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3年2月6日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已满一周年。全面通关的恢复,除了带动两地居民旅游消费外,也助燃了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热情。
2月20日,据相关媒体报道,香港保监局预告的2023年保险业数据显示,内地访客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造保费约达590亿元(港元,下同),同比大涨超27倍。
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热情重燃,除了受全面通关政策恢复的影响,以及三年疫情压制的需求反弹外,也与香港储蓄险预期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优势不无关系。有供职香港险企的保险代理人告诉『A智慧保』,目前香港保险头部公司的中期储蓄险产品利率大约在4%—5%,长期在7%左右。中小型公司的储蓄险产品收益还会更高一点。
那么,落眼2024年,在通关常态化以及前期投保需求释放后,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热情还会延续吗?
PART 01
同比飙升逾27倍
全面通关促需求升温
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动态一直颇受市场关注。2月20日,据相关媒体报道,2023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造保单保费约达590亿元,相较2022年约21亿元的保费收入,同比飙升逾27倍,超越了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且仅次于2016年727亿元的记录高峰。
其实,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回温,早在全面通关恢复不久后就已显现。据香港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恢复至96亿元,同比增长2686.4%,相当于个人业务总额的20.5%。
另据香港保监局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险业数据,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前三季度相关保费已达到468亿元,或占个人业务总额的32%。
“新造保单保费强劲增长主要是过去几年累积的需求得到释放。”对于不俗的保费增速,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行政总监张云正如是解释称。张云正进一步指出,过去几年,防疫措施令香港与内地通关受到限制,2021年内地访客个人人寿保险新造保单保费下跌至仅有7亿元,2022年也只有21亿元,去年恢复通关,内地访客来港投保显著反弹。
这一说法有迹可循。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披露数据,2023年内地访客入境人次约2676万,较2022年上升70倍。香港旅游发展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访港旅客初步数字为3400万人次;全年以内地旅客占比最高,达到近八成。显然,“去香港旅游的同时买上一份港式保单”成为不少内地居民的选择。
此外,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回温也助力香港保险公司业绩增长。友邦保险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友邦保险香港业务的新业务价值较2022年第三季再次增长。虽然本地业务相对上一年的强劲基数稍有回落,但中国内地旅客的销售持续强劲增长,约占友邦保险香港业务第三季新业务价值的一半,与2023年上半年的水平相近。
PART 02
高息环境下
储蓄险成投保“最爱”
与前几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偏爱保障型产品不同的是,这一波赴港投保热潮中,储蓄险担当“C位”。
张云正指出,过去内地访客投保产品中,保障型保险占到60%,储蓄型保险占40%,去年则相反,储蓄型及保障型分别占比60%及40%。2023年前三季香港保险业数据显示,内地访客购买的保单中约97%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笔支付),终身寿险、危疾及医疗保险分别占到已发出保单份额的54%、35%和4%。
在张云正看来,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因为中美利率背驰,以及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至7.3水平,增加了内地访客来港购买美元保单的诱因。
中信建投相关研报也指出,香港地区分红储蓄险产品具有适配性高、收益率高、功能性强等优势,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收益率方面,香港地区分红储蓄险产品的中长期预期收益率可达年化6%左右水平,且近年分红实现率均接近100%。
不仅如此,2023年为了增强产品吸引力,不少香港险企还面向内地客户推出优惠活动。
譬如,此前某保险公司的终身寿险产品,推出了多元货币计划并进行限时优惠,活动宣传称,以3年供款年期缴付保费,可享受高达11%的保费回赠;以5年供款年期缴付保费,可享受高达23%的保费回赠及每年4%的保证特惠利率。香港宏利保险的某保障计划显示,提前缴付高达2年保费将享有每年6%的保证利息。
上述就职于香港险企的代理人也告诉『A智慧保』,2023年内地储蓄型保险预定利率的下调,也促使消费者为追求更高收益而投保香港保单。
除了港式储蓄险备受青睐外,保费融资业务也广受关注。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地客户的新造业务中约25%涉及保费融资。近年保费融资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备受青睐,其主要是指客户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用于保单购买,同时该保单被视作抵押品。当保单回报高于贷款利息的成本时,客户除了享有保险的保障外,还可以赚取息差。
不过,在香港金融市场高息环境下,保费融资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香港保监局长期业务部主管吕愈国近期发布的文章就指出,保费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过往低息环境下,投保人希望透过保费融资赚取保险产品与贷款当中的息差,借助杠杆效应加大保单回报,然而此举会同时加大风险及可能损失。现时利率高企,保费融资的偿债成本随之上升,加之市面上以融资方式购买的多为分红保险产品,该类保单收益受到保险公司投资表现影响,并非保证且回本期较长,令保费融资的风险骤增。
“市场走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投保人可能认为目前利率已经见顶并将逐步回调,正考虑使用保费融资;亦有投保人可能担心高息仍将持续或保单回报不及预期,打算终止现有保单。保监局借此机会,再次提醒投保人,使用保费融资,投保前后均应充分考虑,作出明智决策。”吕愈国建议道。
另有数据显示,香港整体新造保费中,保费融资业务占比已由2022年的43%,下跌至2023年的21%,2023年第四季度更跌至多年来单季最低水平的9%,反映出投保人在高息环境下对保费融资态度审慎。2023年保费融资活动已明显放缓。张云正指出,最重要是要让客户清晰知道保费融资的情况,该局有在探讨如何能向内地访客提供适当资讯。
PART 03
新单保费回落
市场需求仍可观
过去一年,全面通关的恢复、客户需求的释放,以及两地市场利率差异的存在,推动了香港保险市场内地访客新单保费大增,但通关常态化下,投保热情能否持续,市场需求是否稳定?同样受到业界关注,也牵动着内地市场的敏感神经。
张云正提及,虽然2023年首两季度内地访客来港投保大幅飙升,但去年第三季及第四季按季已出现回落,第三季的新造保单保费按季下跌逾32%,第四季继续向下,只是降幅比第三季小,相信是期内人民币回升所致。
不过,展望2024年内地访客来港投保的情况,他指出仍有自然需求,只是难以估计能否达到去年590亿元的规模,若中美利率及汇率走势在目前水平无大幅波动,达到400亿元至500亿元并非难事。
“自我感觉现在内地来港投保的需求还是挺大的,我春节都没休息,我们工作群里天天都有大单。毕竟香港的重疾险、储蓄险都是有优势的,尤其是内地储蓄险预定利率调低,加上房地产不景气等情况,仍将吸引内地居民配置港式保单。”前述保险代理人坦言。
除了保险保障、资产配置需求外,对于赴港投保的内地居民来说,保单管理、续保及索赔服务也尤为关键,担心“钱出去容易回来难”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值得期待的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政策下,内地与香港保险市场也在加速互联互通。2020年4月,央行、原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共提到保险30次,包括完善保险业务跨境收支管理和服务;扩大保险业开放,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设立外资控股的人身险公司;研究在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框架下支持香港、澳门保险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设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等。
对于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的建设进程,2023年12月,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在南沙和前海设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的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
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对全国政协委员王思东的提案答复中也透露,正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前期,金融监管总局已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实地调研,多次征求并听取相关意见,研究形成工作方案。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争取保险服务中心早日落地,为合法持有港澳人身险保单的大湾区内地居民提供售后服务。
信达证券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分析称,随着大湾区保险业“互联互通”的进一步发展,香港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有望加速落地,从而有望进一步提升内地居民赴香港购买保险的体验感,更好地解决理赔后顾之忧,同时有望为香港保险业带来更多增量。
综上来看,尽管内地访客新单保费出现季度回落,但在香港保险产品优势仍存,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市场加强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需求或将有望进一步释放。
那么,如此一来,是否会对内地市场未来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压力?
玖亓周评|险企偿付能力:既要前瞻监管,又要过程监管
盘点2024③险企股权:改革化险与“退金令”,双重推动回归本源
大考逼近遇“松绑”!“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长,险企如何备考?
分红险的“回归”与“新考”
监管“清简报送”!保险机构哪些板块得以“解绑释压”?
新能源出租车被拒保上热搜!如何破解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难题?
周评|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5,大力提振消费和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
盘点2024②“偿二代”二期大限将至,险企年内发债补血超千亿
个人养老金15日全面开闸!银行专项账户买商业养老险免“双录”!
张宗韬如何重塑现代财险?聚焦网约车,成破局新思路!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