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公司:不及格的成绩单
- 2020年04月18日
- 16:22
- 来源:
- 作者: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市场的大门轰然打开。
短短一个多月中,就有太平洋安泰、广电日生、中宏人寿、中英人寿、信诚人寿等捷足先登,拿下团险牌照。
数月之中,多数合资寿险公司如愿以偿。友邦却成为唯一的失意者,未能获得似乎唾手可得的团险牌照,此前的所有准备付诸东流。有不知老保单事件的媒体惊呼:“友邦在中国首次失手。”
“一哥”友邦为何受挫团险牌照?这其中有两大原因:一则为“地下保单”问题;二则为其独资的公司形式,和中国以合资方式开放寿险的WTO承诺相悖。2005年3月,问题未有解决之前,友邦保险主动撤回了申请。不过,2006年5月,拖延近两年之后,友邦终于获得迟到的团险资格。
树欲静而风不止。
执业以来谢仕荣刻意低调,然而作为友邦的大当家,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备受瞩目。
对于这位华人保险圈最为资深的老板,从1961年至今,48年,谢仕荣用时间锻造了一个奇迹。
1961年,谢仕荣在香港加入美国友邦保险,开始其保险生涯;1970年,获派驻AIG在台湾的附属机构南山人寿,负责开拓当地保险市场;1990年任南山人寿董事长。1983年出任美国友邦保险行政总裁,2000年升任美国友邦保险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2001年升任AIG资深副董事长。
但是,2005年,是谢老板的一道坎。
这一年,大洋彼岸前老板格林伯格已然下课,但是AIG与其的纠葛仍未了断;而在AIQ发家之地中国上海,则因为地下保单地下保单,即设立在境外的保险营业机构在中国内地非法销售的保单。 惹恼监管部门,友邦接连遭遇团险、医疗险、养老险牌照失手,旗下美亚分公司变子公司申请被搁置等一系列挫折。
为提振士气,友邦一方面“去格林伯格化”,划清界限;另外一方面则频频向内地监管部门示好。
地下保单,被内地保险公司视为洪水猛兽。
针对保监会2004年底下发的严禁任何保险代理人员销售“地下保单”的规定,谢仕荣“壮士断臂”,在2005年年初在香港的一次友邦公司内部会议上做出一项重大决定:禁止香港友邦的保险代理人销售保单给内地客户,无论保单签约地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
禁令一出,友邦香港的业绩出现下降。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友邦(百慕大)新单标准保费为5.55亿港币,较2004年同期7亿港元相比下降了20.7%。即便与美国友邦(香港,友邦另一家注册地在香港的公司)合并报表之后,降幅仍高达19.5%,其中,与地下保单高度相关的投资相连品种 (类别C)下的人寿及年金项目更是下降了24.82%。2005年1~6月美国友邦(百慕大)标准保费11.34亿港币,同比下降20.01%,与美国友邦(香港)并表后下降幅度依然为15.29%,投资相连(类别C)项下的人寿及年金项目下降高达25.72%。
谢仕荣自己曾估计,来自中国内地的保单大约占友邦在香港寿险业务的10%左右。“对地下保单的禁止,让公司很多以此为生的代理人日子不好过。”
他似乎希望寻找变通之法。
2005年11月,谢仕荣学习前老板格林伯格,现身广州出席2005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成为唯一一位华人专家。借此良机,谢向媒体表示,此行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借争取广东试点推行美元保单,并希望允许香港的保险代理人在港参加大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
谢仕荣认为,地下保单的深层次土壤是“内地保单投资回报率不如香港的保单”,以及内地的保险代理人业务佣金比例低于香港,而费率、税负却较香港为高。谢仕荣认为解决之道是“在广东试点推出美金保单”。
一石激起千层浪。
内地保险公司普遍反应激烈,“这无异于让地下保单合法化!”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广东一地进行试点后,广东的保单与中国其他区域又会出现投资回报的差异。同样产生新的地下保单问题,而由于不再有出入境盖章,广东的美金保单势必轻易肆虐全国”。
或许连谢仕荣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简单的美元保单提议,居然被风声鹤唳般曲解为“地下保单合法化”。
对于这位华人保险的元老,2005年的世道何其艰难,从业至今尚未有之。
此时,有的合资公司已经占得先机。尤其中意人寿一鸣惊人。2005年1月25日,这家公司一举吞下中方股东中石油200亿元的团险保单。
200亿!占2004年中国保险行业全年保险费的5%~6%。借助这一天量保单的力量,中意人寿从2004年寿险公司保费排名的第14名一跃成为2005年第一季度的榜眼。而合资寿险的市场份额突破3%的天花板,飚升至20.036%。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市场落入外资寿险公司囊中的最大团单,引爆团险地震。
中方股东价值和资源被市场重新认识。例如,金盛人寿“亲近”中国五矿集团,将眼光投向五矿众多的供应商和客户;海尔纽约将分公司开到了海尔家门口青岛,不再望梅止渴;海康人寿将分公司开进北京,中方股东中海油近3万名的员工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除了牌照之争,中宏人寿、海康人寿等潜伏多年的外资保险公司纷纷杀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合资寿险掀起新一轮扩张潮。当年刚刚把总部从广州搬到北京的中英人寿总裁张文伟豪言:“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已经启动,我们在中国要完成开设另外六家新的分公司,在20个城市开始运作。”
这是一个脚注。
中外资竞争的战线也由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向二线城市蔓延,例如南京、杭州、青岛、成都等。岁末统计,北京市是当年竞争主体增加最多的地区,全年新增主体13家,其中外资10家,中资3家,中英和中意人寿管理总部相继从广州迁往北京。此外,江苏(4家)、山东(2家)、青岛(2家)、浙江(2家)、四川(2家)、湖北(2家)、福建(2家)等二线区域,也是外资挺进的重点区域。
沉寂多年的保险经纪市场也掀起波澜,全球三大保险经纪公司英国韦莱集团增资至51%,成功控股韦莱浦东保险经纪公司,并最终将其全盘“西”化。
截至2005年12月底,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多家境外保险公司,已有27家在中国设立了营业机构,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0家。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2005年是中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的第一个年头,外资们用喧嚣开了一个头。
但是,毫无悬念的,这个市场依然是中资公司的天下。这一年3月5日,保监会公布了开放后首张成绩单,外资军团的分化显而易见。
引人注意的是,有3家外资寿险公司1月份的保费收入不到百万元。其中,中日合资的广电日生人寿保险公司只有46.71万元。而2004年,广电日生全年保费收入为300多万元。除了广电日生,瑞泰人寿和恒安标准1月份的保费收入也没有过百万元,分别为71.73万元和68.72万元。
这样的业绩,不要说盈利,极有可能连支付运营费用都不够。
这张成绩单上,9家中资寿险公司占据了绝对市场份额,超过97%;而19家外资寿险公司的份额仍然徘徊于个位数,不到3%。2005年末,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8.8%,比2004年增加2.5个点,但是,如果扣除中意人寿特殊团单后,市场份额为3.4%,仅提升0.8个点。
这不到3%的市场份额当中,外资体味着不同的命运冷暖。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仍然是外资寿险的老大,占全部外资保费收入的58%左右。另外,招商信诺、海康人寿、中美大都会、中意人寿和中英人寿等新秀公司的表现也都不错——2005年1月的保费收入已占到2004年全年保费的17%以上。其中,获得股东团险大单的中意人寿尤其出彩,2004年总保费排名第四,2005年1月保费排名第二。
但是,剩下的公司可能就没有这份运气。
例如太平洋安泰、光大永明及恒安标准等,保费收入增长缓慢。曾经叱咤一时,新单连续两年(2002和2003年)超过友邦保险的太平洋安泰也在走下坡路。
而恒安标准的业绩则更为不济,2005年1月保费不及2004年全年保费的1%。恒安标准这家由壳公司演变而来的合资公司表现令人失望。
客观地讲,全国市场比较有失偏颇,毕竟合资公司的分支和中资比较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即使在较早开放的城市,例如上海、深圳、广州和北京等,外资的份额也没有超过30%。
可以预见的将来,和亚洲其他开放市场一样,外资不会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