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公司在艰难转型,这当中的辛酸力透纸背。其中一个难点是总公司美好设想与分支公司实际情况的矛盾,一个是诗和远方,一个是眼前的苟且。借用毛姆的说法就是,一个是地上的六便士,一个是天上的月亮。
这种矛盾在从车险转型到非车险时就已呈现,比如产品和渠道不对路等等,但因为不伤及机构自身的生存,大家就没有特别地重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车险综合改革直接威胁到了公司的生存问题,总分公司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也确实反映了中小公司机构管理的深层次的问题。
车险综合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定价差异化,市场细分了。一开始机构没有特别大的感触,但是如果频频发生续保业务因为自家公司自主系数高而丢失的情况,就有了恐慌。
毕竟续保的直销业务是中小公司机构的生存之本,一旦丢失,不只是业务的影响,客情关系和市场口碑等等都会有影响。
但总公司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目前是自主定价的机会,不是我们目标业务我们没必要牺牲低的自主系数,应该把优势放在我们的目标市场。何况,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1%,有大量的目标市场空间等我们去争夺。
可是越到基层公司,市场密度越小,市场化程度越不足,也就是很多时候靠的是机构负责人和员工个人的能力在维持,
个人的能力和辐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他只能先守住存量业务,才会有可能的腾挪空间。在机构的眼里,只有1%的市场,其他的99%是镜中月水中花,拓展更多的业务会受制于主客观的各种因素影响,没有总部想象的那么容易。
瞧,这就是双方的差距,一个盯着存量,一个盯着增量,一个盯着过去,一个望着未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是削足适履,强调执行力,还是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只强调执行力,那如何在基层找到适合的队伍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现在中小公司的基层机构高管荒的情况下(这是另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如果向现实妥协,那可能都会走向死亡。
所以,多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才是改革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前提。要充分了解公司的业务构成,并且这构成的维度要细化到渠道、人员、机构和区域等等,然后评估各项政策对业务的影响程度,制定机构不同的发展计划和任务指标,发挥不同销售单元的长处。
现在看车险综合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止是一个简单的费率改革,更多的是需要中小公司对自己的销售体制进行梳理,包括业务结构和考核办法等等。不然,基层机构萎缩,直销业务流失,新的业务增长乏力,对整体公司的经营会有重要影响。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销售管理往往是中小公司的软肋,看下各家的基本法,出入都不大,这是亟须改进和提升的。如果只是承袭管理的惰性,简单分解任务加上威权主义,恐怕在未来不太行得通了。
想起一个行业权威和老前辈的话:越到基层,保险越变成了一个小生意,正是这种小生意完成了网点铺设、保险业务下沉和品牌推广等历史任务。尽管目前铺设机构的模式受到了置疑,未来可能无法持续,但对于体量本身就不大,且公司自有渠道缺失的中小公司来说仍然是基本口粮。
这市场太小,小到一改革家里的米缸就见底了,这市场太大,大到可以容纳不同的销售管理方式,总之上下同欲者胜 风雨同舟者兴!
在销售物业管理责任险时,业务员要注意这个细节
为了躲避“垃圾”车险业务,财险公司闭门谢客
唉!钻保险空子赚钱的人不少呀
非车险太乱了,我们还是做车险吧
燃油车保费也在涨价?那是给新能源车背锅
保险中介最忌讳的是“飘”
财险基层表示对高层领导的变换无感
脑洞大开!有保险公司用产品责任险承保车险
财险基层高管:业务决定下限,格局决定上限
保费从九百涨到三千九,新能源车保险难仅仅是因为赔付率高吗?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比亚迪后又一科技巨头拿下财险牌照:车险市场群狼已至,真正的颠覆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