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是产险公司的基本盘,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所有人都希望市场秩序更好,有良性的竞争。但是行业自律一直不成功,几乎每年都有几次反复,好像进入了治乱的死局。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媒体,希望从一线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个人思考。
如果关注行业内的舆论,会发现最近的自律受到很多业内人的讥讽,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得到行业内大多数人的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目前很多地区行业主要的动作都落在非营业客车旧车身上。客观地说,非营业客车领域是产险领域进步最大的,从单均保费下降,从产品供给的差异化,从责任的扩展上以及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上来说都比单一的主体时有长足的进步。
但同时又是市场化最激烈的地方,这就引发了市场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同维度的明争暗斗,费用攀升,返佣现象屡禁不止。
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摆在行业目前的还有几个问题,比如统筹发展迅猛,新能源车的承保能力不足,频繁上热搜的电销扰民等问题。
这几个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但是行业目前关注的重心一直都是车险秩序的问题,而市场秩序问题主要集中在非营业客车旧车的市场争夺上,这需要认真分析。
举个例子,新车的买保险送保养的违规行为路人皆知,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部分市场主要集中在大公司。
也就是说有中小公司充分竞争的非营业客车旧车市场是目前最关注的。那我们先从车险市场格局说起。
车险行业三大家占比一般在70%以上,前四家75%左右,2023年公开在媒体发布自律倡议书的几家加起来估计在85%以上(各地区数据有差异,下同)。
举一个例子,在部分地区,一家头部公司一年的车险增长量可以占到整个市场的1.2%以上,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当地三分之二以上数量的车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细化到三四线城市,这个比例更高,可见车险市场极度不平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非营业客车旧车业务量大,赔付稳定,附加的驾乘险利润高,是市场的“最后一块铜板”,也是中小公司最后的避难所。
近几年大公司“腾笼换鸟”,放弃一些劣质业务,大量进入非营业客车旧车市场,造成市场踩踏,加速了内卷。中小公司现在又很难马上转型,高度依赖这类业务,不得不做着最后的抵抗。
只有行业对外发表数据的时候,中小公司才有贡献,那就是抬高了行业的综合成本率。
另外,我们调研了全国公开可查的行业自律新闻,很多是以大公司为主导或组织的。就像实力悬殊的对手扛着枪进来,对瑟瑟发抖的弱者说:
“来,坐一下,我们一起来维护好秩序。”
甚至个别地区,中小公司只要涉及到与大公司冲突的非营业客车业务,马上会被“定点检查”。
没有对错,只有立场,所以目前的很多规则中小公司内心不接受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认为大公司主导的规则都是有利于大公司的。
在他们眼里,大公司作为行业标杆,应该在科技投入、员工福利、内部管理和提升形象等方面引领行业,带领行业做大蛋糕,而不是一味拼抢“最后一个铜板”。
中小公司人士直言,部分地区中小公司频繁“主动停业”,是不是表示当地的大公司没有问题?
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合规的差异,很多时候只是技术问题,大公司直销电销业务的链条短,隐蔽性强,中小公司还是市场业务居多,中介的链条长,信息传达不到,一抓一个准(当然,各地市场不一样,具体以客观事实为准)。
即便是按规则来,这个规则和过程是否是公正和透明的,也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
如果进一步分析,中小公司的非营业客车的业务量占比已经极小,最近几年大公司的非营业客车市场份额在逐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部分车险市场,这部分业务的占比在65%左右,但是头部公司的这部分业务在本公司车险业务占比均远高于这个比例,个别公司接近了85%。
剩下的几十家小公司的非营业客车旧车的业务量是极小的,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现在全行业用一切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即便解决了这个问题,剩下的几十家小公司全部退出非营业客车旧车市场,对市场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有时可能只剩下震慑效应。但是震慑完了又怎样呢?非营业客车旧车市场全部集中在大公司手上,就可以解决市场秩序问题吗?
大公司之间真的一团和气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在新车这个“大公司俱乐部”业务版块,竞争还是那么激烈呢?
大公司机构之间和上下级之间就真的统一步调了吗?不要忘了,竞争是企业的天性,逐利是人的天性。
所以,大公司的本身的自律对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上层文件要求大公司要率先做好车险自律表率的根本原因。
否则以下几个原因让中小公司对动机产生怀疑:一是大公司自己没有彻底执行;二是大公司对这块市场虎视耽耽;三是这部分市场已经绝大部分被大公司占领了;四是大公司对行业的影响力足够大;五是选择性对有中小公司参与的业务进行针对性管控。
在部分北方地区,行业直接划定额度,直接限制自主系数,以至于中小公司报怨,这样的管理不如直接行业统保,按份额划给我们就好了,大家都省事。
中国古代的战争都必须师出有名,比如战国时期出兵是为了“周礼”,三国时期是为了“匡扶汉室”,有了政治上的优势,就可以转化为军事上的优势。
同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公司主导区域行业自律,让很多中小公司的基层的内心本能地畏惧和抵触,他们会认为这会异化为市场争夺的手段。
他们很多人已经躺平了,天天在围绕这个事情上做工作,根本没有精力推进其他工作,反正看天吃饭,凭运气工作。
所以,在大公司强势进入的市场,由大公司来主导管理,大公司本身的自律又存疑,小公司的担忧是真实的。
直接造成的结果是市场没有活力,中小公司大量裁员,行业形象不振,基层从业人员没有归属感,没有信念感,中介市场崩塌,民众没有选择权,保险成本上升。
一个有偏见的看法是中小公司推高了费用,并且把行业自律打破的。行业资深人士透露了一个细节,中小公司的分支机构费用权极少,甚至很多小保险公司的上层审批费用政策的依据是大公司当地的政策截图。
中小公司人士回顾一下自律失败的过程:通常先是一波大行情,然后开始自律,然后是小范围的大公司的机构突破,再引发行业行情上涨,然后又开始下一轮自律……
有人会问大公司是有意为之吗?不是,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的通病,就是险企的内部管理问题,也就是在考核面前,在错综复杂的利益面前,上级公司和机构之间有时就是捉迷藏一样的,这个有从业经验的懂得都懂。
也就是说在部分区域,大公司内部一部分人去主导当地的行业政策,另一部分人在突击业务,相互不隶属或者没办法制约,责任与权力分离,语言与动作不一致。
2024年的行业市场秩序比任何时候都要紧迫,加上环境的各类因素,使得行业上上下下都非常焦虑,也都想处理好市场秩序问题。
但对于很多中小公司来说,现在已经面临生存问题。
所以,当下的大小公司的矛盾还需要更高的立意去解决。
最近有一个地区的行业在管理秩序时提出了一个理念:“大公司不过敏,小公司不过份”,可以看出当地管理者对车险市场格局的思考。
有些问题积重难返,任何运动式的做法都不能立刻解决,需要立体的长期的细致的推动,甚至是“和解”。
传统的智慧在于“度”,比如烧菜的时候凭手感,盐几许,糖几许,咸了加水,淡了加盐……如果不控制欲望,打破了平衡,就会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
中小公司自己呢?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优化kpi规则,引导机构稳定发展,防止不合理地突击发展业务;坚守偿付能力底线;要坚持市场化的道路,坚定下沉市场,和客户距离更近;要依法合规地展业;要减少内部损耗,管控运营成本;要提高人均坪效,不断提升定价水平,坚持差异化策略……
在市场秩序面前不能侥幸,更不能像投机者一样,自己违章时希望交警不出面,道路被堵了又希望交警出来维持秩序。
综上,车险行业自律总是失败的原因是大公司没有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中小公司对于大公司组织的自律不认同、不服气和不配合。最关键的问题是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公司管理与市场要求和监管要求都有相当的距离。
要系统解决车险行业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实现为人民监管的初衷,行业应该按照上层文件,要求大公司带头维护好市场秩序,逐渐提升险企车险自主定价权力。
在操作层面上,要落实“查处、通报、挂钩”三大机制,建立公平透明的监督机制,尊重市场实际,科学制定规则,落实报行合一要求,明折明扣,杜绝车险返佣,促进险企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同时,以风险减量为目标,提升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整体承保能力,避免单一的筛选业务带来的价格竞争。
有些恶意投诉,让财险业务员很抓狂
一入财险深似海,离职后我们还能干什么?
汽修厂状况频出,车险合作要谨慎
努力下沉吧,留给财险业务员的时间不多了!
停售几年的疫情险还在扣钱,同行看了直摇头
“人员只出不进”!财险行业真的不好混了
财险行业存在大量的“假派遣、真用工”情况
从大公司跳到小公司,你后悔了吗?
“报行合一”的执行偏差,是造成车险“投保难”的重要原因
保险公司利用互联网“暴力”驱除车险业务员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