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刚刚过去一个月。
过去一个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讨论热度不减,因为老龄化和养老愈来愈成为国民话题,牵一发动全身,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目前,这只是一个制度框架,细节尚待补充,最重要的是解决激励问题。而这并不容易,甚至如履薄冰。
周末,《“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正式发布,也大谈养老问题。
“国民”动身
5月16日,注册资本超百亿元、银行系色彩浓厚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推出了自己的首款产品“国民美好生活养老年金保险”。
据媒体报道,这个产品的定位是终身领取,缴费年期、领取方式和领取年龄多样化,首先在银行渠道销售,投保者可自主选择。
这是一款求稳的产品,但事实上,养老年金险并无特别之处,守城有余,开拓不足。还是那句话,分红型保险虽然当下正红,但比拼收益率,并不是保险的长项。
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的成立,是为了壮大“第三支柱”而来,一方面,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根据其定位描述,“国民”二字师出无名,本质还是商业养老保险公司,提供的是市场化的产品,个人经过比较选择、用脚投票。因此,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的覆盖面,取决于自身的市场能力,即能否提供解决痛点、直抵人心的产品,从而不仅在与其他专业养老保险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在与银行、基金的混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市场对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存在某种期待,盖因其背景雄厚,资源禀赋特殊,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具有某种降维优势,能够突破某种“禁区”,先行先试起来。在此之前,养老保险虽然试水已久,但逡巡不前。创新型养老金融业务怎么搞,大家莫衷一是。既然当局者迷,那么旁观者或局外人“空降”而来,是否能为养老保险勇闯一条赛道出来,这是大家所期待的。
“银保基”上演“三国杀”
养老金融超市里,保险如同“蜀国”,有所谓的“正统”,毕竟税延最先是从保险试点的,但在银行和基金的“三国”态势中,优势并不明显。
对此,保险业应该心知肚明,正视困难,才能后勇。
而基金,截至2021年底,规模接近1200亿元,公募养老FOF占据了大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看下银行和保险的数字,前者监管给出的试点养老理财产品资金募集规模上限达到2700亿元,而截至一季度末,养老理财规模超过400亿元;后者因为不符合监管本意的养老保险资管产品在持续压降之中,我们只选取税延型养老保险的规模,试点四年,也就几个“小目标”。
如此,基金可被视为“曹魏”,净值化最早,占据“天时”,投资者教育最重返,特别是,基金被公认在投研能力和权益投资上一骑绝尘。银行则更像“孙吴”,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从产品制转向账户制,这虽然对保险构成利空,但市场化和便利化却是迈出一大步。账户制自然首选银行账户,这便赋予了银行“地利”。
保险只剩下“人和”可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人和”是一道窄门,是逆“熵”而动,必须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正如我们反复说的,收益率不是保险的长项,基金更擅长此道。美国的市场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个人养老金的资产配置中,基金占据半壁江山还要强。保险的产品优势,还在于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将保险和医养服务打通,提供场景化的康养产品,才能在差异中突围。
“两端”激励
去年以来,养老“第三支柱”动作频频、层层递进,成立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养老理财试点、酝酿养老储蓄试点,以及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启动,无不显示出政府监管的决心。
但任何基于市场层面和资本层面的制度落地,都必须暗合规律和人性。简言之,它必须是内生的,能够自我生长的,而不是唯靠行政权力强制“输血”。而自我生长,必须解决激励不足的问题。
奖善罚恶,奖优罚劣,这是不言说的密钥。
在商言商。个人养老金如果想要“支棱”起来,养老金融市场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侧都解决激励问题,毕竟一个有着较长封闭期的产品,激励不足是正常现象。
个人养老金产品有税延优势,但把这个说清楚,并非易事。这里面存在着大量的投资者教育和信息对称工作,并非发个文件,大家就秒懂。
“第一支柱”过强,会给“第三支柱”造成挤压效应,人们在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时,如果相比短期产品并无非对称优势,就可能三思而不行。税延目前只是纸面上的优势,在现实中可能遇到冰,一是我国的个税纳税人体量并不多,税延对普通大众而言无感;二是我国投资目前免征资本利得,这就抵消了税延的好处。
在供给端,做个人养老金产品,也不能光靠自上而下的动员和画饼。以基金为例,做养老FOF的产品,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更高,但个人收益可能并不成正比,如果舍难取易,去做某些单赛道基金,迅速做大规模,或更容易名利双收。保险亦是如此,“保险+养老+医疗”这条大健康赛道,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却很难,不容易出成绩。
试点了四年的税延养老保险,就是激励不足的典型例子。个人养老金,当取前车之鉴。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