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预订利率下调,不可再蹈“重疾险新规”之覆辙

  • 2023年05月05日
  • 17:14
  • 来源:
  • 作者:保契

保契锐评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全面切换只是时间问题。

自媒体报道称监管将以窗口指导方式下调产品定价利率开始,不仅保险业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喧嚣,社会公众对此亦给予了高度关注。

关注的原因倒也清晰:复杂的全球政经形势,长周期内持续下行的预期,仍未实质提升的信心,等等,使得全民存款、理财搬家现象级热词不断涌向热搜,这一求稳心态下的金融市场自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近一两年来,保险产品以“刚兑”“高收益”等偏离保险保障本源的“功能”受到消费者热捧,“存款的终极归宿是保险”“理财搬家到保险”等大咖观点则在现实中不断的被印证——银保高位增长、券商开始卖保险等等。

理论上,保险公司的优势在于平滑风险,讲求承保和投资两端的平衡。

换言之,平衡导向之下,险资的投资收益理论上不会比银行证券等金融另两架马车更高。

但在金融产品刚兑被打破、银行存款包括大额存单利率大幅下滑的时代,同样依靠投资收益来支撑产品“收益”的保险产品,收益却仍整体维持高位:

普通型产品方面,长期健康险、年金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产品的预定利率保持在3.5%,简单的理解就是如果消费者要退保变现则收益有保证,如长期持续至保险事故发生申请理赔,则折合收益亦有保证。

新型保险产品方面,保底利率2.5%甚至3%的万能险,以及收益虽无协议约定但基本可实现“销售承诺收益”刚兑的投连险和分红险。在理财产品不断蚀本的大环境中仍保持着4%-5%的高收益。

当然,从精算的角度看,保险产品的高收益是有底气的。毕竟,如此前多次论述,保险产品缴费期满前,除销售费用/理赔金等费用外,保险公司的资金获取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以保险与理财为例,理财产品T日购买,T+1日即需支付收益,而保险产品通常在缴费期满前不仅不会产生“收益”,且退保亦有损失。

换言之,保险产品可以无息使用资本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背后的原因当然在于保险本身的特点。就人寿保险而言,被保险人的年龄越大风险越高,与此同时要缴纳的保费也越高,但现在保险产品机制则将保费做了平滑处理,即每年缴同样的费用,年老之后也不会因为风险增加而多缴费,在这个逻辑下,被保险人年轻时的风险较老年人也更低,如此一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前期低成本的保费所获取的投资收益为未来的风险买单。

在这一产品设计体系中,长险短做对保险公司最为有利。既可低成本使用投保人的资金,又无须承担被保险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理赔风险。

在全品类金融产品投资收益整体较高的时代,保险3%甚至5%的收益,既不会引发太多关注,亦不会引发太多风险。

换言之,在市场整体上行的阶段,保险业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反之,行业性风险则如影随形。

基于此,下调预定利率是必然。只是有没有那么迫切,则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下调预定利率,首先狂欢的是代理人群体。关注保险的读者,在朋友圈中想必已有感受。

产品切换尤其是收益或保障会有实质下调的时刻,一定是最好的销售节点,这是从众心理的必然现象。

尽管已有多家公司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严禁炒停售,但从产品本身来看,如确有长期财富管理需求且无太大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入手相关保险产品应是明智之举,从这个角度看,代理人的提示很难被认定为违规行为。

当然,这个前提是构建在3.5%预定利率产品明确停售基础上。

现实恐怕并不一定。

首先,监管的窗口指导意见“主体调解在先”。在此基调下,目前,各保险公司已逐步启动自评估工作,即综合评估存量保单情况、新产品研发周期以及新旧切换后可能产生的现金流压力测试。

换言之,预定利率3.5%的产品何时停售目前尚无定论,且各家公司的节奏亦不会同步,目前业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这轮切换的高峰期应在第三季度,并陆续持续到年底。各公司会在不断的试探和比较中完成此次调整。

“最担心的不是销售误导,而是现金流风险”。如前所述,如停售是事实且仅做客观提示,销售行为本身并不是大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一旦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切换后保费收入大幅下滑,需要平稳现金流的保险业是否可平稳渡过。

避免行业性现金流风险,需要引导消费者理性认知,让保险回归保障本身,只有“保险≠理财”的观念深入人心,预定利率对行业、对消费者的影响才会降至最低。

但在最好的吸费节点,又有谁肯放弃这一波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