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济南带了个培训班,公众号居然还有粉丝挂念我。他给我私信说:阿狼老师,你好几天没更新文章了,我想向你请教你点事儿。
我觉得这都是2天前的留言了,就客套的回复了一下,没想到他又很快的回复了我:现在的增额寿产品相比之前,收益太低了,我有好几个客户都嫌收益不够看,不愿意买,我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其实都不算问题,是保险销售中特别常见的拒绝理由。我之前写过这类异议的处理文章,但仔细一想——那确实是好几年前写的了。
今天教大家一个方法,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掉这类拒绝难题。那就是——得空研究研究心理学。因为客户所有的拒绝,都能在心里学中找到解释。
客户觉得当下增额寿产品收益低,不愿意买。也许之前见过更高预定利率的增额寿,比如3.5%的,3.0%的,现在只有2%的,他就不想买了。
其实这是一种「损失厌恶」的心理在做怪。这里就要提到国外著名的损失厌恶实验了——卡尼曼和特沃斯的现金选择实验。
第一组参与者,每人持有1000元,在两个选项中选择:
A、50%概率,翻倍为2000元
B、100%概率,增长为1500元
结果有16%的人选择了A,而84%的人选择了B。这表明人们面对收益时,倾向于规避风险,追求确定性。
第二组参与者,每人持有2000元,在两个选项中选择:
A、50%概率,损失1000元
B、100%概率,损失500元
结果有69%的人选择了A,而31%的人选择了B。这表明人们面对损失时,倾向于追求风险,希望通过冒险来避免损失。
实验表明,人们面对相同的收益和损失时,对损失的反应更为强烈,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具体来说,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比收益带来的正面情绪更加强烈。因此人们在做决策时更加关注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收益。
这种心理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路过一家火锅店,店家送了张99元优惠券,你本不打算去他家吃,但眼看着优惠券要过期,为了避免浪费就去吃了,结果被狠狠宰了一顿。
又或者一些人在房价下跌时,即使急需资金,或者发现这笔房产投资不划算,也不愿以较低价格抛售,宁愿等市场回暖,就导致资金长期被套牢。
说回「客户嫌增额寿收益低,不愿意买」。客户见过更高收益的增额寿,所以不能接受差不多的产品,收益却低了,感觉自己买了低价位的,就亏了。
你可以拿出近些年增额寿预定利率走势图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怀念3.5%的时光,我也怀念,但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你再也买不到这种产品了。你现在不锁定当下利率,以后增额寿的预定利率会更低。
或者你拿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国债收益和储蓄型保险,用富兰克林法比较,看看同样是这些钱,放在不同的理财工具中表现是怎样的,就比较直观了。
客户之所以会有损失厌恶的心理,是他潜意识觉得:自己应该还有更好的选择——但其实他几乎没什么选择了。你用事实打破他这种幻想就好。
更高收益的增额寿已经买不到了,毕竟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一降再降。而也多亏其他理财工具近年的表现,保险才在2025年伊始成为了优质资产。
最后就是,如果客户打算用增额寿来做养老补充,就不能只着眼于短期收益,这笔钱将来确定的收益率、现金流是否充足、与其他理财相比的灵活性等,才是值得他去细细考量的。
保险从业者不必太焦虑,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样能迎来好收成
保险跑不赢通货膨胀,所以不买?这种心理的客户其实没那么难沟通
越懂心理学,越不怕保险客户的拒绝: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买保险
想卖好保险得研究心理学:客户所有的异议,在心理学都能找到解释
孩子每年收到的压岁钱,无非就这三种结局,看看你家属于哪种?
盘点马云预测过的几条预言,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几乎全都说中了!
台湾保险人是如何沟通保险的?分享各位一段话术,请细细品读
客户总收到保险负面视频?教你帮他挣脱信息牢笼,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缴3000多的少儿重疾险,保额能买到200万!你敢信?
2025年建议所有人尽快配置保险,四个原因告诉你为什么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