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被预制的公司 梦想中的阳光保险与现实的新问题
- 2020年04月18日
- 16:23
- 来源:
- 作者:
速度制胜,文化致远。从诞生伊始,阳光保险的创始人张维功先生就将创业的基因转化为构建阳光文化大厦的基石,并将它融入了每个阳光人的血脉之中。因此,阳光保险一出世,即以黑马般优美的姿势和速度奔跑,呈现给行业和社会鲜明而独具特色的品位和风范。弹指4年间,独特的阳光文化不但已经成为阳光保险发展的DNA,而且也已经成为行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保险创新大奖”主办方的颁奖词.
梦想中的阳光保险与现实的新问题
从阳光保险创立至今的5年时间里,快速发展可以说是其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从创业初期的9个人,到2010年初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
从不到100万元的创业资金,到2009年底超过50亿元的实有资本;
从2005年成立,首年保费不到亿元,到2010年保费收入将超过200亿元,这一年,它将迈入中国企业500强;
从首年承担的保险责任166.1亿元,到2010年累计承担保险责任近20万亿元,累计上缴税金25亿元……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张维功领导的管理层的先见之明。换言之,这是一个被预制的大公司。
如果说张维功辞去中国保监会广东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一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的话,那是因为最初他和整个创业团队想要的就是创办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如今,这张蓝图在被不断地变成现实。
阳光保险要做一家什么样的保险公司?部分答案可以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代表龙永图对于成熟市场经济的国家中保险业地位的表述里去寻找。事实上,在这些国家中,保险业的社会地位非常明确。一方面,因为整个社会中个人负责的观念深入人心,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与作为法人的雇主之间由明确的契约决定收入和福利,因此整个保险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通过经营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保险业从社会成员手中获得大量的现金。与此同时,保险业还是社会的一个重要专业化投资主体,它不介入产业经营,但却可以对很多产业进行投资。从投资中获得回报,进而回报社会成员,赢得公司利润。
正如对于整个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有着深入研究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社会的有效器官。当中央政府开放产业的发令枪响,保险业新生的市场主体就此展开了一场名叫市场竞争的赛跑。终点就是成为社会的有效器官,正如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那样,提到个人计算机,我们想到的是联想、戴尔和惠普,提到日化用品,消费者的脑海里出现的是宝洁、联合利华。这些出现在消费者脑海里的公司形象,就是竞争的目标。
作为一家志在长远的公司,阳光保险最终想在社会中赢得这样一个地位。而以保险业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构成来看,它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器官。为了赢取这样的地位,张维功和阳光保险的原始团队必须构建一家大型公司,同时还必须设法在市场最初的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
梦想中的阳光保险,就是在成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成为一个有效的社会器官。张维功和他的同事们也许无法非常准确和具体地描绘关于未来的蓝图,但直觉告诉他们,他们要尽快长大。
“一家有品质和实力的公司,就像一个非常有知识、有修养、有层次、有内涵的积极向上而又身体健康的人,我们就是要把阳光保险打造成这样一家公司。”
借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4周年之际,张维功发表了《我们的今天和明天》的主题讲话。他不但讲述了阳光保险筹备组建过程,而且对阳光保险的愿景、定位以及阳光文化的成长路径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选择党的生日前夕,发表主题鲜明的演讲,意味深长。“从中我们不但可以发现张维功对文化建设在公司发展中的历史定位,还可以想象到他的追求与抱负。”中国保险学会会长罗忠敏说。
84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以其极大的魄力推动了举世瞩目的改革,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处处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全体中国人正在积极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在今天这个日子,我们很好地回顾过去,特别是回顾半年来的筹备工作,可以更好地展望光辉灿烂的明天。
当然,张维功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阳光保险的美好未来:
第一步,用3年左右的时间,着力打造中国最优秀的、最具成长能力的新兴保险公司。在此期间,基本完成分支机构的铺设,尽早申报和设立寿险公司、中介公司,建立和扩大在保险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第二步,用7~1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中国最好的保险公司。在此期间,公司将完成组建保险集团及公司上市的工作,使公司内涵价值得到显著提升,培养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形成在业内优势明显、社会认知度高、具有竞争力的阳光保险品牌。
第三步,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国内一流的保险金融集团。在此期间,公司以保险业为核心,进一步延伸服务领域和经营地域,成立资产管理公司,适时开办银行、证券、信托业务,在海外市场开设分支机构,把阳光品牌向国际市场延伸,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保险金融集团。
第四步,在公司成立20年左右的时期,打造国际一流的保险金融集团。在此期间,公司将通过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成熟的风险管理、优良的产品、服务及市场能力,不断整合市场资源,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地位,扩大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把公司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保险金融集团。他还颇为豪迈地展望:
从能力上,要实现四个最。即最强的技术力量、最好的服务水平、最强的市场能力和最高的赢利能力;从风格上,要办成一家开放、规范、和谐、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保险公司。开放就是显示阳光的一种进步、一种胸怀,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要学习与接受、创新与开发。规范的重要标志是科学严谨、诚信和执行,这与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和谐的标准是员工团结、部门协调、上下顺畅、环节流畅、融入社会。鲜明的个性特征要体现在阳光独特的文化上。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这一段内部讲话,在于这段话使笔者不禁想起《孙正义,打造铁一般的成功》(出自《南方周末》)中的一段文字。2000年的孙正义已先后向互联网投资了25亿美元,并已经收回了30亿美元的资金,且他创办的Softbank Corp.(软银集团)旗下共有21家上市公司,软银集团持有的未兑现股票共价值230亿美元:
1981年,孙正义以1 000万日元注册了Softbank,直译过来就是“软件库”。的早晨,他搬了一个装苹果的箱子,站上去—孙正义个子很矮,以记者的感觉,大约不会高过1.6米—对两名雇员发表演讲:“5年内销售规模达到100亿日元。10年内达到500亿日元。要使公司发展成为几兆亿日元,几万人规模的公司。”
两个雇员听得张大了嘴,不久,他们都辞职了。
张维功的演讲能力非常富有感染力,据说他在江苏任职时到某公司“作报告”,30分钟内竟然响起48次情不自禁的掌声。但是,张维功描述的梦想能否实现、在什么时候实现呢?有些刚刚迈进筹备组大门不久的员工,或许如孙正义旗下的那两名雇员一样,“听得张大了嘴”。
怀疑的目光从来不缺乏。但无论如何,张维功带领他的团队正式出发了。
现实却并不乐观。
2004年保险业开始全面开放之后,保险公司都开始了扩张。在高速扩张的背后,风险与压力也悄然而至,出现了“一年起步、两年做大、三年亏损”的“三年怪圈”现象。
这无疑是短视公司的做法。
其规律是这样的:新兴保险公司在进入市场之后,第一年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往往只重规模不重效益,捡到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