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保险小说
  3. 迷失的盛宴
  4. 正文

“资本家”杨超

  • 2020年04月18日
  • 16:22
  • 来源:
  • 作者:
1月9日,中国人寿正式登陆上海滩,成为内地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
而身居幕后,指挥这场旷世江湖风云起落的,恰为一位上海人——祖籍上海崇明的中国人寿“掌门人”杨超。
2000年3月至今,杨超见证或者直接导演了中国资本市场多部“杨式”资本大片,包括中国保险第一股——中保国际香港上市,太平人寿和太平保险借“壳”回归等。
这还仅仅是序曲。
2005年5月,这位横跨内地、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的“超人”履新中国人寿之后,一场深刻改变内地保险资本版图,并影响未来10年内地寿险格局的资本“狂想曲”由此上演。
与其说杨超是保险“强人”,不如说其是资本“超人”。
2000年3月,50岁的杨超辞任中国保险欧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升任中保国际董事长,同时还担任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中保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彼时,谁也不会料到,杨本人将遭遇中国保险的一个资本时代。
2000年6月29日,中保国际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保险公司,同时也完成了杨超的第一次资本涅槃。
此举宛如闪电一击。
中保国际于2000年2月18日在香港注册成立为有限公司,并透过重组,于2000年5月26日,成为中国国际再保险公司和华夏再保险顾问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100%控股股东。至最后的上市,前后不过4个月而已。
但是,即使上市之后,中保国际也是颇为单薄——中保国际旗下的公司仅有前述两家公司。截至2000年12月31日,中保国际的保费收入仅为6.91亿港元(1999年为6.443亿港元),较上一年增长7.3%,其中再保险保费收入6.834亿港元(1999年为6.401亿港元)和经纪佣金收入760万港元(1999年为420万港元)。
与此相对应,中保国际的股价也持续徘徊底部。
如何寻求突破成为杨超的必然选择。“拓展中国国内保险业务是本公司的发展战略重点。”杨超曾称。
但是,拓展内地业务首先要解决稀缺的牌照问题。幸运的是,杨超不仅解决了牌照的问题,而且一下子就获得了两张——经营寿险的太平人寿和经营产险的太平保险。
2001年5月23日,中国保监会批准“太平人寿与太平保险正式全面恢复境内业务”。中保国际的母公司——中保集团将分别投资5亿元人民币,于上海和深圳投资设立太平人寿和太平保险。
“复业”不仅无端拉长了公司的历史,容易形成品牌,更重要的是,“复业”解决了名分的问题,太平人寿和太平保险都享受中资保险公司的待遇,而不受外资在公司资本结构、产品以及地域上的限制。
借壳太平人寿和太平保险,以杨超为首的中保国际展开了系列资本腾挪。
复业4个月后,2001年9月6日,上市的中保国际宣布,以5.2亿港币的价格向母公司中保集团收购刚刚获准内地复业的太平人寿62.5%的股权。
仅仅一个月之后,尚在襁褓中的太平人寿“炒”了一次牌照,闪电般引入了外资——2001年10月19日,富通以8800万美元的高价取得入股太平人寿24.9%的股权。
这似乎和杨超本人之海外经验和国际人脉关系良多。
2001年之后,以银行保险为业务突破口,并经历多次增资扩股,太平人寿已经成为国内居于第二集团的寿险公司。2006年太平人寿基本实现了财务持平的目标。受此带动,中保国际的股价于年初比较业已翻番。
而2005年5月,当杨超辞别香港,北上北京之时,其身后的国有企业中保控股已经是枝繁叶茂。
2005年重回北京之后,杨超一扫中国人寿昔日之守势,面对平安的步步进逼,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重点超越的战略,要求在上海、北京等重点区域,均要各个击破,规模超过平安。特别是自己老家上海,更是一定要超过平安。
业务的争夺仅仅是一个方面,资本的对决则更为惊心动魄。
2006年年初,一场世纪并购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花旗、法国兴业和平安领衔的三方竞购团队分别出价241亿元、235亿元和226亿元,竞标购买广东发展银行85%的股权,以期望控股这家拥有全国牌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这场世纪大战中,平安坐拥地利,巧打广东牌和民族牌;花旗借力人和,连老布什也为其书信游说;而法国兴业则倚重天时,希望以德服人,峰回路转。
本来这是一场和中国人寿无缘的争夺。
风云突变。
花旗原来的算盘是,计划持有广发40%的股份。但是,这一方案遭遇政策难题——按照目前外资投资国内银行的股权管理规定,外资投资比例上限是25%,单个实体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20%。
因此,花旗被迫调整计划,而一直身处竞争之外的中国人寿抓住了机会。
2006年6月,新一轮报价结束之后,中国人寿暗渡陈仓,加入了花旗的战车,承接了花旗让出的20%的广发银行股份,获得了和自己的最大对手——平安在这场世纪并购大战中直接对话的机会。
2006年11月16日,尘埃落定。
花旗集团与IBM信贷、中国人寿、国家电网、中信信托、普华投资等国内外投资者团队出资242.67亿人民币,认购重组后的广东发展银行85.5888%股份。其中,拟持股比例为:花旗集团20%、中国人寿20%、国家电网20%、中信信托12.8488%、普华投资8%、IBM信贷4.74%。
广发银行一役,狙击平安,仅仅是两大巨头龙虎斗的一个例子。
和平安的强人马明哲一样,杨超也认准了保险业多元化的道路。2005年,中国人寿明确提出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而2006年的保险“国十条”更是彻底突破了抑郁保险行业多年的投资“天花板”。
不过,此时的平安似乎已经占尽了先机。
2003年和2004年之前,中国人寿几乎就没有股权投资。而平安已经拥有几乎完整的混业经营平台——寿险、财险、证券、信托、银行、养老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以及超过10年的混业经营经验。
不过,携上市之后的千亿资金,中国人寿并不缺乏构架“大型现代金融保险集团”所需要的本钱。对于杨超而言,中国人寿是最宽的舞台;而对于中国人寿而言,杨超则是最好的导演。
接任中国人寿新“掌门”之后,杨超率先把目标瞄准了财险公司。
总部位于老家上海的大众保险一度成为中国人寿希望并购的目标。但是,由于价格上的巨大分歧,最终两者分道扬镳。
2006年3月13日,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就设立财产险股份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中国人寿拥有40%的股份。10天左右后,2006年3月21日,中国人寿与集团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订立发起人协议,设立一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6亿元,中国人寿占55%的股份。
至此,中国人寿的保险版图渐臻完整。
得陇望蜀,中国人寿首先出手的便是国有大银行的IPO。例如,2005年经过特批,中国人寿在中国建设银行IPO时,作为财务投资认购了该行2.5亿美元的股票。再如,2006年10月全球最大的IPO——工商银行上市的盛宴,中国人寿也没有缺席。
除了银行业,中国人寿对重新火爆的证券业也投入巨资。2006年6月份,中国人寿集团与中国人寿分别认购1.5亿股和3.5亿股中信证券
股份,成为中国证券业迄今最大的一笔股权投资。
对此,证券研究员们认为:“国寿还比一般的保险公司享有更优厚的投资便利。不仅能参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IPO 认购,还成功参与了广发银行的竞标;独吞了中信证券的增发;大举参股南方电网等,这种投资便利非一般金融企业能比。”
中国人寿巧打“国有”牌,参与各种大型国有公司的重组和整合,于资本市场上四处获益,获益颇丰。
对于中国人寿和杨超而言,其庞大金融帝国的梦想究竟何时止步,这是未来5年之中,留给中国保险市场最大的悬念。
不断突破现有政策限制,成为中国人寿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之一。例如入股中信证券,以及参股广发银行等,无不需要政策上的配合。根据公开的统计,2006 年中国人寿投资风光无限,几乎每月都有重要斩获。不过,问题的另外一面是,如此暴利的“政策红利”能持续多久? 
2007 年以来,中国人寿没有延续2006 年的风头,其参与的大项目数量骤降。不仅如此,中国人寿投资甚至无缘京沪高速铁路的投资计划。 
公开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安牵头保险团队组成保险投资计划,保险团队集体出资约计160 亿元,占总股份13.93%,为第二大股东。其中参与发起京沪高速铁路股权计划的保险公司有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参与认购方包括中国财险、中再集团、中意人寿三家保险公司,独缺中国人寿。 
不过,2007 年年末,中国人寿参与VISA 股票公开发行,认购金额近3亿美元。继中国平安投资富通股票之后,这是国内保险业第二笔较大规模海外投资,也是国内保险公司首次大规模投资于纽约股市。 
同时,由于VISA 的股价自IPO 以来飙升了36%,因此中国人寿已录得账面利润1.08 亿美元。不过,3 亿美元的规模显然和350 亿元入股南方电网的手笔不可同日而语。 

阅读排行榜

  1. 1

    《迷失的盛宴》简介

  2. 2

    《迷失的盛宴》修订版连载 07 跋:保险与茶

  3. 3

    《迷失的盛宴》修订版连载 06 肖建华浮出水面

  4. 4

    《迷失的盛宴》修订版连载 05 巴菲特和复星“保险梦”

  5. 5

    《迷失的盛宴》修订版连载 04 安邦:地球人挡不了

  6. 6

    《迷失的盛宴》修订版连载 03 张峻的生命人寿

  7. 7

    《迷失的盛宴》修订版连载 02 来自星星的解植春

  8. 8

    《迷失的盛宴》修订版连载 01 序言:盛世保险的冷思考

  9. 9

    致谢

  10. 10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10. 10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