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新能源车险的出险率、赔付率“双高”,以及保费高、投保难等痛点,一直困扰着市场经营主体和新能源车主。
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车险2024年有关赔付信息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达57亿元,共承保车系2795个,赔付率超过100%的高赔付率车系有137个。
新能源车险亟待破题、化解痛点之际,国家部委及时出手出“实招”。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纵观《指导意见》全文,文件从问题导向出发,直面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维修成本较高、承保亏损等现象,针对性推出了一揽子政策举措,力求从供需两侧推动新能源车险改革。
文中提及的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等举措成为重要看点。可以预见,如若上述政策有效落地,或有望改善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的局面。
四大诱因
推高新能源车险赔付率
熟悉新能源车险业务的人都知道,《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与近年来,新能源车险赔付率居高不下,继而引发新能源车险经营亏损、部分新能源车辆投保不畅等现象息息相关。
上述新能源车险有关赔付信息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达3105万辆,保费收入为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达106万亿元。不过,保费与风险保障增长的同时,新能源车险却面临着承保亏损痛点,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就达到57亿元。该年度,保险业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尚未考虑财险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费用成本)的高赔付车系有137个。
从货车看,承保车辆数超过0.5万辆的车系5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38个。从客车看,承保车辆数超过1万辆的车系有301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99个。
那么,导致新能源车险赔付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对此,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保信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其认为背后的主要原因来自四方面,具体而言:
⁕ 新能源车辆的维修成本较高。当前,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智能化程度较高,智能设备以及配件局部损坏后通常需要成套维修更换,对维修经济性考虑有所不足。并且,很多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企业采用了维修授权模式,不同企业维修体系之间也相对封闭,使得零配件和维修工时价格偏高。
⁕ 新能源车辆本身出险率较高。首先,新能源汽车凭借低使用能源成本的优势,成为营运类车辆的优先选择。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营运车占比较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使用强度偏大;其次,新能源车主相对年轻,车主驾龄相对较短;再次,新能源汽车有着提速快、噪音小等特点,行驶过程中外界往往不易察觉,因此相对容易出险。
⁕ 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的使用性质错配。新能源汽车在投保时,普遍存在兼职网约车按家用车投保、兼职营运货车按非营运货车投保等情况,但非营运车辆保险平均价格仅为营运车辆的一半左右,这导致保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存在错配,保费充足度不够。
⁕ 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不匹配。有关负责人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短、车型迭代快,因此保险数据积累不足,基准费率也存在偏差;目前,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为[0.65,1.35],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可在基准费率基础上最高上浮35%,最低下降35%,但与燃油车自主定价系数范围[0.5,1.5]相比,保险公司的调价空间受限,因此难以充分反映车辆的真实风险水平。
四部委联手出实招
降维修成本、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
找到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承保亏损的根结后,如何直面问题、逐一攻克呢?如今,最新落地的《指导意见》为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提供突破方向。
纵观《指导意见》全文,文件提出的“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成为重要看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推动降低维修成本;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推进数据跨行业共享;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不得不说,想要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不仅需要保险业的力量,更需要车企、车辆维修企业、电池供应商等产业链主体的共同推动。有业内人士就指出,新能源车险是一项系统性业务,仅凭保险业一方无法解决全部问题,需要联合整车厂、配件、维修等企业协同推进,更需多部委统筹协调。
基于此,此次《指导意见》也特别提及,要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的供给渠道与类型,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提升动力电池的维修经济性,支持其自营或授权网络向社会销售“三电系统”配件;将加强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维修与理赔标准,提升车辆维修和理赔标准化程度,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
除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外,如何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也是化解新能源车险投保难的关键抓手。对此,《指导意见》也针对性提出,将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的保险保障,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政策提出的同时,《指导意见》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同步落地。1月2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保险交易所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的公告。据了解,“车险好投保”平台服务对象主要是在常规渠道遇到投保困难的新能源汽车客户,分为个人和法人客户两类。
据中保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财险公司依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愿参与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接入“车险好投保”平台后,履行应有职责,承担主体责任。新能源车主可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链接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据悉,“车险好投保”平台将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10:00正式上线。首批由10家大中型财险公司接入,第二批有20家左右的财险公司在今年2月接入。其中,首批接入的10家保险公司包括: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阳光产险、中华联合财险、大地财险、太平财险、永安财险和申能财险等。
另需关注的是,在新能源车险产品供给方面,对于业界探讨多时的放宽自主定价权问题,《指导意见》也提出,将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促进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
事实上,早在2024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就曾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将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从现行的[0.65-1.35]扩大至[0.5-1.5],以提升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能力。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险定价的精准度,本次《指导意见》还提出,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主要包括:通过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优化新车型车险定价标准,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等因素,提升定价合理性。
除此之外,《指导意见》还从丰富商业车险产品着手,提出将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等,为相关新能源汽车提供更科学合理的风险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
夯实经营管理水平成关键
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路途上,尽管需要多方合力,但对于保险机构而言,还需秉持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态度,在经营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对于如何提升新能源车险的经营管理水平,此次《指导意见》也为险企“指点迷津”。文件分别从推动经营提质增效;加强精细化管理;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开展安全性经济性研究,引导保险公司加强新能源车险业务的精细化、专业化能力。
谈及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今年以来,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高阶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加速落地,由此也引发行业对智能驾驶车辆保险的探讨。对于该类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问题,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也在《指导意见》答记者问中透露,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财险行业将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统筹行业开展系统性的研究,针对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对车辆行驶风险带来的变化开展研究。
其次,积极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财险业将针对智能驾驶的特点及风险变化,对保险产品保障内容、产品形态进行创新优化。
第三,强化数据积累、共享与应用,通过推动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继而不断提高车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不得不提的是,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除了推动产业链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引导行业主体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提升经营水平外,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提升市场规范化水平也是必要之举。
此次《指导意见》就释放了从严监管的信号,提出各金融监管局要强化新能源车险“报行合一”监管,创新方式手段,推动压降不合规、不合理费用,严格规范市场行为;突出整治重点,严厉打击虚列费用、虚挂中介业务等问题。
俨然,针对新能源车险发展的痛点、难点,四部委正在形成合力,通过综合施策系统化解,我们也期待着,随着一揽子支持政策的落地,新能源车险市场能够实现量质齐升,以此为契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DRG提速,医疗险开卷:打中高端、降赔付门槛、拼医疗服务!
新能源车险承保亏57亿!四部委出招:降维修费、优化自主定价!
A股吹响"冲锋号":"国家队"加码,万亿险资拟带头入场!
新时代的“新顶流”!分红险如何缔造银保业务“新范式”?
周评|集采之下,更严的医保支付能否倒逼出更宽的商保支付
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来了!八大维度,公司治理、偿付能力权重高
“免费升级”异化为销售套路?监管提示,噱头误导要警惕!
保险业新年KPI参考值来了:对标“十四五”规划,监管划重点!
周评|低利率环境下,险企无法只靠长期确定高收益赢得混业竞争
人身险预定利率“升降”,对标“研究值”!头部险企表态暂不变!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