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勇说车险
  4. 正文

2020年车险综合费改后如何最高性价比购买保险险种之三者险介绍

  • 2020年10月17日
  • 17:41
  • 来源:公众号勇车之主
  • 作者:

作者:勇说车险/yongchezhizhu2019

上篇编者介绍了,为什么编写几篇系列文章的背景,以及车损险的一些内容,主要关于车险费改后为什么一些车主保费反而贵了的问题。本篇是介绍机动车第三者险的内容。

本人从业这么多来,见过,有人只买交强险的,也有人只买商业第三者险的,以及买其他险种的,但从来没有见过只买车损险的,也就是说,只要购买商业保险,基本没有人不买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只买交强险的除外),特别是中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不按法律规定赔偿受害方的赔款,那么,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最后,当事人的财产可能会被保全后拍卖,还有可能被列为失信人员名单,这样,对个人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编者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宁可自己车子不要了,撞了后不修了,也要买商业三者险。就是说,对方的损失肯定是要赔的。还有就是,新闻时不时报道碰撞豪车的新闻,更加加剧了几乎所有车主购买第三者保险的意愿。所以,三者险是强烈建议购买的。

至于买50万还是150万,还是200万的保额,这个就有各位车主自行决定了,但编者建议,部分车主可以充分利用“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这个附加险种。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上班族,由于市区交通非常拥堵,因此,平时的工作日,基本是用地铁等公共交通上下班,真正使用车辆的,几乎都是在法定节假日,所以,对于这部分车主,完全可以选择100万的三者险加上“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其效果就完全等同于购买了200万的三者险,这样,就可以省下小几百元的保险费。这些都是技巧,当然,只能针对特定人群。

再具体一点,各位车主购买三者险,主要就是防止意外碰到“人”以后的费用问题,担心碰到豪车的人估计并不多。从概率上讲,碰到人,损失程度一般在八、九级伤残以内,毕竟,致人死亡的概率很低很低,加上近2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严查非机动车佩戴头盔的要求,以及后续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致人死亡的事故比例应该会有所减少。所以,从购买保险成本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以及对应的损失风险,一般只需要考虑致人构成八、九级伤残以内的赔偿即可。目前,城镇居民构成八级伤残的费用约为(5万-6.3万)*20*0.3=30-38万左右,加上其他的医药费,务工费,被扶养人费用等等,一般不会超过20万,所以,绝大部分的赔偿费用,在50万左右,再加上费改后交强险限额调整为总计20万,就是有约70万保障,所以,绝大部分的事故损失,在50万以内。当然,编者还是那句话,这是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最佳情况,如果你不差钱,可以购买2000万的额度。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也不对上述观点不负任何包括但不限于法律、道德等任何形式的责任!!!信者听,疑者略!

总结:三者险是强烈建议购买的。对特定人群,可以适当应用技巧!

阅读排行榜

  1. 1

    保险公司不定损,车主是不是就不能修车了

  2. 2

    全责方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是保险公司都要赔的

  3. 3

    事故中,有些损失对方或保险公司不认怎么办

  4. 4

    修车、理赔、返点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5. 5

    商业保险公司经常少赔,国有保险公司稍微好些

  6. 6

    保险公司说不能换,我们介入后,换!

  7. 7

    车主被套路后,如何应对并挽回损失

  8. 8

    你知道现在的理赔有多乱,压榨有多紧吗

  9. 9

    损坏的配件,尽量不要外修

  10. 10

    车辆发生事故,正常的修车和定损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