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从推动长护险责任转换看保险业养老布局逻辑演变

  • 2023年04月18日
  • 13:38
  • 来源:
  • 作者:保契

保契锐评

衰老的终极痛苦是失能。

现实中,失能人数正实实在在地快速增长着。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2016年共同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而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1年底,失能人数约4500万。

尽管未检索到2021年的半失能老人数据,但根据失能半失能1:2的常规比例,大致可推算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已过亿。

与数字同样快速增加的是相关体制机制的推动力度。

就保险业而言,自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后,长期护理保险在政学两界的热度持续升温,而近日银保监会正式印发《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距《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发布仅有3年,保险业以保险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需求的决心可见一斑。

熟悉的“陌生”行为

长期护理保险的终极目的短期内恐无法实现。

就长期护理保险而言,目的是通过保险这一风险平滑工具,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失能结果提供财务支持,以便于享受符合自身需求的护理服务。

该保险与年金险、医疗险等不同的是以失能/半失能为触发保险责任的依据,对于终将老去的人而言,其发生概率必然不低,换言之,赔付的概率相对较高。然而只要作为商业产品,这就不是问题,毕竟在市场机制下,高风险事件对应的自然是高保费。

更进一步的则是,长期护理保险中的被保险人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毕竟,养老年金等保险产品也能满足年老后的资金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其需要的除资金支持外,最核心的应该是护理服务本身。

但保险公司目前介入养老产业时,更多聚焦于养老社区或者是高端养老社区,无法满足更大范围内失能老人的实际护理需求,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是护理服务,而保险公司能提供的则是资金支持。然而在护理服务短缺的背景下,资金的价值便难以体现。

由此可见,长期护理保险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其既定价值,必须要解决护理服务供给的难题。

如果公共护理服务不普及且保险公司仅专注于养老社区,战略合作等无法实际为消费者锁定长期护理服务的模式,则是长期护理保险全面落地的最大阻碍。

做好全方位养老服务  彰显第六险的价值

长期护理保险有没有价值?

答案是肯定的。在终身寿、年金、医疗等险种已成红海,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逐步将其配齐的当下,保险的增量或许就在于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可能的衍生险种。

如前所述,要弥合长期护理保险理想与现实间的缝隙,保险公司介入养老服务的模式就需随之调整。

就我国而言,目前保险行业介入养老服务的主赛道还是养老社区。

但在欧美等养老服务相对成熟的市场,9073养老模式中的7%,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常才是承接长期护理保险的主力军,除当地政府的补贴外,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对社区养老的护航价值亦显而易见。

比如,一位半自理老人的一日三餐动辄就需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支付近百美元,而上门看护、洗澡等服务亦价格不菲,但如果老人有长期护理保险,则可由保险来支付相应的费用。

这一模式的好处就在于其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了解决客户真实需求的落地服务。

因此,在美国,这类社区服务机构通常被称为保险公司的专业服务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此类机构的平均运营年限已超20年。而稳定性经营的前提是其丰厚的利润,据在美机构工作人员介绍,该类机构的利润通常可达到30%以上,最重要的是在政府补贴和商业保险的双向加持下,该类机构通常开业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对此,国内保险业亦已有所动作,比如大家保险已在北京新华社皇亭子开业运营的照护中心等大院养老模式,在打通养老服务供给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亦为长期护理保险等相关险种的实质性落地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

当然,对于保险行业而言,自建自营社区养老的成本和效率或许都不是最优的,仍以前述美国模式为例,可撬动保险资源的社区养老服务通常都是由独立运营商提供的。

对此,我国政府亦在加速探索,比如,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落地1400家左右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政府通过流量支持(社区常住人口信息,甚至可精准到可能需提供服务的老人信息)、运营补贴、运维(租金)支持等方式支持驿站的稳健经营,十四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村村有驿站。

对此,保险业或许是时候跳脱出全链条经营的传统模式,依靠公益半公益或商业性社区养老机构的线下资源,加速打通长期护理保险这一“社保第六险”的发展堵点。

阅读排行榜

  1. 1

    银保巨变:“乖孩子”在变坏?

  2. 2

    车险再自律,到底为什么?

  3. 3

    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

  4. 4

    “卖不出去的股权”不只是股转问题

  5. 5

    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再降,绩优能否解千愁

  6. 6

    2024年理赔激增,且看风险如何积聚

  7. 7

    银行保险业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难点迁移,信息安全仍任重道远

  8. 8

    产寿齐头并进,新能源车险已现“希望曙光”,中国太保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9. 9

    新华保险2023年报: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银保竞争激烈但不能抛弃

  10. 10

    净利润逆势增长超四成,中国太平再交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仅一家净利润增1%,A股上市险企的一季度有多难?

  10. 10

    7%老年人在社区养老?险企扎堆布局,有高端社区入住门槛达1888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