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于行业的讨论是基于报表上的数据,但实际上报表外仍然有大量的数据未显示。
这就是一直为人诟病的数据真实性问题。
除了未决准备金之外,应付未付费用是最大的问题。这个数据永远不会有最真实的最客观的。
都藏在个人的信任里。据个人了解,某大公司的一家县级支公司在年初的时候就有一千多万费用欠在外面。
这个问题也提醒了管控车险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前几年市场乱的时候欠下了太多债,只有压缩市场费用,才能慢慢消化这些历史问题。
账外账是行业的痼疾,好像是法理之外,情理之内的行业潜规则了。
在管与放之间,尺度总是不好拿捏。
哪个做过五年的代理公司没有被拖欠手续费的经历呀。
说到底,还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谁能代表公司对外放点数?
谁能在那个结算单上签字?
能签字的人权限是多少?
审计的时候,能否准确地核算应付未付款?
……
这些如果没有规定的话,就是糊涂账。糊涂到讨债的对话都有点绕:
“欠你钱的又不是我个人,是公司,这是公司行为。”
“但是放政策是你放的呀,业务也是做给你的。”
“兄弟呀,业务也是做给公司的。”
”字是你签的呀。“
”签字的时候我还在那个公司,现在不在那个公司了。“
”那现在我找谁呀?“
”你找公司呀,公司现在谁能代表就找谁。“
……
最极端的是,这些债务可能是岗位人员和公司讨价还价的筹码。
除了公司管理外,市场管理也是一个根源性的问题。
有些东西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一味地堵,就容易出现风险的堰塞湖。
尊重市场的实际情况,引导真实的成本据实列支,是一个重要前提。
然后辅以更精准科学的管控,防止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才能治本。
但这谈何容易?
对比其他行业,这么大的金额估计早就掀翻了天,但是在财险行业,债权债务关系相对又是和谐的。
答应的领导离开岗位是最大的风险,但是没有关系,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认,但如果领导是出事走的,这个风险就极大了。
认的情况下,什么时候能给,也是一个未知数。
但大家一般不会对薄公堂,毕竟都是一个小圈子,相互理解一下。
撕破了脸,对谁都不好呀。
这个行业,债权方一般是主体,债务方一般是中介,中介总是希望主体能继续给支持,或者通过另一种方式把钱给补回来,所以都有话好好说。
也有例外,看到一个旧闻,北方某省中介被主体欠近四百万费用,中介让员工以“保险公司欠钱,员工工资发不出”去拉横幅,并且请媒体介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主体公司以“没有提供合规的发票”就把媒体打发了。
报道的最后,记者回访了这个代理公司,看那口气,还是没回上。
“希望保险公司以后合作要讲诚信”,这个老板的这句无奈的话多少有一点黑色幽默。
更多的情况是在继续拉扯着。
财险行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是最和谐的
在财险公司呆得不舒服,根本原因在于你“软肋”太多
大财险公司真的带头维护车险市场秩序了吗?
健康险很热,但是这个风险很大,目前已有公司面临集体诉讼
携程的车行保障服务到底是不是车险呀?
往往没想到,财险公司流行的团建居然是……
对于财险业务员来说,区分车险非车险没有任何意义
“老三家”赚得盆满钵满,“车险限速”帮了大忙
“砍掉”基层机构的大脑,对中小财险公司来说是明智的吗?
财险行业:不怕公司规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