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
近期身边咳嗽发烧的人越来越多,不由得要关注起健康问题来。
无论是微博、抖音还是微信,基于算法的自动推荐功能确实强大,不刻意搜索也会看到很多如何做好防护及肺部保护的小文章或小视频。
在各式各样的推送中,有一条微博文章非常值得分享:
北京某患者在医院开了两盒广东万方制药的利肺片,每盒单价87.5元,每盒可以吃两天,而他之前一直吃的同仁堂的利肺片一盒66元却可以吃一周,更让他气愤的是这盒在医院售价高达87.5元的利肺片在网上药店的平均售价却只要7元,最低的只卖4元。
只是,这位患者常去的医院已经买不到同仁堂的药品了。医生告诉他,这个厂家的药品进入医院后,同仁堂的就停掉了,医生自己吃的时候还要去其他医院开。
当然不止这一种,这位网友还列举了诸多类似知名药企的低价中成药被中小药厂高价药替代的例子。
为此,这位网友发出灵魂拷问:都说医保的钱不够用了,可面对20倍的价差,我们的医保钱到底去哪了?
很多网友却表示“习惯就好了”。
除了前阵子的医疗反腐,近期胡大一实名举报霍勇事件亦被炒得沸沸扬扬,有自媒体根据举报信初步估算,贪腐金额可能超过12亿元。
置身于医疗这一宏观领域看,医疗尤其是医药的问题早就不是秘密。从上至下,对医药问题的怨气和怒气从未得到平复。
尽管医保的钱涉及到每一个人,但大家的切身感受可能并不相同。
每个人都不会每天都去看病,看病花的钱大多也在可承受范围内。因此,对于国家医保这个大盘子,亏空与否很难对个体带来实质感触,尽管某天医保真的没钱了,会影响到每一个人,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换一个视角,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保险业基于对“健康”这一大趋势的判断,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医疗健康险的投入,保费相对低廉的报销型医疗险更是作为获客工具而被广泛推广。
如果以上述药品为例,北京三级医院医保的报销比例为30%,该药品本身有10%自付,即所谓的“自付一+自付二”为40%。一盒药87.5元,患者自付34.96元,但这部分钱还可以通过医疗险完成风险转移。
这也就意味着,市场最低售价4元(平均售价7元)的药品,除医保支付52.5元外,商业保险需要支付34.96元。
商业保险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其无法左右医保的采购销售模式和药品价格,可以控制的只有出险率、费率及运营成本。
在一系列医改措施下,西药尤其是西药仿制药的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调,但对于今天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庞大的潜在就医群体而言,中医治未病的需求显然更多。
换言之,需要报销的中成药的费用会越来越多,出险率自然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作为价格敏感型险种,医疗险的费率却往往难以有突破。
正如原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在《关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问题和建议的报告》中所言,商业健康险的业务风险不容忽视。长期医疗保险应对医疗费用通胀、选择性退保、过度医疗等内外部风险的管控能力不足。
对此,各方专家给出了系列解决方案,比如,加强商业健康险同卫生健康系统、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着力培养具有医学背景和临床经验的医疗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专业运营能力等等。
但在医疗本身的问题未解决前,保险业介入报销型医疗险市场时,很多问题并非仅仅依靠自身的风控措施就可解决。毕竟,当根源上的风险不断增加且持续放大时,所有的精算假设和风险模型自然也都构建在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基础上。
如仅仅作为获客工具,经营医疗险,需慎重。
保险业能不能出现“晓华姐”
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上市险企三季报集体爆红,分红险大卖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伤害的到底是谁?
小米车险能否熬过车险“报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养老社区或将迎来黄金二十年
《保险法》修订猜想
看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信心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