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新冠感染高峰来临,除了制造焦虑保险业还能做点什么

  • 2022年12月22日
  • 18:07
  • 来源:
  • 作者:保契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比经济复苏先到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感染。经过对搜索指数的大数据分析,不少关于各地疫情峰值的大V模型、小程序预测涌现,并引发了大众的讨论。

这些推演不仅列出了各地首轮感染峰值到来的时间,还给出了预测的达峰时间和恢复常态时间。根据某条预测,12月16日,北京第一波感染达到峰值,第一波疫情会于2023年1月12日、春节前结束。同时,也有专家指出,至少80%—90%的人迟早都要感染一遍。

在人群如此大面积感染的背景下,却又有代理人趁机花式营销,称“‘阳’过就无法购买保险”,“新冠阳性重疾险连加费承保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感染新冠肺炎就会被保险公司拒保,那保险公司就是主动将大多数客户拒之门外。

事实上,能否投保需要结合具体症状和投保险种的健康告知、核保规则等综合判断。目前市面上只有部分公司少数产品会在投保告知时询问是否曾经新冠“阳性”,即便是一些公司询问,也更多关注的是新冠重症,而非轻型或无症状。

如果代理人把营销话术换成“我家产品新冠轻症也能投保”,会否更有效果,也能凸显出保险业的社会责任呢?而不是再一次塑造保险业噱头营销,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形象,而让公司和行业的声誉受到损害。

毕竟每个经历过病痛的人来说,对健康保障的需求是最迫切的。保险公司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01 投保取消健康询问、核保按照流感处理

根据2022年3月1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按疾病轻重分了4种临床分型。

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即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不明显,影像学没有肺炎的表现。

普通型:有呼吸道等临床症状,比如发热、干咳、乏力等,影像学也有肺炎等表现。

重型:出现一些重型的表现,比如有气促等症状,静息状态下脉氧饱和度小于93%,肺的影像学在24小时到48小时之内明显进展,进展程度达到50%。

危重型: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或者无创通气或者出现了休克或者合并有其他脏器衰竭,需要ICU监护治疗。

目前国内流行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患者基本以无症状和轻型病例为主。结合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大多患者不需要过多治疗。

基于最新的防疫政策和实际感染情况,不少公司也调整了相关健康告知和核保政策。

以友邦保险为例,公司于2022年12月21日零时起,新单投保取消以下健康询问:“您投保前30天内:是否有境外旅居或停留史?是否曾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人?是否已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冠状病毒肺炎 (包括无症状感染)?您是否正处于医学隔离期?”

取消该健康询问,也就意味着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与否将不再影响投保。但友邦也特别提醒,新冠肺炎相关的检查、治疗如涉及其他问题,仍需如实告知。

中国太保寿险也在12月14日的官微推送中更新了新冠核保政策:除重型/危重型新冠病毒感染外,新冠病毒感染者原则上按照“流感”核保审核标准处理。无症状感染、轻症,各类险种均可正常投保;转诊治疗或达到重型、危重型住院的出院后,投保时需提供出院小结及相关检查资料,无后遗症的各类险种均可正常投保;如有其他基础疾病的,需具体评估。

部分新冠肺炎的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确可能出现治愈后不能投保的情况,因为随着低氧血症逐步加重,会累及心、肾等其他脏器,甚至凝血功能,故当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或新冠时存在严重并发症时,都需根据具体情况再评估。

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在公开论坛上表示,我国这三年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从2020年的16.47%下降到去年的3.32%,截至今年12月5日,该数据是0.18%。

可见虽然这一轮病毒来势汹汹,但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其症状并不严重,就像经历一次发烧、重感冒,保险公司如果主动把这么多感冒、发烧客户拒之门外,显然有悖于公司经营的逻辑。

国家政策导向也要求保险覆盖更多人群,这些因素都催生了非标体保险、带病投保产品的发展。当慢病人群越来越多,随着保险的发展,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可满足其投保需求,而不仅仅是围绕着标体展开服务。

02 除了制造焦虑,保险公司还能做点啥

当全国多地相继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人们出行更便利的同时,感染风险也随之上涨。一夜之间,退烧药被疯抢,医院发热门诊急诊更是排大队。

在这个医疗资源尤其紧张的当下,保险公司能够做的,绝不仅仅是利用消费者的恐慌心理促进医疗险重疾险的销售,更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一些解决大众看病难买药难,且能安抚民众情绪的事情,帮助每个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互联网诊疗则是可在此期间大展拳脚的一项服务。相比线下个别门诊排队几小时,看病数分钟的状况,线上服务平台在便捷、效率和服务质量上都有不小优势,不仅可进一步释放线上医疗资源潜力,减少感染者的奔波之苦,也大大提升了社会医疗资源的承压能力,是抗疫取得胜利的有效保险助力。

自12月2日起,平安健康升级上线免费“新冠咨询专区”,全面打通平安集团旗下各类APP的客户服务端入口,依托平台上来自20个科室的近4.9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不论是否平安客户,均可享受全天候家庭医生极速的防疫咨询。上线近两周以来,全平台问诊量日均环比增幅保持在20%左右。

众安互联网医院也推出“线上三折购药”“线上问诊”两项便民服务,并将“药惠购”三折购药服务免费向众安全部用户开放。该服务覆盖500余种常用药品,购买药品可无门槛、无上限、不限次享受下单后3折优惠,相当于所购买药品价格立减70%,并提供送药上门服务,配送网络覆盖全国,但近期需求量较大的感冒、退烧、止痛等药品暂时无货。

此外,扩展产品责任也是常规做法。例如中国人寿已陆续对50余款保险产品扩展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的保险责任。对于购买了这些保险产品的新老客户,无需再行支出额外成本,在扩展责任有效期内经医院确诊初次发生新冠肺炎,且临床分型为重型或危重型,可按被保险人确诊时合同基本保险金额(或保险金额)的25%给付新冠肺炎保险金,每份保单针对扩展责任给付以一次为限且最高为人民币100万元,原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不变。

作为惠民属性的城市补充医保,“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也向2023年度参保人赠送新冠病毒保障责任,无需参保人再额外支付保费或提供参保手续材料。新冠病毒赠险的保险期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确诊新冠病毒传染病重型或危重型一次性赔付2万元,且对该被保险人的该项保险责任终止。

此前,因“新冠保险纷纷下架,阳性不给赔”的各类负面消息,已经让具体的保险公司甚至整个保险行业的声誉受到了损害。但随着大批新冠轻型患者对健康、诊疗、购药等服务关注度不断提升,保险业不应再错过这一次展现专业服务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机会。

阅读排行榜

  1. 1

    琼瑶今日花葬,我们到底该如何优雅地跟世界告别

  2. 2

    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破解公司治理难题,力促专业化经营

  3. 3

    走失的保险代理人

  4. 4

    浅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优化

  5. 5

    从一则上热搜的拒赔报道,看保险业之难

  6. 6

    保险业能不能出现“晓华姐”

  7. 7

    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8. 8

    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9. 9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10. 10

    上市险企三季报集体爆红,分红险大卖更添信心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10. 10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