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
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是个哲学问题。
晋·韦謏《启谏冉闵》有云“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即,防微杜渐的作用力主要来源于自律,靠自己的定力来实现。但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当谏其渐”的他律也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身处诱惑无处不在、陷阱无处不有的社会现实,如果没有外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没有“当谏其渐”的清醒,自律是很难保障长期抵挡诱惑和贪欲侵蚀的,久而久之“金钟罩”也会出现缝隙。
如上,是对近期《车险合规经营自律公约》的宏观判断。
2015年2月,原保监会《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自此,过去近9年的时间里,商车费改成为财险业永不过时的变革主题。
从解决高保低赔的历史痼疾,到解决拼费用抢市场这一特殊市场体制下的老大难问题,从监管到市场主体,整整努力了半代人的时间。
但时至今日,商业车险的问题似乎仍没有定论。地板价可以一降再降,但降到一定程度却又发现,保费增速不及赔付增速,行业可能又要“难以为继”了。
毕竟,2023年前三季度,行业车险保费同比增5.7%,而赔付支出同比却增长了13.13%。
有观点认为,车险数据并不具备太多可参考性,但对于观察者而言,车险的数据却又是唯一可观察的维度。毕竟,经历了3年的特殊时代背景后,车险在回归真实场景后,数据又将其拉回到现实中。
面对现实,行业亦展开了系列自救举措。
上周,八家头部公司签署《车险合规经营自律公约》的消息再次引发市场热议,但对于自律,行业乃至社会公众早已不再陌生,适时的自律往往会成为再次洗牌的一个契机。
对于车险市场,有行业大V曾讲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景:
聊起车险,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苦水,车险的市场费用高得离谱,很多中小公司的员工为了做业务,都只能自己掏腰包垫支费用,有的经理贷款垫进去几百万,后面只能不断滚动维持运行。
对此,大V直言,罪魁祸首自然是行业大公司。
大公司带头放点位、砸费用,表面为的是抢业务,其实更多的是浑水摸鱼中饱私囊,大公司最喜欢的就是抱怨市场费用高,不跟就会丢业务,其实每次市场乱的元凶都是大公司。
怎么解决?
大V说“毒瘤不割,车险永无宁日”。
从这个视角看,头部公司的此次自律更像是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
但要想真正解决费用的问题,又需从精算定价的根源上来解决。
可问题是,保险定价的细化是一个被动而缓慢的过程,头部的大公司几乎没有动力主动细化定价。
毕竟,价格细化之后,必然有一部分优质客户的价格进一步降低,而一部分高风险客户需要涨价,但现实中又不一定涨得上去。
因此,不启动自内而外的变革,借助固有的规模优势,大公司仍能暂获足够的利润。
从这个角度讲,可以主动把好业务的价格打下来的,只有小公司,小公司通过价格细分,对大公司形成逆选择的竞争压力,变相迫使大公司跟上,车险才可能在更加细分的定价基础上达到新的均衡。
但小公司却往往受限于数据和技术力量,率先找到新的定价因子,进而实现价格细化的成功率注定不高。
当然,如果内部变革成功的概率不高,那外部尤其是大环境推动的变革有没有可能?
答案应该是有的。
比亚迪的强势介入,无人驾驶车辆的日渐增多,共享汽车的出现等等,使得传统汽车的使用场景越来越低频,假以时日,车险的整个生态和逻辑必将重构。
虽然未来生态会被重构,但对于当下,尤其是肉眼可见的三五年间,如何做好行业,车险都是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从近9年的商车费改过程看,单纯的自律或许很难解决问题,在我国车险市场环境下,有两条路倒是可以尝试:
一是强势管控头部大公司,这个监管的强度和颗粒度将决定车险改革的成败;
二是允许财险MGA中介机构的存在,通过大型MGA辅助中小财险公司在车险市场中走出一条可与头部公司抗衡的、有利于消费者的创新之路。
保契锐评丨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保契锐评丨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上市险企三季报集体爆红,分红险大卖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伤害的到底是谁?
小米车险能否熬过车险“报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养老社区或将迎来黄金二十年
《保险法》修订猜想
看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信心
金融反腐不应投鼠忌器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