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再谈爱心人寿股东实控人事件对保险业的影响

  • 2024年05月21日
  • 18:27
  • 来源:
  • 作者: 保契


保契锐评


尽管承载着监督职能,但媒体不应肆意地通过舆论打压公司。




无论何种时候,公司良性且蓬勃地发展,往大处说是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往小处说,一家公司的背后是无数个体以及家庭的生活。




也正是基于此,『保契』对于保险公司的评价,始终秉承着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这一目的来谈问题。




上周,爱心人寿监事孙伟及爱心人寿股东关联方跑路事件反射出的公司治理问题无疑就是保险公司持续稳健发展过程中的最大掣肘。




某种程度上,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石,股东几乎决定了公司的最终走向和未来发展,对此,当下诸多“问题公司”的故事足以印证。




从监管维度看,不管是股权管理办法还是公司治理的相关规范,其最核心的一个原则都是力图对公司股东实现穿透式监管。




但从实践看,“穿透”却又很难实现。




不管是入股前的资金来源,还是入股后的关联交易,其实只要不断地加杠杆、加影子公司,层层嵌套之后,只要不去真正地较较真,结果基本只能是无从穿透。




这也成为诸多“问题公司”的一个共性问题,股东类型五花八门,但只要用心检索,几乎都存在“壳公司”的印记。




典型的如,爱心人寿股东北京宝丰建企商贸有限公司,从表层看既无法看到实际经营业务,亦无法看到其持续经营能力,更无从谈及持续盈利能力。




作为需要深刻理解保险公司长久期经营逻辑的股东,突出的主营业务、稳健的经营能力和持续的盈利能力,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其所投资的保险公司稳健经营所必须。




毕竟,当父母都无暇自顾或根基不稳时,尚未真正独立的子女如何能在纷纷扰扰的世俗社会中,迎风破浪去化解一个又一个财务问题,财务问题无从解决,又如何能实现真正的阶层跃迁和长久发展?




但当我们试图通过AI、互联网等去检索何为一家保险公司的好股东时,却基本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答案。




比如,典型的回答通常是强大的财务实力、丰富的行业经验、良好的声誉和信誉、战略眼光和长期投资意愿、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而不能成为保险公司好股东的答案通常是财务不稳定、缺乏行业经验或对保险业不理解、寻求短期利益、干预公司日常运营、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等等。




但在所有的答案中,基本都会加一句“任何维度的评价都很难真正评价一家公司是不是可以真正的成为保险公司的好股东”,等等,类似的免责表述。




的确,商业世界本就千变万化,一时一地的好坏,放置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里,都很难保证不会发生质变。




但有一个基本逻辑却可以探讨,比如,平滑人类生老病死风险的寿险业,因更需要持续的经营能力和资本保证,那金融机构或医养相关机构与其匹配度自然更高;财险却又不同,除车险外,其他险种更多需要与实体产业的协同,基于此,金融机构(包括地方政府实控的金控平台)可能就不太适合成为财险公司股东,相反,真正深耕实体产业多年的机构可能更合适。




从日本近年来保险业的发展实践看,基本也印证了这一逻辑。比如,二战后财产保险行业最大的东京海上是三菱财阀的成员,三菱财阀企业的财产保险业务大部分给了东京海上,住友财阀所属企业的财产保险业务大部分给了住友海上。




但我国出现的景象显然不同,比如,东北某知名实体企业实控的某寿险公司,在充当多年“现金奶牛”后,终于走向了不归路。




换言之,当一家保险公司的股东在投资一家保险公司时的基础逻辑都难以讲通的时候,其显然就不是一个好股东。




逻辑无法自洽时,结局便早已注定。




时至今日,行业内仍有诸多所谓的“问题公司”因股东股权问题而无法完全走向正轨。当然,从监管的角度,把住股东入口关是其核心追求,而某些保险公司在被众多股东拉扯的无力感的推动下,又使得任何的股东股权变化都难以按其期待的那样顺利推进。




比如,明明已经再无增资实力的股东,仅仅为了获取私利,便通过监管举报等方式阻挠其他有持续经营意愿股东的进入,而面对难以厘清的举报纠纷,股权调整通常也就在那个关键的档口被束之高阁,最终多是无疾而终。




在行业艰难转型或者是艰难生存的当下,抛开一些固有的观念,切实从有利于推动保险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保险公司股东或拟进入股东,将实质重于形式落到实处,或将迎来另一番天地。




毕竟,有强烈意愿且有持续经营能力的股东一旦进入,必将革故鼎新,而举报、投诉等所涉及的问题亦有可能随风飘散去。




概而言之,某种程度上,爱心人寿股东实控人事件的爆发,或许本不是坏事,如果可以深入挖掘,或将为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以及股东资格准入,打开一个重新审视实质重于形式的观察和决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