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险狼
  4. 正文

客户总收到保险负面视频?教你帮他挣脱信息牢笼,看清背后真相

  • 2025年02月05日
  • 15:00
  • 来源:公众号保险狼
  • 作者:

有同业伙伴近期频繁向我求助,说客户被网络视频荼毒太深。有事没事就给他转发保险负面视频,刚解释完没几天,又发来另一个。没完没了。

客户的这种表现,是「被流量玩弄」的典型案例。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个保险从业者必须要了解的专题:

为什么网上总是充斥这么多低质量、高流量的内容?而观众又是如何在不知不觉间被流量所玩弄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被流量玩弄」这件事,特别常见。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不论是高学历还是文盲,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被信息干扰,被流量误导。

这一切都是由内容平台机制导致的。

平台机制

平台有三个关键:平台、观众、创作者,正是由这三者共同构建了平台生态。比如大家常看的某音,某音是平台,发作品的是创作者,看作品的是观众。

平台负责建立各种功能,整合内容;创作者入驻平台,与平台达成合作,通过内容创作获取收益;而源源不断的内容,又能带来更多观众在该平台活跃。

平台本身是不生产内容的。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有奖征文或流量奖励等方式,鼓励创作者创作相关话题的内容,或引导观众观看某方面的内容。

平台甄别创作者内容质量,并通过大数据将内容分发给观众;观众用脚投票,对作品进行互动,给创作者带来流量;而创作者可以凭借流量,参与平台设置的流量分成,获取创作收益。原本一切都很好。

但是慢慢的,这种发展模式变味了。也可能是创作者的收益越来越少了,又或者是急于吸粉、变现,又或者是内容创作门槛越来越低...于是,各类夹杂着谎言、谣言、对立的负面内容开始大行其道。

内容传播

为什么负面内容,比正儿八经的内容更容易获得传播?因为能挑起观众「愤怒」情绪的内容,会占据观众更多的时间,情绪波动又引发分享和表达的欲望,在传播上会带来更大的优势。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你看了两条视频,一条是东北傻孢子在雪地欢快奔跑的美好画面。一则是唐山摊打人事件,五个老爷们爆打三位女孩。哪个能让你马上打开评论区说点什么?肯定是后者。——越暴力越关注。

今天看了两则视频,一则是本地的航拍视频,记录家乡这些年的变化。一则是某人爆料当地供销社老板和小三开房。相信你看到第二条,已经忘记家乡了,只想第一时间去吃瓜。——吃瓜是人类的天性。

你看了两条视频。一个是专业人士教你如何规划养老保险。另一个是某人买了保险,保险公司拒赔。同样是保险内容,你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后者抢走了。——负面永远比正面更有吸引力。

所以网上有类内容创作者,特别的聪明。他们知道观众爱看什么,猎奇的、擦边的、谣言的、爱国的、男女对立的... 甚至形成了专属的赛道,专门生产这类内容,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口味。

这种畸形的内容和传播,对谁影响最大?平台无所谓,假的内容也没关系,先让它热几天,实在不行我再删,反正留住观众了。创作者无所谓,反正最多就是删视频,严重点封号,先吸粉、先赚钱再说。

唯独不能辨别真伪的观众,既为负面流量传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又在不知不觉间成了被流量戏弄的人,也是平台生态唯一的受害者。

你被害了

可能有些人看到这里会表示不赞同:帮着传播负面流量又怎么了,我又没掉块肉。而且你说我是被害者,我怎么被害了,你给我讲清楚。

2003年非典,有人称碘盐可以防疫,于是民众开始抢了。2020年新冠,有传言说食用盐即将供应不足,于是民众第二次屯盐。甚至有人屯的盐,以后几年都吃不完。

2023年日本排放核污水,又有传言说食用盐会被影响,于是又有民众开始第三次抢盐。——人类能在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永远不会吸引教训。偏听偏信、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是谣言最好的奴隶。

除此之外,过于关注负面信息,真的会给人带来坏的影响,说「被害了」一点都不过。

1)过多接触负面信息,就会对它产生迷恋。大脑在长时间的刺激下,就很难对平和的内容提起兴趣了,总会感觉:没意思、无聊。

就像你曾有阅读的好习惯,在养成刷短视频的习惯之后,就很难再去专注的静下心来、不受任何外界干扰、沉浸地阅读一本书了。这就是注意力的退化。

2)当你长期接受负面信息,思维就会变得简单,看待问题就是非黑即白,思想会变得极端,无法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

这种影响甚至会带进生活中,让人变得易怒,变得有控制欲,已经习惯了站队,便不能认同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变得越来越孤僻、难接触。

3)平台的大数据看到你给负面信息点赞,就会给你推荐更多类似的内容,时间久了,你就会慢慢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信息茧房,我管这叫信息牢笼。

身处信息牢笼中,就很难看全真实的世界,以为手机上看到的才是真实的,这很可怕。因为大数据推给你的,只是你喜欢看的,而不是真实的、多样的。

手机是用来发现未能触达的美好世界的,就别让它遮住了自己的眼睛。

挣脱牢笼

看到这里,如果你的手机也经常接收到各种负面消息,我建议你要优化一下自己的观看兴趣了,不要沉浸在信息牢笼里。

抖音平台视频,点击负面作品的「分享」按钮,选择「不感兴趣」;视频号的内容,长按视频,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不感兴趣」。

以前没手机、或手机没有那么智能时,我们听说一条消息,还有质疑精神,去求证、去追根溯源。怎么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反而偏听偏信了呢?

平台看的是用户数量,用户时长,创作者看的是作品数据,粉丝增长,作为观众的我们,看的是什么呢?

学学鲁豫吧,她有一句口头禅,特别适合用来突破信息牢笼,建议大家学起来:是吗?真的吗?我不信。

阅读排行榜

  1. 1

    客户总收到保险负面视频?教你帮他挣脱信息牢笼,看清背后真相

  2. 2

    每年缴3000多的少儿重疾险,保额能买到200万!你敢信?

  3. 3

    2025年建议所有人尽快配置保险,四个原因告诉你为什么

  4. 4

    2025保险营销新思维:让客户觉得专业,不如让客户觉得省事

  5. 5

    比王辰30秒讲保险更好的话术:没保险意识的客户,就问10句话

  6. 6

    网络筹款有多残酷:90%用户筹不够费用,一半的筹款来自于亲友

  7. 7

    经济越下行,保险越重要:当下舍弃保险,就是断了自己今后的退路

  8. 8

    说件让你尴尬的事:网上的保险负面报道,多数都是吸流量的剧本

  9. 9

    又见杀妻骗保案:她一脸雀跃的走进了,那场为她精心策划的索命局

  10. 10

    买了10年的保险,患病却不能赔?谈这起维权事件暴露的诸多问题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

  10. 10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