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
因为关乎利差损,自人身险预定利率从3.5%全面下调至3.0%以来,未来再次下调的言论不断蔓延。
其原因主要在于低利率叠加各类下行预期,进而导致投资收益不足以覆盖负债成本的假设。
对于市场化的商业行为,保险业本身虽是强监管行业,但预定利率的下调却不应仅仅局限于行业、局限于监管、局限于全球局部区域。毕竟,无论如何,今天的市场仍是全球化的市场,仍是资本全球流动的市场,局部区域的短期行为,并不能阻碍整个市场的进程,更不能阻碍一个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
为什么说预定利率再次整体下调的概率不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可跳出保险,甚至跳出局部市场,站在更宏大的全球市场来观察。
先看一组媒体报道数据:
美东时间7月2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bp,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升至5.25-5.5%区间;
查询香港多家银行官网存款利率发现,以半年期为例,其港元定期存款“优惠”年化利率区间在3.00%-4.40%不等,更有部分短期高息存款产品利率攀升至10%以上;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8月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5%上调至5.25%,创下15年来的新高;
纵观全球市场,不管是应对通胀的压力还是回应全球竞争的需求,当下多个经济体利率已进入上行通道。
就投资领域而言,在高利率市场,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收益率通常远高于当地存款利率,对于保险产品而言,预定利率3.0%,再加上运营成本、销售费用等,只要投资收益维持在4.5%左右,基本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利差损。
换言之,预定利率再次整体下调的假设是构建在局部市场完全自我隔绝这一假想之上,但这一假设显然不具备现实条件。
毕竟就我国而言,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市场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变的趋势,仅展示一个服贸会期间的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8891亿美元,同比增长8.3%,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二。
也就是说,在资本全球流动的背景下,短期内投资收益的波动不足以撼动保险业资负两端的平衡关系。
如上,是相对宏观视角下观察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是否会再次下调。具体到行业本身来看,亦鲜有再次整体下调的可能。
谈及利差损,核心的关切在寿险,寿险的核心关注又在银保,对此,我们可以看到从监管到市场已开始有动作。
比如,近期传出的银保手续费的行业自律,试图以此解决银保产品收益被银行中收大幅侵蚀的困境,进而从根源上解决“利差损”问题。
对此,业内大多不看好,毕竟市场规则下,自律如果有效,监管合规就不会成为老大难。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此类自律虽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传导出一个信号:解决问题的重点已明晰,让此前的灰黑地带逐渐回归正轨。
沿着这一逻辑出发,可以看到保险公司的产品战略也在发生调整,此前高佣金(小账)、高手续费的增额终身寿、年金等长久期产品正在逐渐退出市场,而期限更短、手续费更低、佣金(小账)更低的两全类保险则正逐渐成为主流。
在此之前,银保渠道低费用的短期险很难有市场,但随着金融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以及监管对灰黑地带的关注,手续费(公对公)和佣金(小账)双降的短期产品才有了被销售渠道接受的可能。
该趋势一旦形成,利差损风险则几乎可以不再是当下需重点关注的风险。
因为就保险机构这类专业投资主体而言,只要负债端3%的成本期限没有长到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在五年、十年的周期内,投资收益覆盖负债成本几乎没有太多压力。毕竟,如果连4点多的投资收益都拿不到,其团队可能早就不好意思混下去了。
很多人还会问,产品短期化会不会偏离保险保障本源?对此,或许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毕竟,就银行业而言,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比五年期还高的利率倒挂早已司空见惯,用实打实的利益推动产品结构(期限)的调整早就是金融业的基本规则。如果,保险产品不可以,那银行为什么可以?
概而言之,保险业,没什么可担心的。
琼瑶今日花葬,我们到底该如何优雅地跟世界告别
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破解公司治理难题,力促专业化经营
走失的保险代理人
浅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优化
从一则上热搜的拒赔报道,看保险业之难
保险业能不能出现“晓华姐”
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上市险企三季报集体爆红,分红险大卖更添信心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