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纵深发力、步步升级,中国平安的乡村教育扶贫记

  • 2020年08月04日
  • 11:59
  •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IxMTc4MzY4Mg==&scene=124#wechat_redirect
  • 作者:保契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的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从取得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从脱贫到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全方位多措并举、持久坚持。


所谓“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作为“扶贫先行官”,教育扶贫是关乎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瞄准教育、精准发力,也成为企业助力攻坚扶贫的重要维度。


从1994年加入希望工程,持续投入教育公益;到2018年启动三村工程,发力以教育扶贫为核心的“村教工程”;再到近年持续拓展教育扶贫模式,提升乡村儿童科技素养,利用科技优势赋能教育扶贫。26年,中国平安正通过软硬件融合、全方位赋能、步步升级发力,成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支突出的金融+科技力量。


更难得的是,在教育扶贫的每一步上,平安都精准的踩在了乡村教育的短板及缺口所在。




-❶-

准切口:扶贫大局,教育先行


扶贫是国之大计,瞄准切口治标治本,是中国平安扶贫精准发力的第一步。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攻坚扶贫、改善民生之中,也成为关键“先行官”。


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先行官”的定位,奠定了扶贫大局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形成,也同时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相一致。教育是未来的事业,贫困地区要稳步实现脱贫,要持续巩固和发展脱贫成果,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发展的需要,就必须立足长远,优先发展教育,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和发展问题。


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治本之计。扶贫攻坚路上,深入问题本源的中国平安,第一时间便找准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点,发力教育扶贫,期望从根源上拔掉贫困的“根”,为脱贫持续性及未来的进一步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❷-

久发力:创造条件,利“器”入手


办学条件的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缩小学校办学硬件的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企业找准切口、加入扶贫攻坚队伍的第一步切入点。


1989年,旨在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公益项目“希望工程”启动,这是教育扶贫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30余年,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希望工程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


在希望工程中,中国平安是一支行动力快、持续性强的力量。从1994年加入希望工程,中国平安在安徽六安捐资修建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开始,26年,平安已在全国范围内援建了114所平安希望小学,帮助逾30万贫困儿童接受教育,并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帮扶模式,通过教育精准扶贫,用教育治贫困之本。


“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希望小学、希望工程,国家给予充分肯定,无疑,这一探索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的工程,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开辟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7年,中国平安设立“平安希望小学日”,启动中国平安希望小学百万维护计划,每年划拨百万元维护专款,用于各地平安希望小学的维护,对各校校舍进行修缮,不断改善和提高孩子们的求学环境。办学硬件的搭建、改善、维护,是中国平安教育扶贫发力的起点。


搭建完善的硬件设施,中国平安的这一步,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儿童“有学上”的关键一步。



-❸-

纵合力:均衡资源,软硬融合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扶贫,不仅要解决有学上,更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2015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实现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就要在搭建好办学硬件的基础上,逐步优化乡村教育的软件设施。改善、赋能,需要一套更为全面的全方位综合机制。


2018年,中国平安启动三村工程,在全国开展平安智慧小学综合建设行动,这是平安教育公益的一大转型——从最初的校舍援建到“软硬件融合”,实现对乡村教育的全方位赋能。


“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第一步。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是教育公平的核心。


平安的“村教工程”恰好发力于此。据了解,“村教工程”以教育扶贫为核心,从学校援建、校长培训、教师培训、大学生资助、支教行动五个方面开展,致力于改善村小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充分动员社会公益力量,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


“硬件+软件”的充分融合,中国平安对于如何教育扶贫,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化打法,横纵发力,齐头并进,形成合力,拒绝发生“木桶效应”,平安的教育扶贫,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是一套完整的可复制方案。



-❹-

追前沿:跨越鸿沟,科技双赋能


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链接偏远乡村,弥合城乡差距,跨越知识鸿沟,是教育扶贫期望达到的效果之一。


这种弥合和跨越,不仅是空间的,更是时间上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代表着未来,既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也是通向未来的途径;既是当下机会均等的情怀,也是创造未来的愿景。


因此,仅仅依靠支教、培训等增强师资力量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是不够的,必须以超前的、创新的、未来的眼光,充分借用前沿科技力量来提升教育扶贫的效率及效果。


事实上,纵观我国扶贫进程,从2001年《“十五”科技扶贫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创新科技扶贫机制,将科技、人才、资金与国家扶贫开发任务和各地区扶贫开发重点有机结合,为科技有效长入贫困地区经济创造条件”;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强调科技供给、提高科技素养等。科技,一直是助力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科技、创新,也是中国平安的长板所在。“平安将以云平台等技术为信息桥梁,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提升乡村教育水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平等的教学体验”,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曾明确表示。


由此,平安开启从两个维度对教育扶贫进行科技赋能与助力:一是运用技术优势搭建平台,解决“手段”上的痛点,浇灌乡村教育科技力;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填补教学双方在“内容”上的盲点,熏陶和提升人的科学意识、科学技能、科学素养。


于是,在2019年,中国平安、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教育扶贫项目:“AI不孤读——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通过研发科技素养校本教材,设计科学试验包,援建科普实验室、培训师资等方面来重点支持全国超 1000 所贫困地区小学,以建设“全国科技素养实践学校暨平安智慧小学”,提高乡村孩子们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科技素养的提升。


这一举措为教育扶贫内容增添了新鲜血液,让乡村青少年科技素养教育不缺位,充分激发他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从而进一步有效支撑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



-❺-

强助力:突破时空,纵深决胜


除了内容上填补“科技”缺口,教育扶贫在形式上的科技赋能也在不断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当前,网络和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 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曾表示,在他看来,网络扶贫行动将是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能够为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同时,网络扶贫行动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更充分释放了数字红利、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有力举措。

无疑,发挥互联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独特作用,推进网络扶贫工程向纵深发展,这是一场持久弥新、不断发力有效助攻。


事实上,科技的持续融合助力下,互联网扶贫也正发展为新时代扶贫事业体系中的重要方式、手段之一。


“在日益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下,个人的发展越来越受周遭环境影响,而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途径对个人发展愈发重要。”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曾表示,乡村少年与城市少年无异,他们同样具有热烈的求知欲,应该享有同等的学习权利。


而平安,也早已开始依托自身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优势,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将“科技+普惠”渗透至教育扶贫之中。


搭建同频互动直播设备的远程支教平台,利用自身科技实力提供线上线下整合的远程教育,通过三村晖智慧教育平台,统筹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全国名师课程,提供教师线上培训和远程支教,打造“双师课堂”等等。


特别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作用更加凸显。减少面对面接触,也成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现实动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速场景化应用,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扶贫、“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医疗”、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等,实现了快速发展。


近日,平安承办的“村暖花开·互联网扶贫行动”更实现落地,活动结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的背景,邀请航天专家网络课程直播航空航天知识,现场设置实验环节,启迪乡村学生科学素养,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航天知识的魅力。


这是一场“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实践范本。平安用信息化手段为教育赋能,用普惠理念协同优质教育资源一触即达,全面提升偏远地区教育水平,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形式+内容”的科技双赋能,平安让跨域知识鸿沟成为可能。


当然,平安的“互联网+教育扶贫”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机制,是一个创新协同机制,企业+高校+员工+基金会等多部门合作,引入各方资源,引领多方发力,探索协作治理的可持续模式。


可见,平安的“互联网+教育扶贫”不仅彰显了“科技力”,更体现了作为社会治理重要参与者贡献者的“责任力”“整合力”。



结语


从发挥金融资金优势,捐建千所希望小学;到软硬件融合,全方位赋能乡村教育;再到基础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并重,线上线下齐发力,平安的教育扶贫正逐步响应政策、引领时代,步步升级。

 

从输血到造血,从多点开花到精准施策再到共用、共享,从单兵作战到合作协同,平安正在用创新之力突破时空限制,跨越教育鸿沟,多措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 END >



推荐阅读

保险扶贫


2020,保险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保险科技观察


保险业终将被科技颠覆



看得懂的保险


形象、直观、易懂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baoxian-qiyue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