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同质化严重 开发能力不足
商业健康险分为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四类。目前我国的健康险产品以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其中重疾险和医疗险占据主导地位。
截至目前,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人身险产品信息库查询数据显示,在售的健康险中,疾病保险占比44%,医疗保险占比53%,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则供给严重不足,占比仅分别为0.65%和2.1%,无法满足老龄化及失能人群的庞大需求。整体呈现出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产品开发能力不足。
以中国人寿为例,截至目前,其在售的健康险产品中,医疗保险131款、疾病保险117款、护理保险3款、失能收入损失保险2款(仅针对特定飞行员群体和职业运动员群体),平安人寿和太平洋人寿目前没有在售的失能收入损失险。
2019年11月银保监会颁布的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便明确提出,鼓励开发多样的健康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提供创新型健康保险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分类型来看,疾病保险是健康险保费收入中占比最高的险种,经历了产品形态由简单到复杂、保险责任由局部到全面、保障程度逐步深化的过程。
虽然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险责任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单独重疾责任发展到目前涵盖重疾、轻症、中症以及疾病终末期等保险责任,并可以实现分组及多次赔付。
但是,重疾险产品整体来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同质化。疾病保险的产品里,主要产品都集中在重大疾病保险,占整个疾病保险产品的73.4%,远远高于防癌保险和其他疾病保险。
未来若想要大规模发展健康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产品费率和增加保险责任进行平衡,提升性价比来增强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更应该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丰富防癌保险和其他疾病保险产品,满足更多层次的保险需求。
医疗保险是目前健康险产品中数量最多的。2016年,随着互联网渠道的兴起,以百万医疗险为主的一年期及以下的短期健康险,凭借保费低、保额高、线上购买便捷等特点,成为很多人追捧的保险产品之一。
众安在线推出了第一款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为费用补偿型产品,问世后迅速受到追捧,在短短4个月便吸引20万人投保,其后多家保险公司纷纷跟进推出了百万医疗险产品。
但却又因为产品卖得好就卖,卖不好就停售等乱象被投诉,银保监会最终出击,下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产品设计、续保、停售、定价销售、理赔等方面做出严格规范要求。
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明确长期医疗险可以进行费率调整,意图也在于要帮助保险公司解决定价难题,降低经营风险,支持健康保险产品结构向长期化方向发展。
医疗保险产品丰富方面,管理办法首次明确,健康保险类别包含医疗意外保险,要求保险公司应提供创新产品,与医疗进步相融合,对新药品、新医疗器械和新诊疗方法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支出纳入保障。
此外,高端医疗险也是未来可发展方向。随着高净值人群的增长,我国高端医疗险开始发展起来。相比普通的商业健康险,高端医疗险进一步放宽了对医院选择、特需医疗、费用报销等环节的限制。
其特色主要包括:在医院选择上,被保险人可以自行选择公立、私人或外资医院,包括国内各大医院外宾或特需,也允许选择国外医疗机构就诊,诊疗范围可以覆盖全球医疗机构,这一部分医疗保险产品可以进一步满足高净值人群的需求。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是目前供给严重缺乏的产品品种。商业健康险市场上,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现有产品中有很大比例是针对特定职业(飞行员、运动员)或者团体保险,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险产品信息库进行查询,截至目前,在售的28款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中超过一半均为附加险。
护理保险方面,目前在售护理险数量共有92款,其供给主体主要是部分专业健康险公司和少数寿险公司。
护理保险目前供给不足,给付方式也较为单一,以依照合同的定额给付为主,既没有对实际发生的护理费用补偿,也没有服务型的给付方式可供选择。
这样会使得被保险人在获得经济补偿后,尚需寻找相应的护理服务,减弱了护理保险的保障效果,没有在实质上与其他健康保险区别开来。
同时,从健康险产业链来看,目前,保险公司与医院、社保体系衔接还不够紧密,导致保险公司很难监控被保险人的每一笔医疗费用是否应该发生,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也导致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时不愿意涉足长期护理保险等风险控制难度较高的领域。
总体来看,在产品布局上,保险公司可以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形态、完善产品矩阵,覆盖更多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针对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性别的人群,可以将大数据技术与产品创新相结合,覆盖特定的非标群体,如儿童疾病、女性健康以及中老年人等。
根据不同群体的特定疾病,通过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拥有更适合自身情况的健康保险。产业链上也应该多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增加机构间的合作共享,增强保险公司的风控能力,降低定价风险,确保保险公司敢于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产品附加服务待补充
虽然健康险的发展是以产品为核心,但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也是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还能够为保险公司拓展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其他业务。
从产品附加服务来看,目前我国健康险领域仍然以现金赔付为主,健康管理服务较少。医疗保险以事后报销的产品形态为主,缺乏管理式医疗带来的疾病和费用支出的有效管控,长期的重疾险也缺少主动式的健康管理服务。
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专门提到支持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明确保险公司可以将健康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提供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损失。
管理办法还提出,保险公司可以保险合同条款和服务合同的形式提供健康服务,将健康保险产品包含健康管理服务成本比例上限提升至净保险费的20%,进一步促进健康管理和保险产品的融合创新。
事实上,国际上的大型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也有类似的发展模式案例。例如美国最大的商业健康险公司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up)就开发了两大业务板块UnitedHealthcare 和Optum ,两个板块业务彼此独立又紧密配合。
其中健康保险服务于企业员工、个人、政府计划中的老年人、低收入群体,而健康服务可以承担健康、医疗、护理等职责,既能满足保险业务的服务需求,也能单独获客,服务保险体系外用户。
历史文章推荐
长
按
关
注
保契公众号
微信号 :baoxian-qiyue
关注健康险的点个在看
保险业能不能出现“晓华姐”
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上市险企三季报集体爆红,分红险大卖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伤害的到底是谁?
小米车险能否熬过车险“报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养老社区或将迎来黄金二十年
《保险法》修订猜想
看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信心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