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车险再自律,到底为什么?

  • 2024年04月26日
  • 20:30
  • 来源:
  • 作者:保契


保契锐评


车险的自律一波又一波。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保协再次组织行业会议,部分公司再次启动行业自律,即部分保险公司自4月15日0时起针对新转保家用车及驾乘险执行严格自律。




其中,家用车0贴费方面,仅保留系统基础手续费,即燃油商业险15%、新能源商业险8%、交强险4%。驾乘政策区分续保及转保。




家用车及驾乘0返现方面,应严格车险费用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给予或承诺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外利益。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工作,明确告知返佣违法,规范销售行为。定期对脱转保客户进行回访,对违规返佣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可以严格执行“报行合一”,切实压降销售成本,确保行业的稳健运行。




但这已不是第一次行业自律。




稍早之前,2023年6月,原银保监会财险部下发《关于规范车险市场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对车险费用进行全方位管控。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阳光财产、大地财产、太平财险等8家财险公司共同签署了《车险合规经营自律公约》。




公约首先明确严格执行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管理有关规定,严禁对条款费率报行不一。




综合来看,行业自律的大背景始终都是,车险赔付率上升。




但车险或主动或被动的改革或自律已进行了十余年,且从各方反馈看,改革成效显著,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车险的自律再次重头来过?






真实的赔付率




观察赔付率,至少需要区分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不同公司间的差异。据业内交流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行业车险综合赔付率明显上升,同比提高了约2.3个百分点,达到99%,而2024年前两个月的综合成本率进一步攀升至 99.3%,愈发接近盈亏平衡点。




但有媒体统计,74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有48家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其中更是有21家综合成本率超过110%,而人太平3家险企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6.9%、96.6%、97.6%,两极分化严重。




车险作为典型的大数法则应用场景,行业的集中度越高,车险盈亏的区隔愈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尽管大型财险公司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到遏制,但目前仍然维持在65%-70%之间。2017-2021年,车险市场集中度(CR3)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19年出现小幅下滑,为67.15%,较2018年下降0.24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CR3为68.58%,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车险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CR3为69.5%,龙头企业效应凸显。




作为靠量取胜,靠精细化运营盈利的车险,在市场集中度如此之高的市场,大公司稳赚不赔,小公司越做越赔。




第二个维度则要区分车型。仅就小客车市场而言,这三五年来,最受争议的就是新能源车,尤其是运营类新能源车的成本率问题。




从平台数据和行业内部交流数据看,新能源车险的行业综合成本率在120%左右,但行业车险2023年的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9%。新能源车险在车险中的业务占比为12%,所以燃油车的综合成本率只有96%,效益非常好。




同时,据业内人士测算,头部三家公司燃油车的综合成本率应该低于95%。




如此数据,均指向一个问题,保险公司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中拆东墙补西墙,即燃油车主在支付很高的保费,大幅度地补贴新能源车。






车险的趋势




观察趋势亦有两个维度。




一是如何平衡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费率。今年以来,很多公司激进地调整了核保政策,比较统一的做法是,对于二十万以上的中高端燃油车进一步提高了费率系数,即使没有出过事故,续保时,保费也会显著提高。




目的当然是要重重地薅燃油车的羊毛,否则,在保险公司的内循环中,其已无法接受新能源车的亏损。




但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新能源车正在快速增长,具体到保费上,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在整个车险市场中的占比就会超过20%,如果按照目前120%的综合成本率和20%的业务占比,要想要继续补贴新能源车险的亏损,燃油车的综合成本率不能超过93.75%。




要想实现盈亏平衡,燃油车车主的保费就必须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尽管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依靠强势薅燃油车车主羊毛的交叉补贴方式很难持续,但在全面鼓励新能源车的市场中,保险公司要想实现盈亏平衡,也只能牺牲更多燃油车主的利益。




但这一定不是监管所乐见的,也正是基于此,我们看到,2023年监管针对车险市场频发文件,典型的是,年初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到0.5-1.5,旨在通过费用激励,进一步鼓励车主文明驾驶。




但市场终归是市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燃油车主或许只能做彻头彻尾的韭菜,多年商车费改所鼓励和倡导的文明交通换来的低费率,则或将暂时告别历史舞台。




一句话,燃油车车主出险没出险,费率都可能面临大幅度上升的囧境。




二是看中小公司车险定位。假定此次自律可以落到实处,保险公司切实执行报行合一,也就是不再返点,所有保险公司的车险都回归到正常的销售路径中来,那谁最受伤?




答案肯定是中小公司。




如果说行业野蛮生长阶段,中小公司还有弯道超车的机会,那今天,市场格局既定,品牌溢价难再异军突起,险种运营基本成熟,精细化经营快速压降成本的空间已然不大。




在同样没有费用的背景下,消费者选择车险时,自然会倾向于大品牌。




概而言之,车险的市场集中度或将再次进一步集中。




高集中度是好是坏有待市场的检验,但对于中小公司而言,却必须要直面这一问题。




车险变天,中小财险公司的差异化经营就不再是主动为之,没有特色或者没有差异化经营底蕴的公司,或如中小寿险公司一样,终将走向被兼并重组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