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耀眼光环和神圣使命,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来了。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推进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从有关部门对它的定位来看,可谓深思熟虑、寄予厚望。
上一个有着类似使命和任务的险种,叫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2018年5月启动试点。
时间过三载,无论是试点地区,还是获批保险公司,政策效果和发展态势都远低于预期。同时,无论是保费收入、销售件数都不理想。
从长期酝酿,万众期待,到试点实施,归于平淡,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征途并没有通往星辰大海。但积累了经验,提供了镜鉴。
01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应有一定的普惠性
又一新生事物即将开始试点,它的征途通向哪里,还有待观察。通往星辰大海的路上不会一路平坦,拨开迷雾方能看清前路。
这一产品命名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赚足了眼球。大家自然都会关注“专属”是为何而“专”,为谁所“属”。
来看产品概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指以养老保障为目的,领取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产品设计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领取期不得短于10年。产品采取账户式管理,账户价值计算和费用收取公开透明。
仅从定义来看,似乎并不能完全解答受众关于“专属”的困惑。来看看度娘是怎么解释“专属”的:“这个东西或者人是他的唯一的,别人无法得到的。”
显然,“专属”倾向于某一类群体,有特殊性,有唯一性。就像两个人结了婚一样,“我就是你的,你就是我的”,有一种契约精神在维系。
有人说了,试点通知里不是说的明明白白,“试点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服务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需求。”认为这个专属群体就是引号里提到的群体。
不错,这个群体确实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障的重中之重,但如果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就是他们“专属”,那就大错特错了。
笔者认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既然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就必然要有一定的普惠性和普适性。任何群体、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如果想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添一份保障,都可以购买这种产品。
所以,这里的“专属”更侧重于前一层意思“专”。产品要有其专业性和独到性,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保障需求,真正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上。
这个专业是“真”专业,不是依靠难懂的条款、生僻的术语等来显得“专业”。
02
投资不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强项
解剖事物,先解其表,后探本质。
一个保险产品,叫张三也好,名李四也罢,真正能在市场上活下来并被消费者认可,靠的绝不是虚名,而是内在。名字再好听,中听不中用,也会成为鸡肋。
我们来看看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本质。
它的积累期采取“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保险公司应为消费者提供风险偏好不同的一个以上的投资组合,不同投资组合的保证利率可以不同。应按年度结算投资组合收益,每年至少一次主动向消费者提供账户价值变动信息。
“投资组合”“保证利率”“账户价值”,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有点“万能”的感觉,也有点“投连”的意思。
这俩东西,很多人现在听起来都心有余悸。在“妖精”“害人精”盛行的岁月,没少被拿出来鞭笞。
当然,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并不是简单的“万能”,而是有其丰富的保险责任做保障,这是它长远发展的立足之本和不二法宝。
说到底,就是要在做好风险保障的同时,通过投资的方式,让投保人的钱生钱,在年满60岁后能“人还在,钱够花”。
但是,投资却从来都不是保险的强项。这不是笔者说的。
一位已经离开保险监管战线的监管大员曾说过,“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也很重要,但是不应该把它作为核心竞争力。也很难指望一个保险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可以比其他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还要强。”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试点,目前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正按监管要求加紧开发相关产品。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几家试点公司研发的产品的保证利率在2.5%至3%之间(不排除将来正式发售产品时有些许调整)。
算上“浮动”,再联想到“高档演示利率上限为6%”,未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大家应该也会有个判断。
养老是个大市场,蛋糕很大,分蛋糕的很多。银行、基金、信托等都各有所长,并已经积极参与到分蛋糕的进程中来,而投资恰恰是他们的强项,一场白热化的竞争在所难免。
显然,谁生钱的能力强,谁能跑得赢通胀,跑得过对手,谁就会得到老百姓的青睐。
03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要解决好“高风险现状与低保费诉求”这对矛盾
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来说,能聚焦“服务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需求”,是一件很让人温暖的事情,体现了保险的大爱精神。
笔者和几位外卖小哥聊了聊,他们作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对保险有自己的看法,也有满满的期待。
在他们眼里,保险仍是个“奢侈品”。他们每天跑来跑去,满足温饱之后,再有闲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老人的药费、孩子的学费、自己的房租,都在等着他们,根本没有钱再去购买保险。
但他们恰恰更需要保险,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小则磕磕碰碰,大则不可想象,保险真的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其实保险“贵”不仅是外卖小哥们的看法。在讨论买保险时,“性价比”是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
潜在风险高,又不想付出相应较高的保费,本就是一对矛盾。但如果能妥善解决好这对矛盾,对保险公司来说功德无量。
因此,保险公司在设计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不妨多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去,到“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中去,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定能有所启发,产品也会更有精度和温度。
让人欣慰的是,监管部门在确定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责任时,明确了身故责任、年金领取责任,并鼓励保险公司以适当方式提供重疾、护理、意外等其他保险责任。这是老百姓愿意看到的,也是只有保险能做到且其他金融行业代替不了的。
回过头来再看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方便参与,流程繁琐、金融机构和代理人销售动力不足,税延限额计算本身也较复杂。
笔者了解到,当前一些保险机构在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时也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更多是作为一个“任务”去完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与公司现有养老年金产品构成竞争关系,且业务前景不明朗。
所以,一方面要激发保险公司的动力,提升其资金配置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让老百姓在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障计划时多些便利,少些繁琐,这既考验监管智慧,也考验保险公司的大局意识和创新能力。
预祝6月1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一炮打响。
< END >
BaoQi
保契大家谈是专为来自政产学研的保险业内人士提供的交流互鉴平台,旨在聆听各界声音,汇聚行业共进力量,绘就保险业壮美篇章。文中观点并不代表保契立场。
投稿邮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权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文本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保契锐评丨提防分红险异化为金融怪兽
琼瑶今日花葬,我们到底该如何优雅地跟世界告别
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破解公司治理难题,力促专业化经营
走失的保险代理人
浅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优化
从一则上热搜的拒赔报道,看保险业之难
保险业能不能出现“晓华姐”
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