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新市民”火了!角逐3亿新赛道,保险如何率先“卡位”!

  • 2022年04月14日
  • 14:00
  • 来源:
  • 作者:智慧君

今年两会后,“新市民”成为高频热词,在金融保险圈火了!


这一并非新现象、新生态的人群,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近期上自银保监会,中至各地监管部门,下至各保险公司都在酝酿关于“新市民”的创新服务举措。


“新市民”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而规模不断扩大,现已达到3亿人,他们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力量,也面临着许多待解的难题。“新市民”往往处在被保险服务遗忘的角落。


3月初,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喊话,“银行业、保险业要做好对新市民的服务工作”,3月4日,银保监会与央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再到近期各地银保监局对这项工作的密集部署、积极落实,“新市民”仿佛成为保险业服务与掘金的新蓝海。


曾经,保险经营主体缺位,随着政策推进,未来又该如何卡位?在角逐“新市民”这一赛道上,保险机构还需做足功课加以思考。



监管吹响号角,“新市民”火爆金融圈




2021年的一个词,在2022年火爆网端,那就是“新市民”。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2021年6月国常会提出,确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今年3月以来,“新市民”在金融圈成为高频热词。3月2日,郭树清在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发言时透露,银行业和保险业将在2022年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扩大投资。这其中,就包括做好面向“新市民”的服务工作。




紧接着,3月4日,银保监会联合央行下发《通知》,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应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供给。




按照《通知》给出的官方定义,“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而来到城镇常住,未取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尚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这一范围划定,我国的“新市民”目前已有约3亿人。




保险作为服务“新市民”的关键一环,在此次《通知》中被重点提及,具体到各类险种,可以说覆盖了“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针对“新市民”创业就业保障,《通知》提出保险业应面向“新市民”较为集中的行业开展产品创新,加强与工伤保险政策衔接,发展雇主责任险、意外险等业务;对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职业风险突出的新市民,扩大保障覆盖面。




在住房保障方面,《通知》鼓励险企发展工程质量保证保险;鼓励开发出租人责任险、承租人责任险,以支持长期租赁市场发展;为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风险能力,鼓励推广家财险。




在“新市民”培训及子女教育金融服务方面,保险机构可积极发展学幼险、子女升学补助金保险、教育机构责任险、实习责任险等;为支持托育和学前教育发展,可聚焦普惠性学前教育责任险和意外险等业务。




在商业健康险供给上,《通知》鼓励保险机构与医保部门展开合作,开发不与户籍相挂钩的普惠型商业健康险;针对短期工、临时工等群体,提供更加灵活的健康险产品;鼓励险企主动对接新市民所在企业,提供团体健康险产品。




此外,针对“新市民”养老保障,险企也可在长期护理保险、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份《通知》不仅是对保险业做好“新市民”服务工作的指示,同时也是险企打开“新市民”细分市场的“展业指南”。




曾经鲜有问津,如今尝试推行




《通知》下发后不久,为响应银保监会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各地银保监局也积极行动起来。




『A智慧保』根据各地银保监局官网统计,截至4月12日,今年以来已至少有北京、河北、广东、内蒙古、福建等13地银保监局对“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进行了细化部署。




如在保险业服务“新市民”工作方面,北京银保监局4月11日就发文指示辖区内各家保险机构,分别从“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安居、职业教育与子女教育、融资增信支持、农民工工资保障、健康与养老保障等重点领域做出产品与服务创新。




同日,河北银保监局也在官网发文要求,各保险机构要围绕扩大“新市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基础金融服务,制定总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把责任落实到各层级、各部门。




从市场层面来看,『A智慧保』注意到,近期有众安保险、平安产险等部分保险机构面向“新市民”群体加大保险产品创新与推广力度。其中,众安保险为更好满足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需求,联合蚂蚁保最新上线了“灵活工作保”,该款保险可支持用户按天投保,最高保额达50万元。据众安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紧跟国家对新就业形态用工的规划,响应监管部门推动提高“新市民”保险保障水平的号召,公司创新开发了该款新就业形态用工责任保险。




此外,平安产险近期则针对个体工商户群体重点推广“店家宝”保险产品。据悉,该款保险既可保障被保险人因火灾、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店内财产损失,还可以为被保险人的员工、家庭成员以及因经营期间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提供理赔保障。




不过,纵观整个保险业面向“新市民”群体推出的保险产品其实并不多见,并且客观来讲,“新市民”之于整个社会而言也不是所谓的新生概念。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早自2006年起,就先后有青岛、西安、沈阳及长三角等地的一些城市政策关注到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代表的“新市民”。而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市民”数量也在迅速扩容,对于商业机会嗅觉敏锐的保险机构来说,并不会忽视“新市民”群体潜在的保障缺口。




但缘何一直以来鲜有保险机构试水涉足呢?




针对这一现象,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王言指出,首先从供给端来看,一方面由于险企对“新市民”相关风险数据的积累较为匮乏,在定价和风险管理上存在困难,容易面临承保亏损风险。另一方面,针对“新市民”专属保障,险企也尚未找到最佳用户触达路径,转化率不足。其次,从需求端来看,很多“新市民”缺乏保险意识,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新市民”一般不愿意花太多钱去购买商业保险。




另一大型财险公司分支机构项目经理也曾告诉『A智慧保』,由于全国各个地区的人员医疗赔付数据尚未打通,以雇主责任险为代表服务“新市民”的重点险种,在赔付风险上敞口较大,数据信息不透明叠加低价格竞争,相关业务很容易出现承保亏损,因此单靠保险公司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与医保、地方政府部门等形成合力。




上述众安保险相关责任人也介绍称,公司在开发“灵活工作保”过程中,为做到投保、核保、承保、理赔全方位线上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需对业务形态有全面认识,有全方位的数据、系统、风控逻辑来支持产品顺利运行。因此,针对该产品定价上面临的挑战,公司在费率厘定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潜在的损失并附加了一定的风险边际。遵循尺度一致的业务标准和理赔规则,以杜绝相关欺诈和骗保风险,保证赔案的真实性。



地方调研“支招”,找准市场化路径




事实上,从各地银保监局近期针对“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获取的调研结果来看,也的确存在上述专业人士所讲的诸多难点、痛点。




如福建银保监局就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新市民”群体普遍存在抵质押资产不足、收入与还款不匹配、信用信息欠缺、金融知识与意识较为匮乏等金融资质缺陷,这也致使金融机构在收益成本匹配、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障碍。




此前,广东银保监局在召开的“新市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座谈会上,有银行保险机构代表围绕“新市民”流动性大、信用数据缺失、“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差异较大等问题进行交流反馈。




不过,对于“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广泛存在的难点,已有地方银保监局联合当地政府、保险机构做出了针对性应对。如福建银保监局就采取“一司一策”的特色方案,选取人保财险、国寿财险等保险公司结成共保体,在三明为“新市民”提供起付门槛低、赔偿比例高的“普惠医联保”产品,并提供线上免费诊疗、就医直通等增值服务。




同样,河南银保监局也采取“一行一司一品”产品创新专项行动,推出“新市民贷”、“新市民保”等契合地方“新市民”金融需求的特色产品。




广东银保监局则着眼于金融服务与“新市民”就业、住房、医疗政策之间的衔接。据广东银保监局副局长王吴庆介绍,为加大对“新市民”住房的支持力度,佛山银保监分局指导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在全国首创“政府+保险+科技+服务”的出租屋安全管理新模式。此外,广东银保监局还联合政府部门率先将“新市民”纳入广州惠民保“穗岁康”的保险保障范围。




宁波银保监局指导当地保险机构创新推出“新市民综合保障保险”,依托宁波市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管理机制,为量化积分30分以上、年龄16-60周岁的“新市民”,提供意外身故、意外残疾、意外住院津贴、家庭财产等多重保障。据介绍,该险种主要采取政府主导、梯度补贴、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方式推广,前期在宁波镇海区试点,逐步惠及全市500多万“新市民”。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相较依赖政府和监管自上而下的推动,险企若想在“新市民”保险业务上开拓更大的市场,还需发挥自主创新智慧。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在与『A智慧保』交流时就提及,任何一类新兴产品的成熟发展都需要有“先行者”去培育,“新市民”创新保障同样如此,除了政府部门搭台宣传外,真正的唱戏人还是保险机构。




“在产品创新方面,险企可以从场景需求角度出发,积极与新市民就业集中的企业或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的平台进行合作,这些平台既有客户群体也有相应的健康体检数据,从市场规律上看,落地的可能性和效率会更大、更快一些。”徐昱琛建议道。





结  语


放眼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疫情之下正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3亿“新市民”群体,无疑是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释放内需的新生消费力量。

于保险业而言,尽管在“新市民”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尚存数据匮乏、客户转化率不高等诸多痛点,但从大的国家战略和商业机遇角度上看,保险公司若能提前卡位,开发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将对险企高质量转型起到助推作用。


阅读排行榜

  1. 1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2. 2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3. 3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4. 4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5. 5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6. 6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7. 7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8. 8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9. 9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10. 10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