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产寿险公司合计收到罚单2138张,其中寿险991张,财险1147张,较2022年增长178张,增速达9.08%。
2023年产寿合计罚款2.94亿元,其中寿险11239.33万元,产险18173.64万元,较去年增长0.36亿元,同比增长13.95%。
如上,一举扭转了此前罚单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
对此,业内已多有论述,核心观点认为随着监管“三定”后核心职能转变,监管要真正“长牙带刺”等原因所致,当然这应是主要原因,但对于监管层面具体的考量不便猜测,故不做讨论。
但就处罚而言,仍有可深入讨论之处,比如,从全年处罚事由看,产寿第一大处罚理由均为编制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只是其作为万能的处罚适用条款,在处罚细节不予公开的背景下,就该处罚科目本身而言,很难真实地反映保险公司实际存在的问题,在此不过多赘述。
基于此,更值得关注的是更可反映产寿险真实违规事项的处罚事由,寿险方面,销售误导和代理人管理违规位居前三,而产险方面,虚挂中介业务套取费用和条款费率管理违规则是常见处罚类型。
就此而言,不管寿险还是财险,处罚反映出的仍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01 寿险:代理人问题积重难返
2023年,监管共开出销售误导类罚单209张、代理人管理违规罚单191张,分别位居寿险总罚单量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时至今日,寿险销售为王的底层逻辑未变。
基于这一逻辑,寿险公司内部的战略导向、政策倾斜等均以代理人(含专兼业代理)为中心,尽管在规范代理人展业过程中,会有自上而下的、全链条的合规性管理动作,但寿险销售过程尤其是个险销售过程中,代理人基本是一对一地完成销售。虽然监管层面有特定情形下的“双录”要求,甚至部分监管局有100%双录要求,但双录更多解决争议发生时,证明保险公司已尽到提示义务的作用,“销售在日常”的惯性导致代理人为实现签单目的,具体使用的推荐话术/承诺等并不可控。
此为其一。
更深层次则是整个经营导向的问题。
寿险公司至今仍存在规模至上的经营导向。毕竟,从股东到职业经理人其目的不同,但对规模的诉求却是一致的。
基于此,保费规模的压力会自上而下层层传导,且在传导过程中大多会出现变形,而各分支机构为达成规模目标自然会多措并举,既有依法合规的政策推动,亦有无法展现在阳光之下的动作,但不管是什么动作,最终都会体现在代理人身上。
最底层的销售单元有些时候或是有意为之,只需赌不会被发现。
02 财险:戒不掉的中介
2023年,监管共开出虚挂中介业务套取费用涉及罚单240张;条款费率管理违规涉及罚单140张,亦分别位居全年罚单总量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而从本质看,条款费率问题某种程度也是为中介业务落地所必须。
财险对中介的渠道依赖有增无减。
数次商车费改之后,地板价为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但一如此前多次论述,直保公司内部,车险的费用基本透明,而需要车险出费用的地方实在太多。
典型的如,车险查勘定损理赔人员的待遇跟其他金融从业者相比,并无优势,但中华烟却并不罕见。
再如,在现有商车费改成果下,不同公司对同一车辆的报价差异不大,在我国车险消费者并无太多品牌忠诚度的背景下,抢占市场,亦需要费用。
从财险公司费用列支科目看,宣传费等可列支金额与或公或私的费用需求相比,差距着实过大,而最容易出费用的通道自然会是香饽饽。
车险领域最容易出费用的渠道是什么?
答案自然是中介。
一如寿险情形,自上而下的合规性要求从未缺失,但为了规模、为了“让市场之水活起来”,中介,不可或缺,自上而下的压力传导之下,没有人会不清楚,但在借助股东、高管各自诉求,从上至下的水都必然要活起来、浑起来。
概而言之,不管产险还是寿险,销售为王、规模至上的底层经营逻辑不变,处罚的数量则始终只会是一个表象,多或少只需看监管的人手够不够。
保险业能不能出现“晓华姐”
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上市险企三季报集体爆红,分红险大卖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伤害的到底是谁?
小米车险能否熬过车险“报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养老社区或将迎来黄金二十年
《保险法》修订猜想
看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信心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