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传统车险咨询的案例,现节选部分内容和读者们分享。
基本情况:某传统车险中介,在中心城市一年保费2个亿以上,业务发展碰到瓶颈,极需转型,转型方向是非车和寿险。非车尝试转型几个月,目前只有负责人一个人在做,寿险还在学习中。
盈利情况:车险毛利较低,基本上在一至二个百分点,团队共计三十人左右,其中有二十人的电销团队,目前非车转型小有成就,每个月有二到三万的毛利。从成本来看,有一个优势是团队不在中心城市,而是省外的二线城市,成本相比同行较低。
具体问题:1、非车发展上有什么建议?2、寿险想走店面模式,是否可行?3、车险上如何优化?包括电销的方向?
建议如下:
一、车险仍然会有发展空间,但是需要更精细化的运营。当下传统中介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用户不够下沉,二是供应商特别是大主体公司从合作转向了竞争,上游资源难或者成本高,要破解这个问题,建议:
1、还是要精细化运营客户,筛选出高毛利的客户;
2、供应商体系要重新调整,不能以一二家大主体为主,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匹配供应商资源;
3、要丰富产品体系,特别是电销,不要集中在私家车市场,而是要找到当地大主体不太做的业务,且对品牌依赖度不高的业务,比如非营业小货车和网约车等业务类型;
4、在转型的同时,要优化团队,加强管理,比如提升内勤团队的人均坪效,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压缩车险服务人员,开源的前提是要对存量业务成本进行节流。
二、当下市场的非车险业务的集中度较高,传统的车险中介转型回报期较长,仍然需要赋能用户,要组建非车服务团队,不能由负责人包揽一切,这样容易有天花板,要把车险节省的人力投放到非车中,孵化新项目;
三、寿险板块谨慎投入。从市场实际来看,从寿险转产险的成功案例会远高于从产险转寿险的案例,也就是高信任度的产品转向低附加值的产品难度低,相反则高。产寿险的销售逻辑和产品都不一样,寿险的回报期相比非车更长,而且目前整体的行情并没有比产险更好,放弃自己的专长去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一种勇气,但是要谨慎投入。
如果回顾保险中介的实体店模式,市场已经有很多先驱,鲜有成功案例。2C的寿险销售更多是理念的碰撞和服务质量,物理的距离在当下并不是一个问题,如果要转型寿险,更建议考虑获客方式的迭代。另一方面,实体店在中心城市,成本过高,不建议。
综上,传统中介的转型是必须且紧迫的,要从过往的粗放式的发展转变为精细化管理,要从过往的依赖资源的发展转变为依赖运营和赋能的发展路径。
尽管是紧迫的,但仍然不建议盲目转型,如何什么行业,只要是创业都需要严控运营成本,且不要轻易跨行。
有些恶意投诉,让财险业务员很抓狂
一入财险深似海,离职后我们还能干什么?
汽修厂状况频出,车险合作要谨慎
努力下沉吧,留给财险业务员的时间不多了!
停售几年的疫情险还在扣钱,同行看了直摇头
“人员只出不进”!财险行业真的不好混了
财险行业存在大量的“假派遣、真用工”情况
从大公司跳到小公司,你后悔了吗?
“报行合一”的执行偏差,是造成车险“投保难”的重要原因
保险公司利用互联网“暴力”驱除车险业务员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