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玖亓周评 | 保险3·15:一边反思痼疾,一边打开格局!

  • 2022年03月13日
  • 13:45
  • 来源:
  • 作者: 玖亓校长

又到一年3·15。


保险这种天然有着专业壁垒、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消费争议和诉讼不在少数。因此在3·15来临之际,保险业总会提心吊胆,神经紧绷,大概率避免不了局部或整体的口诛笔伐。


3·15不应该仅此而已。批评和反思,固然仍是刚需,但如何打开格局,提升消费,是更大的文章。


我们一直说,3·15越是热闹,越是说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未能常态化,还需要借助3·15的光环和流量,“按闹分配”。当我们不需要3·15的时候,才是我们对3·15最好的纪念。




“宽进严出”



理赔难、退保黑产、销售误导,历年高居保险行业投诉榜单。具体到险种,医疗险和重疾险则是“重灾区”。


因为医疗险和重疾险一旦出现,对消费者和险企都是大事。之于前者是人生重大变故,之于后者是重大金额赔付,谁都不会怠慢,情绪直接拉满。


究其原因,在于保险的“宽进严出”特点,也就是投保时,险企往往疏忽,不会认真审核消费者的告知情况是否属实。而当出险理赔的时候,有的险企则“挖地三尺”,严格审核,这种反差在舆论场上极其不讨好,观感会更差。


把告知责任全部推到消费者身上,是对冲道德风险的需要,但消费者有时候对自己的身体也并不是完全知情,这个时候产生的纠纷,很难说谁是谁非。


另一方面,保险合同是出了名的“天书”,消费者难以理解其中条款的确切含义,保什么不保什么,保险代理人如果含混不清,或有意误导,无异于挖好了日后纷争的坑。


归根结底,理赔困难是消费者的普遍观感,具体表现为理赔手续繁杂、流程拉长,告知缺位,理赔尺度不一,服务体验不佳,这都对保险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当开门不红



今年的3·15,对保险而言更难轻松。“开门红”不红,期交新单保费增速疲弱,市场再次用数据说话,人身险不好卖了。




去年“开门红”之后,保险业掉头向下,百万代理人“消失”,整个行业的气氛也比较压抑。为了提振士气,各大险企纷纷提前筹备2022年的“开门红”,期待一扫阴霾。但结果不如人意,寿险在现有的供给结构和收入预期之下,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当开门不红遇到3·15,这个化学反应就比较有意思了。如果3·15暴露出的痼疾也好,新症也好,让大家对保险的观感再度蒙尘,那么保险就愈发难卖了。2022年,对保险而言,可能还要在L型底部继续徘徊。




一个行业往往是这样,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水涨船高,礁石都在水位之下,问题被隐藏,市场彼此借力,好上加好;但当增长放缓发展不顺之时,礁石浮出水面,航船左支右绌,避险成本不断增加,不如意叠加不景气。




因此,今年的保险业,需要正视这样的一种“困境”,要在过紧日子的前提下,做好增长和转型的加减法。




3·15,只不过是一根稻草而已。





做些什么



3·15可以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至少维权和宣教齐飞,归根结底,3·15是为了消费升级,是为了提升消费的获得感,在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消费的路上,披荆斩棘,修路搭桥。今年保险业的3·15主题“共促消费公平  共享数字金融”便蕴含了这样的良苦用心。


监管是这么想的,险企们也在积极响应银保监会要求,加入到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中来。比如君康人寿升级6项适老化服务,实现更大范围的消费公平;新华保险也将在3·15期间开展针对性、有特色的教育宣传活动,推动解决“数字鸿沟”;平安人寿线上线下结合,多样化开展,让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学校;国富人寿除了“小芙在线”科普保险知识外,还将通过总经理接待日答疑解惑。总之,一些基层公司的线上预热已陆续展开。




的确,我们要积极去3·15,这个“祛魅”,不是给问题一个交待,而是增加两个赛道:一是投资者和消费者教育,包括保险知识的储备及普及,专业知识的通俗化和大众化,都是必须要持续做的事情。消费者普遍感到自己的知情权不够,这不是简单的专业门槛高低,而是需要认真打通的市场堵点;二是在供给侧上多做改革,少做管理。很多险种需要开发,很多产品需要创新,很多服务需要提升,这些在野蛮生长年代顾不上的精细化治理,必须迎头赶上。



3·15是我们初级阶段的一个“心结”,年复一年的3·15,好像让我们感觉没有进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实不然。我们一直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之前大多是消费不足所衍生的劣质问题,现在则更多是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品质问题。只要我们发展不停歇,我们就有定力和空间去“积小胜为大胜”。

阅读排行榜

  1. 1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2. 2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3. 3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4. 4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5. 5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6. 6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7. 7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8. 8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9. 9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10. 10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