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监管“报行合一”落地实施,保险行业众生相:谁的日子更难过?

  • 2024年01月16日
  • 18:16
  • 来源:
  • 作者:保契

如果统计2023年的保险热词,“报行合一”定有一席之地。




去年8月底,金融监管总局向多家人身险公司送达《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剑指银保渠道费用率过高问题。对于人身险公司来说,这仅仅是开始,随后监管表示会启动个人代理渠道和经纪代理渠道的“报行合一”工作。




全面推行“报行合一”已是事实。对于转型改革中的险企,这确是实实在在的阵痛,不过转头想,这也是“刮骨疗伤”的机会。




究竟原因,这其实是为了保险业平稳、长久地发展。高费用率问题背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早已不适应目前的发展;而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金融监管的直接目的。




关于“报行合一”之后,各方险企如何走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监管政策剑指高费用率


“报行合一”全面推行




2023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向多家人身险公司送达《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强调银保渠道佣金费用需严格“报行合一”。其实在车险领域,“报行合一”早已不是新鲜事,这次监管政策则是指向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成为第一个被规范的渠道。




此外,监管部门还下发了《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落实公司主体责任,切实提升负债质量,防止业务大进大出、激进发展。




关于此次展开对人身险公司强监管的原因,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工作相关负责人刘昇,在2023年10月的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数据信息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些年人身保险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保险公司费用管理普遍较为粗放,导致实际费用超出了产品报备时的水平,出现“报行不一”的情况。费用高企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是虚假费用、虚假投保、虚假退保等问题的根源,更是滋生“代理黑产”的土壤,影响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强化产品“报行合一”是严格监管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行业算账经营、强化管理的必然需求。




据刘昇介绍,监管在银保渠道率先严格执行产品“报行合一”工作,强化产品备案管理。一是要求保险公司明确产品的费用结构;二是要求保险公司明确产品的总费用上限和给渠道佣金的上限;三是要求保险公司做到“三费合一”,也就是精算假设费用、预算费用和考核费用做到相统一;四是要求保险公司在压实主体责任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压实精算师的责任,要求精算师在产品设计、费用测算等方面负起责任。




“报行合一”也不只在银保渠道实施,全面推行“报行合一”是趋势,监管部门明确指出会启动个人代理渠道、经纪代理渠道的“报行合一”工作。






险企渠道迎震荡:


个险渠道最是“香”?




众所周知,险企的利润来自三差:死差、费差、利差。




这次有关渠道的“报行合一”监管,则是在费差上下功夫。曾经不少险企用极高销售费用换取保费收入,从而迅速做大保费规模,但这种费用高企下的粗发经营模式明显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毕竟,保险行业长久发展不仅要重规模,更要重质量。




在监管部门力推“报行合一”后,有部分险企暂停了银保渠道,多家银行在9月底至10月左右下架了部分公司的银保产品。而据监管部门介绍,通过保险公司和银行机构的充分沟通、相互协商,绝大多数开展银保业务的银行已与保险公司按照“报行合一”的要求重新签约,有的保险公司银保新业务已达往年同期水平,个别公司的业务量还有提升。




“整体来看,保险公司的银保业务运行平稳、进展良好。初步估算,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约30%左右。”刘昇在发布会上提到。




诚然,这佣金费用是下来了,但是规模后续要如何做上去呢,公司如何实现稳健发展呢?尤其是,“报行合一”不只是银保渠道,在个险渠道、经代渠道同样如此。




那么对于险企来说,最大的抓手或许就在个险渠道,毕竟这是自己手握的队伍,如何在内部调结构实现转型,相比来说则简单多了。近几年来,多家保险公司开启了个险队伍转型改革,摒弃人海战术,“清虚”和“提质”并重,且已初见成效。展望未来,银保渠道带来的保费收入仍然不可小觑,但个险渠道毫无疑问会是“香饽饽”。






变局下险企众生相:


谁的日子更难过?




对于不同背景、不同战略、不同大小的险企来说,监管政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在银保渠道首先被规范之时,受影响最小的莫过于银行系险企,他们背靠银行股东,有着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渠道资源优势,银保业务强势,政策影响也较有限。




对于传统的“老七家”如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对成本管控、合规管控较为严格,他们还有着庞大的个险队伍且早早走上转型之路,实力雄厚、具备一定品牌优势,因此在银保业务上具有一定的韧性。




最难过的莫过于一些中小险企了。




有研究报告指出,某些险企对银保渠道依赖度高,战略激进,受监管政策的影响较大,新单规模保费大起大落。此外,由于个险渠道搭建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很多中小险企的个险渠道建设还处于初期。




关关难过关关过。2024年,对于中小险企来说,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券商研究报告指出,对于中小险企而言,尽管渠道对于拓展业务十分重要,但在监管要求下,或可将此前的账外费用部分用于优化产品定价,提升产品竞争力、做大业务规模,适度减少对渠道资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