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包厢里面灯火辉煌,人声喧闹,还能听到一些杯筹交错的声音,良久,里面的人挺着肚子出来了,外面的饿汉们冲了进去,享受着残羹冷炙的款待。
车险又火了。
半年度行业的综合成本率96%,大公司肯定要优于这个数字,如果考虑行业几百亿的驾意险的规模和60%的综合成本率,车险封神了。
这可能是车险行业最近十多年来的高光时刻。
站在行业的底层观察,也可以佐证市场的变化,比如全国范围内的非营业小货车和高端车的承保比以前宽松了,全国范围内的非营业家用车行情都在走高,并且季度战提前一二个月开打。
中小公司的自主系数在逐渐放低,以便能应对大公司多维度的碾压式优势。最近又听说南方市场的单交强已经抢得火热了。
一个朋友的车子快到期了,今年的电话明天比去年多,还有,去年业务员让他加了微信,今年跟得很紧,前两天是送500元话费,折合商业险20个点,今天又加了,业务员说把自己的奖金给贴出来了……
这样政治不正确的信息每天都在发送,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这一轮的车险红利有很多的因素,比如头部公司的承保紧了,大量的“剩余市场业务”被剔除了;疫情影响,出险率变低了;头部公司的的口径统一了,不再相爱相杀了;头部公司的总体份额在不断上升,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产险市场不也一样?很多读者捕捉到的一个变化是,今年二季度开始,大公司齐头并进的节奏乱了。
比如屡屡传说的”自律“总因为神仙间的缝隙落不了地,比如大公司的市场策略都变成了”转保加多少“……
非车虐我千万遍,我待非车如初恋。产险行业所谓的结构优化就是车险占比降低,然后在非车险的不同领域不断地踩坑……,六月份当月车险增长率达16%以上,即便总体业务占比低于50%,仍然是产险业稳定的不断增长的利润来源。
很多弃车险而去,离开了竞争类市场(包括车险和非车)的公司总有一天会体会到那句话的真谛: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你高攀不起。
但是,确实在最市场化的产险领域市场,中小公司来的经营难度越来越大了,好多同行感慨,现在经营车险就像升级打怪,每年都在提高难度。
最大的难度就是我们常说的,在”挑业务“模式下,面对越来越精致的庞大的竞争对手,中小公司几无胜算。
我们观察到这段时间,市场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大公司并没有放松对传统的差业务的管控,而只是加大了传统优质业务的抢夺,这让中小公司的压迫感更强。
除了市场本身的原因,行业环境亦发生了重大变化。再没有弯道超车的说法了,能跟上队伍就是万幸,要想在队列里直接超车,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是两个字:不能。
主观上没办法摆脱过往的经营模式,惯性太大,决策风险也大。客观上是不允许。举个例子吧,如果你跑得比别人快,观众和裁判就出现了,各种说辞,比如你的姿势违规了什么的,你有一种错觉,难道别人先迈的是左脚,而我是右脚?不管怎样,哨子就会响起。
这就造成中小公司要全盘考虑自己车险经营方式,从获客来源、服务策略和市场竞争方面划出自己的赛道,跟在大公司后面亦步亦趋不是长久之计。
健康险很热,但是这个风险很大,目前已有公司面临集体诉讼
携程的车行保障服务到底是不是车险呀?
往往没想到,财险公司流行的团建居然是……
对于财险业务员来说,区分车险非车险没有任何意义
“老三家”赚得盆满钵满,“车险限速”帮了大忙
“砍掉”基层机构的大脑,对中小财险公司来说是明智的吗?
财险行业:不怕公司规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EA门店能拯救中小公司车险吗?
在销售物业管理责任险时,业务员要注意这个细节
为了躲避“垃圾”车险业务,财险公司闭门谢客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