并不只是酒桌上的推杯换盏时助兴的话,合作双方都需要有长期思维和行动。
只有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特殊的行业里,先是要找到商业模式适合的合作方,然后双方的互信度要足够,还要双方利益深度捆绑,而不是只是承保政策和费用的合作。
这一切的基础是平等意识,双方都不能有太强的甲方意识,店大欺客,客大欺店都会使得对方利益受到损害,相互沟通,求同存异才可以走得更远。
合作的忠诚度在于自己对项目的耕耘深度,来得快的利益,去得也快。总的来说,与任何一个行业一样,长期合作需要的是尊重、信任、利他和长期主义。
但愿人长久!
健康险很热,但是这个风险很大,目前已有公司面临集体诉讼
携程的车行保障服务到底是不是车险呀?
往往没想到,财险公司流行的团建居然是……
对于财险业务员来说,区分车险非车险没有任何意义
“老三家”赚得盆满钵满,“车险限速”帮了大忙
“砍掉”基层机构的大脑,对中小财险公司来说是明智的吗?
财险行业:不怕公司规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EA门店能拯救中小公司车险吗?
在销售物业管理责任险时,业务员要注意这个细节
为了躲避“垃圾”车险业务,财险公司闭门谢客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