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险狼
  4. 正文

史上最全名人说保险(二):民国学士讲保险,真让人拍案叫绝

  • 2021年07月22日
  • 15:15
  • 来源:
  • 作者: 阿狼

昨天不小心又给自己挖了个坑。简直是没事吃饱了撑的,弄什么《史上最全名人讲保险》,不做不知道,一统计差点没累死我。


别的不说,就民国时期的学士名人讲保险,就够我整理好久的了。幸好这些名家对保险的评价,也让我开了新知,有了新的感悟,累就累点吧。


盘点了一下名人们的保险语录,我发现民国时期的名人讲保险,有个极大的特点:精准、透彻,看到妙处忍不住想拍案叫好。


所以时间并不能掩埋掉那些闪光的瞬间,反而能成就让人传唱的经典。话不多说,咱们一起品一品民国大学士们的保险智慧。


名人说保险系列,我最喜欢的就是胡适先生对于保险的解读。哪怕是放在今天来看,也依然能感觉其用词之精准,剖析之深刻。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为儿女准备,如此而已。


今天准备明天,是真稳健;生时准备死时,是真旷达;父母为儿女准备,这是真慈爱。不能做到这三点的人,不能称为现代人!


我到现在还记得,初次拜读这段文字所带来的震撼:那个时代的人,对保险就理解的这么深了吗?


胡适先生是当时新派学者的代表人物,不遗余力推行中国现代化,从白话文、简化字、标点符号,到讲求科学、提倡文明,均是身体力行,向国人倡导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理念。


这也是首次把保险与“现代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一个时代的人,就该有一个时代人的想法与做为,思想不能跟上时代脚步的人,已经悄然落伍了。


与胡适先生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要属当代财经作家吴晓波,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保险,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想法:


10年前很多中国人都没有保险理念,没有买保险,并不觉得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但这10年里面,这个行业每三年翻一番。保险已经成为中国中产阶层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一个基石配置。


如果一个家庭中没有保险配置的话,几乎算不上一个现代家庭。


吴晓波这样谈保险的配置及国人的观念,其实并不稀奇。作为现代人,我们传承了前人的经验与见识,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再细品两种类似观点的不同之处,个人仍感觉胡适先生的说法更妙。


除了胡适先生的精妙言论之外, 以“新人口论”著称的马寅初先生,更多在著述中多处论及保险,话语间充满了对中国保险事业发展的殷切希望。


人寿保险,不是保寿,是保人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因老、伤、死而消灭时,可以用经济能力来维持它的意思。


所以保寿,不是投机;不保寿,才是真投机。


此外,马寅初也是首位提出“保险是社会稳定器”说法的人:一个现代社会,保险是重要的工具。它是一个精巧的社会稳定器,离开了这个稳定器,这个社会就不完全的。


当代人订婚、结婚、纪念日互送保单已经没什么稀奇了,但是你敢相信吗?马寅初先生是首批提出“用保单作嫁妆”这种极具前瞻性说法的人。


1932年,一位待嫁的女生,问马寅初先生,说自己要出嫁了,应该让父母给她配置什么嫁妆。马寅初先生说:


在座各位准备出嫁的同学,不要向父母索求珠宝、房产和田产,这与现代文明有教养的女性身份不符!


你们应当要父母为你购生存储蓄的保单,这种保单到期时,可以发展事业、维持生活,比起那些珠宝之物实在强的多,可惜一般家长们太不注意!


别忙着震惊,还有更让人拍案叫绝的呢。马寅初先生更是在那个年代,就提出“婚嫁后要使丈夫保寿险”的说法,也就是要让家庭顶梁买保险!


社会之经济组织今异于昔,普通人多迁徙往来,且多恃一身之技能以为生,故多无恒产;有此身存则无虞衣食,身亡则无升斗之蓄,寡妇孤儿何以为生?


如保有寿险,平时所费无机,不觉其负担之痛苦,不幸而为“未亡人”,则可收入一笔保险费,以之送死养生而有余。——摘自《马寅初全集》。


马先生还致力于帮助女性改善自己的家庭地位,教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所以“保险就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这个说法,也是来缘于他。站在女性家庭地位角度谈保险,马老才是鼻祖!


英、美各国女子,虽然尚不能和男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但他们的知识终究很高,还知道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所以在嫁人的时候总要求丈夫保人寿险。


为什么要保险呢?因为男人活的时候,可以有收入,妻子的生活,自然无庸顾虑;但是男子一死,收入中断,妻子去靠什么过活呢?有些遗产的还可应付,如果没有遗产,岂不是一人死,满家不可活了吗?


所以外国的女子总要求男子保险,将来万一发生不测的事情,就不致有困难了。但是外国女子能想到这一层,而中国女子怕连梦都没有做到。


有一次,我劝一位朋友的女人保险,这位女人还是大学校毕业的,中西文字都很好,我把保险的益处解释给她听,但是她却似乎很怀疑地说:


保险是要等丈夫死了才有钱,这不是希望丈夫早死吗?并且保了险以后,丈夫存在没有钱,不可以向保险公司领取,待丈夫一死才有钱,这不是拿男人的性命来和钱赌博吗?


我说:不保险才是赌博,因为丈夫存在就有饭吃,丈夫死了就没有饭吃,这不是和赌博赢了发财,输了倒霉一样吗?如果是保了险,就是把不确定的成为确定了。


无论丈夫存在或死亡和自己的生活都无影响,丈夫存在,固有饭吃;丈夫死了,也有饭吃。这不是生活确定了吗?


——看到了吧,现代很多销售高手喜欢从女性地位、从保护自己的角度给她们讲保险,其实这种方法也不算新潮了,民国的马老早就用过啦。


此外还有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近代政治家林森先生、熊士承先生,在给太平保险公司题词时,也表达了各自对于保险的理解和看法。


蔡元培先生说保险是「实行互助」:保险是出于“自助”目的而购买,理赔时依靠的是众多客户的“互助”机制,实现了“自利、利他”的制度化慈善的初衷。


用到的时候,它是一份保障,所有人都在帮你;用不到的时候,它是一份储蓄,同时你也在帮别人。


看到没?“制度化的慈善”和“互助制度”的说法,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流行起来了。


林森先生形容保险是「同登仁寿」。这个「仁」是什么意思呢?仁就是仁爱,想着自己的同时也想到别人,是在道德范畴的互帮互助,友爱同情。


第二个就是「寿」。每个人都会死,但如果一个人死后能活在别人心中,他就是长寿。命有限,但寿长在,正对应了老子提到的「死而不亡者寿」。


熊士承先生说保险是「老安少怀」,还引用了孔子的话。


颜渊和季路两人侍于孔子旁边,孔子说:说说你们的志向吧!子路说:我愿意把车马、衣服和朋友同用,坏了也不感到可惜。颜渊说:我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向百姓施加劳苦之事。


子路问孔子:大师,我们也想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得到安乐,朋友得到信任,年轻人得到关怀。(老安少怀就取自这句话)


这是孔子的人生志向,非常有格局。而保险的初心不就是让世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财有所传吗?这四个字没办法再精准了。


中外历史名人对保险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对保险真谛的理解都是异曲同工。阅读不同时期的名人讲保险,其实是想更多的了解这个行业发展的历史,以及保险在各个时期的存在形式。


未来让人憧憬和向往,总是给人无限的机会和想象。憧憬未来的同时,不要忘记提前规划自己的人生。正确认识保险、了解保险、备齐保险,才能让今天的幸福更永久。


保险好不好,其实也用不着名人说。你自己心里有杆秤就行了。你说呢?

阅读排行榜

  1. 1

    和尚摸得,我却摸不得:为什么银行送礼合情合理,保险送礼却违规

  2. 2

    小心了!保险业务员给保险客户送Car-T、特药卡,涉嫌违规?

  3. 3

    做保险的都在拍短视频,但很多人觉得越做越难,我给你几条建议

  4. 4

    每位考虑加入保险的新人,都应该先了解保险职业的四个特质

  5. 5

    医保DRG改革初见成效:有百万医疗保险的患者,不再受医院欢迎

  6. 6

    刘润《进化的力量》观后感:难题中找解题思路,保险困境总会花开

  7. 7

    为什么保险自媒体这么多,就出不了一个人尽皆知的超级大IP?

  8. 8

    以后干保险不易,买保险也不易:大数据面前,客户做不了任何隐瞒

  9. 9

    什么样的保险团队,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不妨参考这四项标准

  10. 10

    现在恐怕是,做保险最后的好时机了,以后想做保险估计会很难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