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保险巨头柴田和子,经典话术逻辑拆解系列2:输血话术
- 2020年05月22日
- 18:14
- 来源:
- 作者:阿狼
日本保险大咖柴田和子,在其寿险生涯取得了很多耀眼的成就。她的常用营销话术有十多种,每一种对应着不同的保险人群。看来柴田大师也擅长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营销法则。鉴于她那个年代太过久远,咱们保险行业的发展又日新月异,不见得她的话术放在今天还适用。但我们学习高手的话术,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解析话术背后的沟通逻辑,也希望大家能有自己的领悟。中年夫妇带着17岁和11岁的儿子,到郊区游玩。途中经过风景优美的地方,他们停下来准备拍照留念。爸爸下车时遭遇了意外。他打刚开车门,被一辆高速驾驶的摩托车撞到了,腿部受了重伤,并且大量出血。随后救护车赶来,拉着一家人前往医院。爸爸伤势挺重,需要马上输血,但一家人血型相符的只有11岁的次郎。医生问次郎:为了救你的父母,可以抽你的血吗?次郎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说:可以。
抽血输血之后,爸爸的生命已经没有危险。刚输完血的次郎一脸苍白,静静的坐在角落。其他人都非常感动,问他:次郎,你真了不起,想要什么奖励?
次郎面无表情的说:我什么都不想要。医生被逗乐了:为什么呢?你救了爸爸啊,多么了不起啊!你提任何要求,我想他都会满足你的。
思考了一会,次郎怯生生的问:我很高兴救了爸爸。但我更想知道,我还有几分钟会死呢?原来次郎误会了。他以为输血救爸爸,自己就会死掉。在这种误解的情况下, 他还是毅然的让医生给他抽了血!多么有勇气又了不起的小家伙啊!柴田和子在给父母推荐孩子保险时,经常会用到这个故事。她是想用这个故事,说明孩子的赤诚与天真,对父母的爱是毫无保留的,而父母也应该学会爱护自己的孩子。
孩子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自己要爱自己的父母,甚至愿意用生命去交换。但父母却有责任,学会如何正确的爱自己的孩子。爱分为好多种,有做错事不责罚的溺爱,有要什么买什么的宠爱,也有一切为孩子考虑甚至剥夺孩子兴趣的严厉的爱,而保险则是一份长远的爱。所以输血话术的核心就是唤醒。用说故事、讲案例的方式,唤醒客户心底对家人的爱,让他们意识到,必须要为家人做点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我看过一个小视频,感动的差点哭出来。一位妈妈想测试儿子的反应。她大声喊救命,然后躺在卧室假装晕倒,儿子跑进来顿时就慌了。
儿子先是拍打叫喊,妈妈没有反应;他又尝试拉妈妈起来,可是拉不动。儿子甚至学电视中看到的片段,给妈妈做人工呼吸,还是没有反应。尝试了所有的努力之后,儿子焦急的一直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看到妈妈的手机,他有了办法,快速解锁并呼唤语音助手:Siri!给刘富强(孩子爸爸)打电话!给爸爸拨通电话后,小孩带着哭腔说:爸爸,妈妈晕倒了,你快回来... ...然后再也忍不住了,哇的哭出声来。躺在地上的妈妈也忍不住了起身紧紧的抱住这位小小男子汉。
我相信这位母亲一定是后悔的、感动的。后悔不该做这个测试,让孩子受到惊吓;也是感动的,为儿子的不顾一切而欣慰和感动。除非是没有保险意识的家长,才需要输血话术的唤醒。绝大多数中国式家长,根本不需要唤醒的,即使再反对保险,让他们给孩子买,他们还是乐意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么一幕有趣的现象:没孩子前念叨保险骗人的父母,有了孩子后,反而开始研究怎么给自己的宝贝买保险了。况且很多家庭的第一份保险就是买给孩子的。在保障规划这方面,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父母懂,孩子就有;父母不懂,孩子就没有。所以我们也是每个家庭中,孩子保障的代言人。我们不仅与风险赛跑,也在与孩子父母的意识博弈,所以要赶在风险来临之前,让更多孩子拥有保障。你我都知道的,风险来临时有没有保险,结局大不一样。昨天解析了柴田和子的「猴子话术」,引发小伙伴们激烈的讨论。有人说这方法欠妥,我不敢说也不敢用;也有人评论说保险营销员说话就要硬气一点,改天尝试一下。
我们学习新知识,首先会产生新认知,哦,保险还能这样讲。其次再讲实用性,这个知识适合于哪些场景、哪类人群,适不适合我。
不要把文章收藏了就完了,那只能算得上储存知识。把新知转化为你的观点,表达出来,或者在实践中应用了,才算是真正的学习。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一位母亲在医院门前给孩子下跪,因为孩子得了重病,母亲筹不到看病的钱,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愧疚。你如何利用这个素材和故事,劝说客户一定要给孩子投保?请在评论区发表一段能引发客户深思的输血话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