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厚的资本与强大的股东力量,是打造坚固地基的硬实力。
2021年的保险市场,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牵累后,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中小险企迎战未来,正在增强资本实力上下功夫。
股东增资、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发行债券等多样化的增资形势出现在保险市场上,又一波中小险企增资小高潮来临。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次不少险企将目光投向了更大的资本市场。公开寻觅战投,不再局限于原有股东加持,以公司股权为“标的”,吸引志同者加盟。充满未知的“公开招标”,令这些险企未来的发展多了一些想象空间。
不靠股东靠自己
公开募资成险企“补血”潮流?
近日,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布的一则“长城人寿启动增资计划”引起了行业的关注。不同于以往向股东“集资”的方式,又一家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公开募集资本的案例,让2021年的险企增资别有一番情景。
说起增资,在保险业发展过程中,早已变成普遍现象。公司发展的“硬性要求”,拓展业务的基础,都需要有资本的支撑。而在保险公司的重大战略布局中,增资也被各家险企视为重要的“强身”之道。
据『A智慧保』粗略统计,截至5月8日,2021年已有9家险企宣布增资计划。其中,有5家险企在保险业协会官网上发布了具体的增资方案及增资额度,还有4家险企通过产权交易所向资本市场公开募资。
从增加资本的方式看,过去险企的增资多以原股东增资、新股东入资等方式进行。分析原因,或是因为原股东或新股东的出资,操作灵活且门槛不会有很大限制。而且,只要股东同意增资,且没有争议,股东资质合格,增资落地的几率就很大。
不过,近年来,险企增资的手法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一些险企不再单纯靠股东直接增资,反而借助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来扩充自己的资本实力。
数据显示,2020年就有20余家险企发行了资本补充债券,被银保监会批准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险企就达到9家。反观通过股东直接增资的险企,2020年同比缩减近半。
可见,减少对原有股东的依赖,探索另外的“补血”方式,是很多险企在努力的方向。当然,这其中,或许也受股东出资意愿及能力的影响。
2021年,新的市场环境下,向资本市场公开募资成为险企增资的另一重要方式。而这一方式,被更多中小险企所采用。需要注意的是,险企在向资本市场公开募资的同时,市场也在检验着险企自身的发展潜力。正所谓“强者有选择的权利,而弱者,则只有被选择”。
增资原因“两大面”
“真补血”与“促造血”
险企公布增资计划的背后,往往蕴涵着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大方面看,大部分险企增资的原因多集中于两个,一是补充公司偿付能力;二是布局未来业务发展。
“真补血”:偿付能力告急
偿付能力,是衡量险企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标准。自银保监会重新下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后,监管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升级。《规定》要求,一家偿付能力达标的保险公司,需要同时满足三大条件: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 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一旦有一项不达标,该险企即被视为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或许还不得不接受相应的监管措施。因此,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很多险企会寄希望于通过增资来“自救”。
例如,随着2021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各家险企的偿付能力情况展现在市场面前。从统计结果看,有部分险企的偿付能力不达标,例如安心财险、渤海财险、合众人寿、前海人寿等。
而为了解决偿付能力问题,有险企也开始了增资计划。例如,渤海财险在2021年年初发布了增资扩股议案,拟将注册资本金由16.25亿元增至19.7347亿元。
作为“补血”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增资对于偿付能力不足的险企而言,犹如久旱逢甘霖。
“促造血”:为未来业务发展留足空间
除解决偿付能力不足外,险企增资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未来的发展。
从长城人寿发布的增资内容看,此次增资除控股股东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在保持其原有持股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参与增资外,长城人寿还打算引进新的战略投资方,且新股东参与增资的额度会在10亿-50亿元之间。
对于此次增资的目的,可以从长城人寿对战略投资方的相关要求中发现一丝端倪。资料显示,除符合监管对保险公司股东的硬性要求外,长城人寿还列出了“重点考虑健康、医疗、养老、金融科技等领域与寿险行业可产生较大协同效应的企业”这一项要点。
另外,长城人寿还定下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即总资产过千亿元,营业收入超300亿元,进入稳定盈利期,价值类新单期交保费增长2倍,跨入寿险前30名,具备上市条件,基本完成保险集团架构搭建。
一个不小的目标,需要殷实的资本支持。虽然长城人寿在过去已经进行了8次增资,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发展要求,不会满足于当下的资本,而是会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与长城人寿增资目的类似的还有中邮人寿、中韩人寿、国富人寿等,均是为了未来的业务发展而增加资本金。
例如,中邮人寿在已有215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基础上,还要增加71.6亿元的增资。如此大的资本金体量,已能匹敌一家上市保险公司。但继续引进资本的背后,是中邮人寿对未来业务发展的思考。
特殊情况特殊应对
股东无偿“捐款”解燃眉之急
当然,增资之事非一日之功,不仅需要股东之间的磨合,还需要监管的审核。为此,等待增资到位的时间,可长可短。但如果增资迟迟难到位,公司又面临业务发展的紧迫性,是否还有别的方式来解燃眉之急?对此,鼎诚人寿给出了答案。
2021年3月,鼎诚人寿披露了一则特殊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鼎诚人寿将接受2家股东的现金捐赠,共计5亿元。且该笔捐赠款项会计入公司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中,而且不会以任何理由撤销。
鼎诚人寿称,公司收到捐赠资金后,将用于支持公司业务发展。同时,也为维持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到2021年底150%以上的健康水平,满足公司发展及监管要求。
其实,在2020年5月时,鼎诚人寿就发布了增资计划,拟增加7.5亿元,注册资本金由12.5亿元增至20亿元。不过至今,该增资仍未落地。在此情况下,股东无偿“捐款”成为另一种可行之法。
说到股东无偿“捐款”,在保险业内比较少见。但在增资未落地之前,采用该形式来增加资金支持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不过,这种别样的资金支持,是要建立在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全力支持公司发展的前提下。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