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疫情再度肆虐,人们心中最原始的保障需求被激发,保险成为转嫁风险的重要突破口,而此前在互联网端大火的新冠隔离险也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然而,热销的同时,一个个理赔“套路”出现,也一度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就在隔离险被推上风口浪尖时,银保监会一纸“紧急通知”让燥热的隔离险市场稍许冷静,通知要求各家财险公司在2月28日前自查、整改结果上报。
不过,就在结果上报的半个月后,行业再次传出声音,隔离险要下架了。从火爆热卖到宣布下架,这背后是监管文件在定音,还是另有隐情?
迫于风控及成本压力
多款隔离险要下架?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多款隔离险产品将下架,且该消息已经在保险营销人员朋友圈刷屏。为此,『A智慧保』也通过相关公司客服进行了了解。具体来看:
众惠相互惠无忧意外险将于3月17日22:00下架,不再继续销售;众安在线爱无忧意外伤害险也将在3月14日24:00下架。
面对曾火爆一时的隔离险,如此匆匆“下场”,着实令人意外。毕竟,在当前国内疫情迎来“倒春寒”,又一波确诊小高峰到来的严峻形势下,隔离险本应是隔离避险的“刚需”产品,此时要下架,不禁让人疑惑。
虽说伴随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保险公司针对新冠疫情防护方面的产品研发层出不穷,从抗疫险到新冠津贴险,再到新冠疫苗险,每一时段的不同保险需求都在刺激着不同的产品创新。但总体而言,隔离险因其保障责任切中了大部分消费者需求,在销售端也最为出圈。
那么,选择在消费者最需要的时候“退场”,保险公司究竟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对此,身为当局者的众惠相互告诉『A智慧保』,主要是近期多地疫情暴发,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告诉『A智慧保』,从当前国内疫情反弹看,这波“倒春寒”来得很猛。正是因为最近疫情的严重性,多地出现反复,很多风险不可控,加上隔离险这种场景化的产品,也因疫情反弹而销量暴涨。一边是风险程度提高,一边是销量上涨,这让保险公司产生了“不安全感”。
还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因隔离险目前的定价较低,基本在几十元到百元之间,但从理赔看,每天200-500元不等的赔付,最多赔付30天,这样的情况有点让保险公司“吃不消”。因此基于难以把控的风险及成本因素,保险公司为了守住自身的风控底线,开始下架一些销量大且在保险责任方面比较宽松的产品。
业内人士还表示,从理赔层面看,其实隔离险目前的赔付情况并不是非常多,但保险公司担心疫情更加严重后,风险敞口把控不住,所以才会在此时做出下架的决定。
严监管政策发威
折射销售市场有乱象
从瞬间的火爆,到匆匆的下架,隔离险这款阶段性的“网红产品”紧跟社会热点。但经历了短短两个月左右的热度后,选择下架,这背后除了对风控的考虑外,是否也有监管规范效力的助推?
其实,在疫情常态化之时,很多民众会因不同原因遇到被强制隔离的情况,一旦被要求隔离,就免不了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此时,一款能给予经济“补偿”的保险产品上市,自然备受关注。
此前,『A智慧保』曾就隔离险进行过分析:
但就是这样一款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保险产品,却在热销后不久就受到诟病。有数据显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隔离险的投诉多达1500余条,原因无外乎“理赔条件苛刻”、“退保手续费高”、“欺骗消费者”等。
面对各种争议,保险业也曾讨论隔离险何去何从的问题。尤其是当隔离险深陷争议漩涡时,银保监会还发布了《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一时间,隔离险瞬间降温。
从《通知》内容看,银保监会从六个方面对隔离险进行了相关规范,例如在开发设计保险产品过程中,合理设定责任免除和理赔条件;在宣传销售上述产品的过程中,不得欺骗、隐瞒或者诱导消费者,不得片面宣传和恶意渲染炒作;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对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以及理赔条件等进行充分说明;在理赔管理方面,主动做好理赔服务,不得无理拒赔等。
多个“不得”其实是监管基于市场反映的问题给出的警示。而且,监管在《通知》中还要求各家财险公司做好自查和整改,并于2022年2月28日前向监管报告自查和整改情况。
如今,距离该截止时间仅过去半个月左右,就有隔离险产品开始下架,这或许也透露出在严监管压力之下的险企抉择。
“炒停售”潮再起
消费者需理性投保
保险产品下架,其实是市场的正常选择。此前,就因互联网新规出台后,一些不符合新规的产品相继宣布下架。不过,下架后,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曾经的投保是否会受到影响,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据『A智慧保』了解,那些在下架前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保险保障不会受到影响。众惠相互的相关人员也告诉『A智慧保』,虽然下架了一款隔离险,但目前公司仍有一款隔离险在售。不过,从保险责任来看,在售的产品保险条款要严于要下架的那一款。
另外,虽然一些隔离险宣布下架,但还有一部分包含隔离津贴的意外险产品仍然在售。
『A智慧保』通过一些平台客服得知,例如众惠全民疫保通、平安疫安行保险等产品未下架,且包含隔离津贴。但客服提醒,每一款产品的保险责任不同,例如众惠全民疫保通的隔离津贴保障,仅限被保险人乘坐在合同约定的交通工具时存在同一空间内有密切接触事实等,需要看清保险条款及免赔责任。
当然,一波“下架潮”总会引来蹭热度者。在营销圈,就已经出现借“隔离险要下架,抓住最后机会,赶紧上岸”等这样类似的“炒停售”宣传,以此来增加关注度。而这样的“蹭热度”现象在保险圈似乎并不鲜见,例如重疾险新旧定义更替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实施在即期等。
基于这样的现象,消费者需警惕,保持独立思考,避免陷入购买陷阱。如果真有保险需求,需要对产品进行仔细阅读,尤其要关注保险责任及免责条款,避免在后期理赔环节出现扯皮。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