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亦是经济的发展之本。
近年来,为更好地支持我国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战略,农业保险的地位不断提升,政策层面频频释放利好信号。
面对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传统农险如何跟随时代步伐,实现转型升级?政策引导的背后,折射出农险要脱胎换骨,科技赋能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深耕农险业务的经营主体之一,阳光保险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特别是通过数字化应用,不仅为农户带来理赔服务上的便利,也为农险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照、可推广的新样本。
5月19日,阳光保险在2022年客户节上再次披露,发挥“科技+专业”的力量,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上线灾害风险评级、强风降水风险分析、全国气象灾害预警、阳光天眼预警精灵小程序、防灾物联网监控平台等客户防灾减灾服务功能,可实现我国任一点位的自然灾害风险评级,实时向客户提供暴雨、台风等14类预警,建立防灾物联网监控平台。
黑科技,正在成为农业发展、民生保障的强有力后盾。
农业对于我国来说有多重要?这一点,从21世纪以来,我国连续出台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可看出。而作为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的重要工具,农险近年来也被中央一号文件频频提及。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就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信贷资金投入和保险保障力度。
紧接着,2022年4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再度强调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对银行业、保险业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给出了具体任务,并明确提出要增强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
乡村振兴、三农发展离不开农险的助力,而农险的发展则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
回溯我国农险本身的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当年中央首次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险制度”,标志着我国政策性农险正式起步。
持续多年的中央财政及各地政府不断优化农险补贴政策,有效支持了农险保费规模平稳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农险保费收入已接近千亿,达到976亿元,同比增长19.8%。这也是自2015年来,农险保费连续七年保持10%以上增速。
尽管在财政补贴、扶持三农等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农业保险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我国农险覆盖深度、密度,以及满足农业风险保障的实际需求来看,还存在较大不足。
为此,2019年10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和林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农险高质量发展划定目标:
2022年,要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基础完备、运行规范,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相适应、与农户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险体系。
2030年,农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整体发展基本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方共赢局面。
对于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机构来说,面对农险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如何找到发力点,也成为不得不正视的一大考题。而围绕这一问题,2022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已给出了一些思路,那便是提升农险经营的科技能力。
《办法》指出,保险机构应加大科技投入,采取线上化、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能力及效率,推动科技赋能,以更好满足被保险人在农业风险保障方面的需求。
在科技应用方面,《办法》也提及险企可采用生物识别技术等手段,对标的进行标识记录,确保投保信息真实、准确;可采用无人机、遥感等远程科技手段查验标的以及开展查勘定损工作。农险转型升级,对险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说起科技,实际上近年来很多前沿技术在农险,乃至在整个财产险市场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不过,在很多偏远山区和小规模农户中,还未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如何让科技真正走到山间、乡野,实实在在地为农户分忧,或许这才是科技赋能农险真正的价值所在。
作为长期深耕农险业务的经营主体之一,阳光财险近年来在农险科技方面探索颇多,在诸多理赔实践中打破传统思维、因地制宜,将科技融入到个性化场景,帮助农户化解了针对性的痛点。
以2021年阳光财险在云南省昭通市开展的生猪养殖险业务为例,阳光财险总部非车理赔部负责人肖广森告诉『A智慧保』,由于昭通市地处偏远山区,养殖户出险报案后,查勘员办案往往需要翻山越岭,整个过程不仅耗时费力,对于养殖户来说,从报案、查勘再到最终结案,也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养殖户无法对病猪及时进行消杀掩埋处理,加大了潜在的养殖风险。
为有效缩短理赔时效,阳光财险面向昭通生猪养殖户推出了线上理赔服务,客户出险后借助微信小程序的视频连线功能,即可协助远程理赔人员抓拍高清照片并上传,完成勘验。这一操作取代了现场查勘的传统模式,让养殖户足不出户便能快速理赔。
肖广森还介绍,为应对区内手机信号较弱的问题,公司还特别开发了“离线功能”,便于养殖户在离线状态下完成拍照;为解决当地留守老人对小程序使用较为陌生的问题,公司专门在承保的村子中设置了相应的对接服务人员,以便指导老年客户使用小程序。
据了解,阳光财险在昭通市生猪养殖户中推出的线上理赔服务,得到了当地农户和政府的好评,目前该项服务已成为当地服务创新的典型。
除了在农险理赔端强化科技应用,阳光财险在承保环节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如阳光财险在新疆开展奶牛养殖险业务中,为提升奶牛验标效率,公司采用先进的“牛脸识别”技术,并通过向日葵农险App进行线上化作业,精准高效地为每一头牛打造了专属“身份证”,这不仅管控了奶牛承保理赔的道德风险,也有效缩短了后端理赔服务时长。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到的“向日葵农险”App,是阳光财险为农险业务专属研发的“智慧大脑”,App主要应用3S、智能点数、人工智能及测长估重等技术,嵌入卫星影像底图数据,可以实现农险线上验标、查勘、承保、理赔等功能。此外,该App还将对接气象、农业生产、灾害舆情等信息,为农户提供应急的防灾减损、风险预防服务。
可见,通过一系列前端科技的应用,阳光财险已经打造出“智慧农险”模式,这也为当前我国农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样本。
不过,肖广森也进一步指出,在农险服务中,很多科技的应用门槛并不算高,其真正的难点在于,险企能否站在客户立场,将一系列机制障碍打通,让科技创新落在实处。而阳光财险在农险业务上的优势,便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背后也有着较为通畅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可以让农险科技创新不断落地,推动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现在,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都在不断因地制宜推动鼓励农险创新,创新的形式各有不同,而鼓励的方向则都是促农业高质量、农户高收入、农险高科技。未来,期待更多农险服务新样本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涌现。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