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浅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优化

  • 2024年11月29日
  • 11:40
  • 来源:公众号保契
  • 作者: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关键。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有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出现问题。监管部门适时及时优化偿付能力监管,在不调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红线前提下,通过差异化调节最低资本要求,优化资本计量标准等,不断增强保险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引导其回归保障本源,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仍有公司经营存在困难,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补充资本渠道有限,偿付能力面临挑战。




业界认为,偿二代二期规则对夯实资本质量、优化资本风险计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也给保险公司资本管理带来挑战,尤其是在利率走低、投资波动的环境下,保险业呈现逆周期经营特征,保险公司资本管理矛盾凸显。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在多个场合强调强化逆周期监管,完善偿付能力和准备金规制,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推动保险机构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将其贯穿经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业内对资本方面的进一步优化政策充满期待。




业内人士建议,加强逆周期调节,适时调整折现率曲线。折现率是决定保险公司负债的关键因素,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市场利率下行,保险公司用来核算负债的折现率曲线也在因此下行,这导致保险公司负债增加。建议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强化对折现率曲线的逆周期管理措施,减轻保险公司经营压力。




鼓励探索定向发行核心资本债。资本补充难是全球保险公司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日本最大的寿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公司通过私募发行1000亿日元基金债,在财务报表中计入净资产项下,计入核心资本,有效确保了资本充足。在我国保险公司可选的资本补充工具中,可以计入核心资本的有优先股、永续债等,可探索定向发行核心资本债,增加“补血”渠道。




提高险企内生“造血”能力。可探索进一步提升长期保险业务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的比例,引导中小险企加快回归保障本源,提升内源性资本贡献能力。同时,要引导其关注各险种的饱和度及发展潜力,比如在人身险领域,长期护理险、医疗险、养老险的市场空间巨大。对这些尚未充分发展的领域,中小公司可根据股东及客户资源、风控水平、投资能力等,选择相关领域优先发展。




长期来看,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推动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提升负债质量,加强资产负债匹配,保持平衡稳健经营,这有助于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有效防范风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