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阳光保险启动IPO!拿“上市保险集团”新名片,献18岁

  • 2022年04月08日
  • 17:10
  • 来源:
  • 作者: 智慧君

从2004年赶赴北京,谋划阳光财险筹建,到2022年以保险集团名义递交上市资料,相距18年,18年里上演了 “阳光速度”。如今,这家保险集团公司又步入发展关键期。


4月6日,证监会公布阳光保险集团《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进度,根据公示显示,目前阳光保险IPO进度已到接收材料阶段,这也意味着阳光保险朝着上市之路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赴港上市,成为阳光保险的一大目标。


如果此次冲击IPO成功,阳光保险将成为国内第十家上市险企,也将成为继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中再保险集团之后的第六家以集团为主体上市的保险集团公司。



谈及阳光保险上市一事,此前已多有“传言”。最早的一次是发生在2010年,市场传出阳光保险及另外一家险企拟赴港上市的消息,而且当时传言阳光保险计划筹资6亿美元。不过,“传言”过后,并没有后续进展,对于上市,阳光保险或许将其藏在了“心底”。




而最近一次传出要上市的消息,是发生在2021年11月。市场消息称,“阳光保险考虑明年在香港进行20亿美元IPO,目前正与中金公司、瑞银等商讨上市事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明年”便是2022年。




从当下的进展看,当时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阳光保险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上市计划。




今年距离阳光创业者聚集北京筹建已有18年,明年将是阳光保险正式诞生18周年。在阳光保险即将迎接18岁“成年”之际,以H股上市作为“成年礼”,或许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阳光保险18年,是有故事可讲的18年。




3年打基础 从财险到集团化



“我们坚决不做市场的破坏者”,这是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在阳光财险开业时掷地有声强调的,蕴含了对阳光保险发展的构思及规划。




其实,谈及阳光保险的成长史,不得不用“速度”来形容。众所周知,阳光保险集团从财险起家,最初的形态是阳光财险。




2004年,恰逢中国保险市场再一次迎来扩容之际,身处监管体系中的张维功,看到了中国保险市场的欠缺性及可能性。于是,这位被认为是当时中国保险监管系统“最年轻且拥有美好仕途的正局级干部”,毅然选择转身,辞职下海投身于创业当中。




当年5月,创业团队聚集北京,或许,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冲动”,能在2004年底收获成果。12月份,阳光财险收到了批准筹建的通知,这为阳光保险未来的发展做了最初的铺垫。不过,当回顾阳光财险筹建之初的那段经历时,张维功曾用“失望到一种几乎有点绝望的程度”来描述其中的艰难。




“8个月内,谈了389家企业,但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合作的窘迫”,是对张维功的考验,同时也是对阳光财险的考验。不过,努力没有白费,经过8个月的摸爬滚打后,阳光财险不仅收获了监管的承认,还找到了价值观相同、战略思想一致,且具有实力的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7月,阳光财险获批成立,股东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安金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创润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阳光财险成立后,发展不断提速:


2007年6月,阳光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7年12月,阳光人寿获批成立。


2008年1月,阳光保险控股改为集团化发展,阳光保险集团成立,正式步入集团化发展之路。




短短3年时间内,从一家财险公司快速成长为一家保险集团公司,拿下了国内第七家保险集团的牌照。这样的成长速度,让市场看到了阳光保险所创下的纪录。毕竟,从同业保险集团的成立时间看,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阳光保险通过3年打基础塑造了保险集团,也让市场领略了“阳光速度”。




集团化再发力 上演“加速度”



阳光保险华丽转身后,从集团布局到分支机构扩展,都展现出了“加速度”的发展态势。




从集团层面看,截至2008年年底,阳光保险集团总资产从11亿元增至376.81亿元,增长了34倍。到2011年年底,阳光保险集团当年实收保费收入318.7亿元,行业排名第8位。同时,在2011年,集团化发展的阳光保险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100强之列。




伴随集团规模的提升,其业务版图也加速升级。2012年12月,阳光资产成立;2014年,阳光融合医院获准投资自建,并于2016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2016年1月,阳光信保获批成立。




如今的阳光保险集团,已是一家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拥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资产管理、医疗健康等多家专业子公司的保险集团公司。




在阳光保险集团的“照射”下,子公司的发展同样也在加速度成长。例如,截至2008年年底,阳光产险市场排名提升至第9位,开业的分公司达到33家;阳光人寿在开业一年后,市场排名也排到了第16位,开业分公司达到15家。




尤其是阳光人寿,成立之初面对市场竞争,可谓在夹缝中求生。经过阳光人寿独特的发展模式,即在传统个人营销渠道基础上,同步推进经代渠道、银销个、团销个、电话营销、“军官班”五个渠道发展个险期交业务,形成“六线并进”的营销模式,让阳光人寿的保费收入迅速攀升至行业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阳光人寿的保费收入达到151.69亿元,拿下1.4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九位。至2011年年底,阳光产寿险公司累计开设机构1600余家,阳光财险的机构铺设至西藏,完成了除港澳台外的全国布局。




除此之外,阳光人寿还在2014年6月获批销售证券投资基金业务资格,成为保险行业率先获得销售资格的公司之一。




正如张维功所说,“我们计划到2006年时,在全国盈利水平高的省份开设分支机构,3年内要成为最好的新兴公司,10年后成为最好的保险公司”。伴随集团化的推进,阳光的速度,一直保持“在线”。




引领潮流 以创新开先河



“屁股的味道不好闻,不能总跟别人后面走,而要引领潮流。只要能当第一,我决不愿做第二的事情。”“阳光保险从0到1的创新式发展,和未来从1到N的叠加式发展,将决定阳光成长的未来。”有媒体如是报道。




对于阳光保险要发展成什么样的公司,或许早在张维功开始筹划阳光财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思路。




据悉,在阳光财险拿到筹建通知时,张维功曾写下“集众家之长,取自我之道;聚业内人才,纳业外贤士;高起点组建,远战略发展;风雨中做事,阳光下做人;走精英之路,创阳光品牌”这段话,面对偌大的保险市场,阳光保险要走的路,是一条别人没走,自己创新出来的路。因此,从阳光财险成立,到阳光保险集团成立,阳光一直走在创新、引领的前沿。




有资料显示,阳光财险成立之初,采用的是业务、财务、再保险一体化核心业务系统,这种模式在当时国内所有新筹建的保险公司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展业方面,阳光首创“六线并进”营销模式,产险推出“红黄蓝”管理模式,研发出全球产险业第一张“车险生命表”,首家推出“车险闪赔”服务……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阳光保险在谋求新的发展之路。




当然,阳光融合医院的成立,开行业之先河,成为中国保险业投资设立的首家大型综合医院,也是国内首家“保险+医疗”创新健康服务模式的医院。阳光信保的出现,则成为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商业性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




在科技赋能方面,当更多险企将科技作为工具之时,阳光保险于2015年就提出了“数据阳光”,将科技数据化、智能化、线上化上升到公司整体战略的高度。在张维功看来,只有以科技创造出先进的武器,才有资格参加未来的战斗。




就是阳光保险集团构建,也不走寻常路,先有集团公司再设立资管公司,相比“先辈们”走了一条创新的捷径。




对于创新,阳光保险的坚持有目共睹,这是蕴含在阳光保险企业精神中的重要内容。




业务趋分化 均衡发展仍待后续发力


纵览阳光保险已经走过的17年,可以说是惊喜不断。但同时,在阳光保险发展壮大过程中,同样也有很多不确定性。




从财险板块看,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险企,在曝光度上并没有太多的高调时刻,而且在行业中似乎也少有发声,不过,作为中国财险市场第二梯队的财险公司,阳光财险从成立到快速发展,已塑造了 “阳光速度”。


阳光财险业务发展情况



开业后的第23个月实现了盈利,成立不足3年便跨入行业的第二梯队。快马加鞭的发展后,赶超了永安、天安。如今的阳光财险,正以稳健的步伐前进。据阳光财险偿付能力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其保险业务收入为409亿元,净利润为4.43亿元。




不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阳光财险同其他险企一样,也在经历着来自车险综改的影响。未来如何打破僵局,实现稳定快速发展,对于阳光财险乃至阳光保险集团来说都是一大考验。




而寿险板块与阳光财险的发展频率基本类似,除个别年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外,总体表现较为稳定。


阳光人寿业务发展情况



2021年,根据阳光人寿偿付能力报告统计,其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08.27亿元,净利润为47.41亿元。




财险、寿险的不错表现,支撑了阳光保险集团的稳定前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阳光保险仍存在“烦恼”,而烦恼的主体,或许就来自这个国内唯一一家商业性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


阳光信保业务发展情况




数据显示,当前阳光信保的业务规模正在收缩,这背后与信保业务市场的不景气密不可分。随着行业内多家险企踩雷信保业务,阳光信保也未能幸免。至2020年,其净利润下降至-7.92亿元。2021年,根据阳光信保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统计,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缩至0.137亿元,依旧亏损,为-1.71亿元,不过相较2020年有了很大改善,背负的业务压力正在出尽。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阳光信保的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760%,不过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




一边主营业务持续向好,另一边小众化业务遭遇低迷,面对这样的业务分化,即将上市的阳光保险,又该如何平衡?




依据阳光保险“一聚三强”新战略,将聚焦保险主业核心能力及核心优势提升,强化大健康产业布局,强化大资管战略落地,强化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给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





结  语


上市是多数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做大做强的必经过程。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为满足IPO条件和持续上市交易要求,险企会提升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上市让险企获得大量外部关注,提升品牌影响力。


不过,面对资本市场震荡不断,选择向上市发起冲击,需要极大的定力和决心。


若以上市作为“成年礼”,这或许也是极大的奢侈。


阳光保险的IPO,令市场充满期待。

阅读排行榜

  1. 1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2. 2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3. 3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4. 4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5. 5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6. 6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7. 7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8. 8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9. 9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10. 10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