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逆流而上,大生泰丰保代挂牌新三板意欲何为?

  • 2019年11月27日
  • 16:34
  • 来源:
  • 作者:保契
保契锐评


10月25日,证监会开启新三板深化改革之路,创新层精英层的区划,为无数中小企业描摹出一副美好光景。


但从5%的晋升几率来看,对挂牌者而言却无异于一场豪赌。


挂牌新三板,中介费用200万元、每年定向费用30万元、财务合规性改造费用少则几十万元多则逾百万元,林林总总间,几百万元瞬间滑出,于盈利状况本就不佳的中介机构而言,压力自是不小。


当然,如仅就费用而言,对于有自身独特优势,可迅速拉升规模的保险中介来说,或许短期内不会有太多影响。但一旦挂牌,就意味着经营过程中的制度约束将同步陡增。


回想不久前北京银保监局强势整治中介那一声惊雷,中介之乱象可予想象之空间实在巨大,同时再看,此前陆续退市的几家新三板中介机构,资金、品牌、合规在业内当属佼佼者,两相对比,不得不为大生泰丰点赞。


在行业看来,在新三板新政之前,企业挂牌目的有二:一为融资、二为卖壳,新政之后再加一点,是为转板。


但事实证明,新三板即无法实现圈钱的梦想亦无法完成卖壳套现的野心,而何种企业能圈进5%的精英层最终实现转板,虽一时难以评判,但从过往资本市场轨迹来看,一旦进入5%,则意味着企业即将进入多事之秋。


既然如此,在保险中介陆续退出新三板之际,大生泰丰为何逆势而为?


保契看来,原因有两点。一是河北银保监局整治保险中介的力度在持续加码,借此形成正面带动效应,助推中介机构的合规经营。毕竟要想让保险中介像“猎豹”一样奔跑,必须先改变其“猪”一样的生理机构。


二是,其自身问题与当地行业之问题,在纵深纠葛中已难以扭转,毕竟,每个个体都对他所属于的行业和地域负有责任,那里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而挂牌则可成视为其最好的漂白剂。


11月26日,河北大生泰丰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生泰丰)在北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心(以下简称“全国股转系统”)隆重举行新三板挂牌仪式,成为河北省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企业。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会长贾正祥、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魏红元均出席了挂牌仪式。


7月12日,大生泰丰曾在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收到反馈意见,该意见就公司的营业收入下降、持续经营能力、客户集中度占比较高、成本费用、代客户向保险公司垫付保费等问题提出疑问。


然而在解决了相关疑问后,大生泰丰成功登录新三板。据悉,大生泰丰成立于2009年5月13日,耕耘十年后新三板上市,这个选择是否明智?


犹记新三板初登场,一时成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中小保险公司亮相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的平台,但是这种趋势随着新三板的“融资不力”正在发生改变。


从2014年年底的第一家,到2016年的近30家,再到2018年的33家,以及2019年至今的28家,保险机构登录新三板正在退潮,甚至撤离。


大生泰丰登录新三板真的想好了吗?看看前车之鉴的公司都是如何退出的?

趋势!连续盈利的恒荣汇彬选择退出新三板

日前,新三板上市公司恒荣汇彬保险代理公告称,公司提交的新三板摘牌申请已被受理。对于摘牌原因,恒荣汇彬称是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规划调整的需要。


如同2018年摘牌的灵犀金融,恒荣汇彬保代亦有赴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打算。毕竟,恒荣汇彬保代整体业务较为稳定,虽然高管变动频发,但是依旧在中介市场拥有稳定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恒荣汇彬是一家集寿险、财险业务为一体的专业化保险代理机构,前身为北京华康宏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14年8月,北京恒昌利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恒荣汇彬100%股权,2016年12月恒荣汇彬正式挂牌新三板。


挂牌后,恒荣汇彬在2017年先后进行了两轮融资,第一次募集资金1.472 亿元,用于开设分支机构、采购固定资产及投资设立保险经纪公司;第二次募集资金1.1095亿元,主要用于参股投资中原农险。


目前,第一大股东为恒昌富盈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持有恒荣汇彬64.85%股权。


恒荣汇彬保代旗下已囊收代理、经纪、公估等中介牌照。除铺展全国代理机构之外,陆续收购北京中明保险公估有限公司100%股权;拿下葛洲坝伟业(湖北)保险经纪有限公司55%的股权;出资设立北京天壹玖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从业务情况看,2017年,恒荣汇彬保代营收2.01亿元,同比增237%,净利润4720多万元,增229%;2018年,营收2.42亿元,同比增长15.72%,净利润5184.07万元,同比增9.81%;2019年上半年,恒荣汇彬营收 1.14 亿元,同比下滑0.93%,净利润2193万元的净利润,增长4.73%。

新三板已不能满足保险中介资本需求

江泰、盛世大联、灵犀去哪儿?

统计显示,14家新三板上市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018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2.64%;3家盈利正增长,9家公司盈利出现下滑,2家公司盈利依旧为负数。


其中,盈利正增长的包括盛世大联保险代理、恒荣汇彬保险代理、汇安车险销售三家。盛世大联保险代理盈利1.31亿元,同比增长83.53%;汇安车险销售盈利1544.99亿元,同比增长67.48%。


润生保险代理和焦点科技旗下的新一站保险网出现亏损,前者亏损仅3.55万元,后者亏损却高达3042.92万元。


新三板上市保险专业中介公司2018年营收情况看,14家传统中介机构合计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8%,远高于保险业整体3.92%的保费收入增速。


14家公司中,有10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在2018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更是有4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到50%以上。


其中,营业收入最高的公司为盛世大联保险代理,全年营业收入14.30亿元,增速近60%,已经超过诸多小型保险公司发展速度。排名第二的诚安达保险销售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也超过10亿元,增速高达87%。


不过,在营业收入普涨的同时,中介公司净利润出现了下降,这或许正是优质机构出走新三板,远赴香港或欧美市场融资的原因,保住规模做大利润,中介需要融资。


无论是业务转型还是科技创新,背后都意味着成本的高企。特别是互联网浪潮下,科技成为争抢的战略阵地,但科技的发展往往需要长期的、大量的成本投入,对于资本实力往往并不雄厚的专业中介公司而言,这无疑是最大挑战之一。


显然,新三板已经不再适合急需资本转型发展的保险中介们。


2007年10月底,泛华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亚洲保险中介第一股。后续虽有不少中介提出IPO,但真正成功登录资本市场的保险专业中介公司,依然只有泛华一家。


不过,慧择保险网已经等待在美敲钟,还有盛世大联中止港股上市,转向科创板,另有江泰保险经纪、灵犀金融亦提出了上市的需求……


诸如此类,新三板退潮,意味着中介大发展周期的到来,新三板已经不能满足保险中介发展的需要。


他们,需要一个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