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3年,对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监管政策的支持为投资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更为现实的因素是,内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得机构投资者调研步履不停,却屡屡徘徊逡巡。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扮演重要角色的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来说,2023年更是考验能力和水平的一年。保险资管行业是保险资金投资的窗口,虽然在规模上与其他金融分业有一定差距,但因其关注长期稳定投资的大体量特性,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2003年起步,保险资管行业已经站在了20岁的关口上。下一步怎样继续做好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
从实践上看,2023年的监管政策持续为险资的运用拓宽空间,更加具有操作上的指向性。而A股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交织,客观上则为保险资金长期配置提出了新的命题。一方面,保险资金在审慎乐观的前提下,正密切关注着获取收益的机会,守住险资投资的传统优势领域,另一方面,险资也在顺应大势,拓展另类投资等新兴领域,关注主题投资机会,谋求创新。
政策面力挺险资运用
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成立,在原银保监会职责的基础上,将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投资者保护职责等一并纳入金融监管总局统一管理,以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为主要目标,政策逐步由全方位从严管理方向转向防风险与促发展齐头并进的方向。同时,随着各项保险监管政策相继出台,保险行业监管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并持续推动国内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保险资管而言,2023年有两项政策可称重磅。
一是在9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提出将剩余期限10年期以上保单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的比例从35%提高至40%;针对符合条件的非基础资产,纳入利率风险最低资本计量范围等。新规除了进一步释放权益资产配置空间,同时也更直接地体现引导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作用。具体而言,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对于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中未穿透的,风险因子从0.6调整为0.5。
二是在10月份,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宣布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3年长周期考核,意在按照保险行业运营规律,增强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性,继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防止因单纯考核年度目标,出现突增业绩、忽视风险的短期行为,鼓励其进行长期投资、稳定投资、价值投资。具体而言,《通知》将《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财金〔2022〕72号,以下简称《办法》)中经营效益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3年周期指标和当年度指标权重各占50%。3年周期指标采用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几何平均数,当年度指标采用当年净资产收益率。
监管政策在整体上力挺保险资金运用的意图显而易见,为下一步险资投资提供了想象空间。在利率下行,优质资产减少,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政策之力恰如甘泉之水,不断为行业注入坚定信心,鼓励行业“风物长宜放眼量”,将对资本市场的看好体现在长期主义的行动中。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保险资管在重温使命的同时,对于下一步开拓更为广阔的投资领域,也更有了权威的依据。
2023年险资主打“自适应”
回顾2023年,厌恶风险的保险资金,在风险因素叠加、不确定性持续涌现的客观环境中,逐步主动作为,调整自身,在风险把控方面实现“自适应”。不同于其他机构投资者,险资具有久期长、追求稳健收益等特点,所以在管理长期资金上,对于稳健标的和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尤为重视,通过实践,其在跨市场、跨周期方面的投资意识整体优于其他金融业态。
2023年,部分险企开始实施IFRS9金融工具准则及IFRS17保险合同准则,险资更加考虑当下宏观经济及周期的影响,综合平衡会计利润、净资产波动和资本管理要求等因素,尤其是根据负债端的变化,主动优化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调节资产久期,减少资产与负债在久期、利率等方面的错配风险。
整体来看,2023年,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保持增长。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27.29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运用余额超过3.37万亿元,债券运用余额超过12.18万亿元。从历史数据看,险资的配置结构仍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考虑到“股债双杀”效应及更多其他因素影响,2023年险资整体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增长将承受一定压力。
权益投资方面,2023年A股的基本面行情使得很多投资者信心不足,并产生退缩情绪,市场活跃度有限。相应地,保险作为机构投资者也面临选择困难,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压力显著增大,这既需要险资第三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来予以支持,也有赖于投研能力继续强化以补足短板。
固定收益投资方面,长端利率下行趋势在2023年体现得更加突出,带动险资配置债券的难度加大,相应波及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领域。如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段国圣所言,近年来,保险资金主力配置的超长期债券与10年期国债的利差也出现持续压缩,30年期国债利率低于在售产品预定利率成为常态。与此同时,由于资金需求(地产周期主导)和供给(货币政策驱动)的周期性波动均明显收敛,长期利率波动性下降。疫情冲击下宏观经济的高波动也并未带来利率波动性的上升,通过利率择时创造超额收益的难度显著上升。
相应地,险资或观望伺机,或控制仓位,同时以长制短,守正创新,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加以适应。
举牌方面,2023年中国保险业协会已披露9条举牌动态,共涉及举牌6次,全部为主动举牌。尽管总额11.23亿元尚未追平2022年的14.75亿元,但举牌次数已超2021年(1次)和2022年(4次)之和。依此,既可以支持实体经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配置压力。
形式创新方面,11月,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公告,二者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国寿资产和新华资产则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国丰兴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我国保险公司直接投资的首个私募证券基金。华西证券分析认为,“鸿鹄基金”规模高达500亿元、期限长达10+N年、聚焦二级市场优质标的,积极响应监管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的号召,为市场传递积极信号的意义显著。
此外,2023年险资继续通过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支持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通过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为商业不动产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既发挥着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作用,又践行着社会风险转移和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商业价值。
险资运用大趋势:坚守传统 谋求创新
告别2023年,保险资管将迎来进一步成长变革的2024年。在新的一年,国内宏观经济仍处于结构调整期,地产行业的出清和科技制造行业的成长交织一起,人口老龄化和失业等问题导致内生需求不足,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仍将呈现一定的方向变化惯性。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大国博弈及黑天鹅事件有可能放大经济波动。
在此背景下,各大类资产价格也可能发生深刻变化。险资面临的大类配置环境可能仍有趋势性: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系统性机会不高,结构特征明显;固收类资产期收益率趋势性下移,优质的、稳定的固收资产供给持续不足;另类投资的拉动力不断提升。如此种种,形成险资运用“坚守传统”和“谋求创新”二力驱动的大趋势。
换言之,展望未来,保险资金首先将仍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大类配置的核心资产,选择高信用等级的固收和类固收资产为主;进一步促进权益类投资的发展,择机调整配置比例。以上二者为“坚守”或曰“守正”。“创新”则体现为加大全球化配置比例,通过多元化、分散化投资,稳定投资收益,创新投资模式,提升新兴产业投资能力,锚定热点领域。
对于未来的发力方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已有指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层面将涌现出结构性投资机会,关键在于险资如何围绕五篇大文章主动作为,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准确度。无论是在债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层面,还是在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股权基金或者组合类资管产品层面,险资都可以通过挖掘五个领域相关的投资标的,纳入新的投资要素、构建新的配置格局,在IFRS9和IFRS17实施的背景下,合理运用以增厚投资收益,实现长期投资价值。
< END >
监管工作会带来的保险业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场背后,是险资的另类投资经
年终奖
防盗易、防家贼难——系列新规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衔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红险异化为金融怪兽
琼瑶今日花葬,我们到底该如何优雅地跟世界告别
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破解公司治理难题,力促专业化经营
走失的保险代理人
浅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优化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