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鼓励商业保险将老年人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纳入保障范围。可以看出,这是又一个为保险在长寿时代发挥作用铺路的举措。
近些年来,政策一直在为保险业和康养行业的交互扩展空间。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必然要求保险补充政府服务以外部分的内容。而保险公司如何把握大势,调整好布局方向,及时创新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健康管理作为医养结合的关键一环,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密切跟进的领域。无论是中国平安的“保险+医疗健康服务”,还是泰康的“健康产品+健康服务+生态”,都折射了保险对自身与健康产业融合的趋势的看好,也说明保险业的行动已经展开——从战略上,重视跨界融合,寻找发力点;从战术上,解决现实痛点,打开新局面。
01 健康管理的痛点与保险的“对症”药方
之所以保险公司有介入健康管理的动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后者的痛点可以借助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来解决。一是医疗养老资源分配不均衡,资源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无法保证等效覆盖,欠发达地区的可用资源不足。二是不同医疗、养老机构缺乏标准化质量管理,大部分一级及未评级医院难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提供优质的诊断检测等医疗服务,养老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的服务标准仍不统一。三是费用支出相对仍处于可观水平,能够享受到及时、持续的保障服务的门槛较高,经济负担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这样的背景,就使得保险与健康产业融合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一是保险公司作为擅长于管理风险的市场主体,有意愿也有能力切入健康管理领域拓展业务边界,开发相关产品,提供对应服务,获取增量价值,客观上也可以借助数据获取和打通强化精算能力和健康风险管理能力,让两个行业的消费者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二是高龄人群和中产阶层人口数量扩大,风险事件会推动具有消费能力的一部分人考虑避险,社会整体的风险保障意识增强,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逐渐有了更高要求,那么,保障之外的附加服务需求也会走向定制化和多元化。
三是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围绕实际需求开发的“药生态”、“车生态”、“家生态”以及通过股权投资介入的各类型相关产业链,塑造了多种场景,能调动多个行业的资源为商业健康险的产品、服务改善提供帮助。
02 产业融合的挑战
虽然保险优势明显,并且实际上与健康产业正积极融合,但是,这种行业融合存在发展不均衡、融合异质性多、产业链构造及价值观塑造难度大等多方面挑战,还是对未来的深度融合有很大的影响。
从保险的实践看,既往保险产品偏重于支付功能,服务属性偏弱,而另一方面,健康服务的思维则较多脱胎于社会公共服务属性,主要由医保供给。这种情况下,保险与健康产业存在一定隔阂,在合作中首先要逐步打破在商业模式领域的屏障。在“三医”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保险政策的推动下,保险产业与健康产业逐步产生交集和化学反应,特别是近年来商业健康险的快速发展,倒逼险企主动拥抱健康产业,通过开展与医疗、制药、健康管理、养老护理等领域机构的合作,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护城河。但是,一些健康管理机构在规模做大后,有可能会反手通过控股或者持牌进入保险业,或者一些互联网巨头也会在布局中与保险公司争夺合作资源。另外,随着保险公司逐渐建立了独特的大健康生态圈,马太效应显现,就会成为健康管理领域新的竞争力量。
当然,从发展趋势看,产业融合的过程中,竞争与合作都是不可回避的。保险和健康产业融合的条件在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与管理创新,保险产业和健康产业在协同和竞争中创新支付手段,颠覆健康管理模式,构建大健康生态。至于这一过程能走多快以及能走多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03 保险公司的突破路径和方向
从现在行业的发展看,产业融合的路径已经初步形成“四步走”——第一步是优化产品设计,针对健康、长期护理等实际需求,结合数据资源和技术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并加强风控和渠道管理,做好销售运营。第二步是做好运营管理,结合健康管理的特点,对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强化,产生叠加效应,呼应客户的核心需求,培养稳定的消费群体。第三步是整合服务提供方,与医疗行业合作,形成医疗服务及支付的闭环,提升用户体验、控制医疗成本及风险。第四步是瞄准更宏观领域,推动产业革新,应用先进保健服务、技术以及大数据与医保、卫健、药企和医疗设备等结成命运共同体,头部企业还会尝试进一步打造大平台,服务大健康生态圈上下游企业。
实现这一路径,应该重点聚焦三个方面。
一是在设计健康险的产品时,保险公司应避免简单套用寿险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理念,重点关注长期健康管理的商业运营带来的总附加值,而不是拘于短期盈利。健康医疗资源的长期维护和提供应成为产品开发的最重要因素予以考虑,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险”的大联动是未来的趋势。
二是通过广泛合作获取数据,继而最大化挖掘数据的价值。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各方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需求诱导等问题。随着大数据的逐渐丰富和产业数据互通的完成,解决道德风险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被保险人/病人和供应商的行为也能够强烈地驱动医疗成本的发展和商业健康险的价格。保险公司能够以数据提升对供应商和被保险人行为的整体管理能力,是影响产业融合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应积极打通数据来源,做好分析和清洗,使得数据具有可用性,方能从中发现痛点,并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三是战略性搭建和运营生态圈。从具体方式看,战略合作、股权投资、收购或联合设立等方式都具备可行性,可以使得原本不交汇的产业价值链逐步融合,提升保险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保险公司作为下游产品提供方,可以发挥“中枢”作用,以合理的资金和关系运作整合各方资源,发掘对被保险人进行“管理”的价值。
总之,产业融合不仅可以使健康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更能实现健康险行业的产业升级。当各方利益诉求通过产业融合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产业融合便基本成功。利用“三板斧”产品、数据、生态圈来进行产业融合,将有效带动产业融合,为保险带来更多利润增长点。
琼瑶今日花葬,我们到底该如何优雅地跟世界告别
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破解公司治理难题,力促专业化经营
走失的保险代理人
浅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优化
从一则上热搜的拒赔报道,看保险业之难
保险业能不能出现“晓华姐”
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上市险企三季报集体爆红,分红险大卖更添信心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