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商业健康险下半场④:整改潮后,百万医疗向长期化、中高端演进

  • 2022年02月18日
  • 09:45
  • 来源:
  • 作者: 智慧君

在上一篇商业健康险下半场策划中,我们重点围绕惠民保的发展现状、痛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众所周知,惠民保从大的范畴上来讲,应归属于商业健康险中的医疗险。而商业医疗险的各种保险形态中,除惠民保外,还有一类产品不得不提,那便是曾经一度受捧的“百万医疗险”。


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众安、泰康等为首的保险公司创新推出首批百万医疗险以来,经过6年多的快速发展,百万医疗险的覆盖人群已达亿级。


不过,从增长势头来看,受疫情下保险消费低迷、惠民保冲击、产品同质化等多重内外部因素影响,百万医疗险日渐显露出“后劲不足”之态。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市场主体经营较为粗放,百万医疗险宣传误导、产品设计异化、保障条款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也愈发凸显,进而遭到了监管的严厉整顿和规范。


面对监管趋严外加惠民保抢占市场份额的双重挑战,百万医疗险如何摆脱“鸡肋”身份,找准差异化竞争路径,也成为险企下一步创新发展的必答题。


事实上,银保监会在最新下发的《关于印发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问题和建议报告的通知》(简称《问题及建议》)对商业健康险作出的指导意见中,也可找寻百万医疗险的探索方向,如提升保障的覆盖面,将慢性病、罕见病的用药责任纳入保障范围,与基本医保形成有效补充;与健康管理融合,提供综合性产品与服务;探索为中高端收入人群提供个性化、高质量保险产品等。


俨然,找准细分市场定位、不贪大求全,走同质化老路,才是百万医疗险摆脱“内卷”的出路。




保证续保“擦边球”难打

百万医疗险面临严监管

“一顿饭钱换来百万保障”,曾经凭借低保费、高保额、投保便捷等优势,百万医疗险一度成为互联网渠道的“网红”产品,是各家险企拉动健康险业务保费规模的利器。




然而,从消费者反馈上看,百万医疗险的发展却一直是追捧与争议并存。其中,不断高企的投诉率以及产品乱象屡屡登上人身险负面清单,便是百万医疗险发展粗放的突出体现。




『A智慧保』注意到,近期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下发的《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就新增了一条关于短期健康险的负面问题,在产品条款表述方面,负面清单提及短期健康险产品条款中存在关于不保证续保的表述不符合监管规定,存在较为严重的误导隐患。




尽管监管的负面清单中,并未点名短期健康险所指哪类或哪些产品,但不难发现,该类乱象在百万医疗险市场中较为集中。




众所周知,近年来,市面上的大部分百万医疗险是以一年期及一年期以下的短期险为主,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很多险企和中介渠道却将短期百万医疗险与长期险混淆,未在产品条款和宣传材料中注明“不保证续保”提示,并且部分平台为了吸引更多客户投保,甚至作出“自动续保”、“保证续保”等不规范承诺。




也因此,为了更好地治理此类经营乱象,划清短期医疗险和长期医疗险的边界问题,早在去年年初,银保监会就正式下发了《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保险公司开发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中包含续保责任的,应当在保险条款中明确表述为‘不保证续保’条款”。




此外,对于短期健康险定价问题,《通知》也提出保险公司产品定价所使用的各项精算假设应当以经验数据为基础,不得随意约定或与经营实际出现较大偏差。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不同风险因素确定差异化的产品费率,并严格按照审批或者备案的产品费率销售短期个人健康险产品。而这一规定也是剑指百万医疗险产品中存在的定价不合理、营销中屡禁不止的“首月0元”宣传乱象。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新规要求,截至2021年5月1日前,不合规的产品都将面临停售,为此短期健康险在去年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停售和改造潮。有数据显示,彼时有超200款百万医疗险被迫集中下架。



不过,从近期监管披露的最新版人身险负面清单和产品问题通报来看,部分险企报送的短期健康险对续保的表述仍有不规范之处。如今年1月,银保监会再次通报的28家人身险公司产品问题中就提及,恒安标准报送的某短期医疗保险,条款中关于续保的表述不符合监管规定,存在较为严重的误导隐患。




但无论如何,伴随着严监管的来临,百万医疗险产品过去粗放经营的模式将难以为继,险企亟待找寻新的创新出路。




惠民保冲击袭来

“鸡肋”定位待打破

一边是监管趋严,另一边在市场竞争层面,百万医疗险经历爆发式增长后,还同样面临着“竞品”惠民保抢占市场份额的冲击。




事实上,从产品属性上看,惠民保与很多百万医疗险类似,同属于短期医疗险。从产品吸引力上看,比照百万医疗,惠民保同样有着低保费、高保额的优势。并且基于惠民保作为国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补充的市场定位,其保费不仅更加低廉,投保门槛也更低,投保人群只要参保基本医疗保险,无论男女老少均可投保惠民保,很多产品还不设既往病史,既往症可保可赔。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很多升级版的惠民保还最新纳入了医保目录外保障责任、重疾新型治疗方法以及特药报销等。相比之下,百万医疗险过去值得“炫耀”的高性价比优势也就不再凸显。



显然,曾在保费上与重疾险拉开明显差距,于互联网渠道席卷下沉市场的百万医疗险,如今面对惠民保这一更下沉、更灵活、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百万医疗险的市场竞争力也在逐渐减弱。




其实,站在消费者维度,面对百万医疗险的投保选择时,很多人也不禁会发出疑问:“既然有了惠民保,为何还要投百万医疗呢?”久而久之,百万医疗险在消费者心中也日渐留下“鸡肋”的印象。




当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百万医疗险除了面临惠民保的降维打击外,同赛道内,各家险企推出的大量同质化产品,也让这一领域更快速地从蓝海进入到红海。




据艾瑞核算,自2016年百万医疗险发展井喷后,截至2019年中国百万医疗险保费收入规模已达345亿元,同比增长102.9%。另有行业数据显示,2016-2019年的五年间,百万医疗保费增长5100%。




然而,在百万医疗险跑马圈地的背后,大多数险企的打法是千篇一律地将百万保额、低保费、投保简单等作为宣传卖点。保障责任上“你抄抄我的,我抄抄你的”,这就导致百万医疗险的竞争壁垒极低,从而也更加剧了渠道端为了争夺客户不惜走上违规宣传、打擦边球式的粗放道路。




探索错位竞争

产品向长期化、中高端演进

其实,在内外部挑战接踵而至的压力下,各家险企也深知,百万医疗险不能再走同质化的老路了,必须尽快找准差异化定位,否则终将被市场淘汰。




事实上,自短期健康险新规落地实施后,很多保险机构已经开始探索推出长期版的百万医疗险,以求与惠民保形成错位竞争,突出长期保障的优势和能力。从续保时间来看,『A智慧保』注意到,如今市面上的长期版百万医疗多以保证续保20年、10年或5到6年为主,与此同时,为符合监管要求并考虑到医疗通胀因素,这些产品通常注明了费率可调。




从客户反馈来看,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资深代理人告诉『A智慧保』:“自公司推出费率可调的长期版百万医疗险后,客户的投保积极性较高,即便是价格较短期版小有上调,但大多客户仍愿意选择转保,毕竟就健康保障来说,谁也不愿意买一份今年能保,明年就不能投或不能保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续保期限上优化外,保障责任方面,很多百万医疗险也立足差异化供给,开始探索中高端市场的医疗保障需求。



如近期泰康人寿推出的长期医疗险泰康附加健康心享医疗保险(费率可调)就增加了特需医疗责任,在该责任免赔额以上,可以报销合同约定的指定医疗机构的特需医疗、国际医疗的合理医疗费用。此外,平安健康推出的平安e生保2022也在基本保障之外,还提供可附加的特定疾病特需治疗、亚洲特定治疗医疗保障等。




当然,为了更好地增强产品竞争力,险企也会不断在增值服务上升级、做文章,如提供就医绿通、就医垫付、协助挂专家号等。




对于百万医疗险的未来发展和演进方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教授、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对『A智慧保』直言,“短期百万医疗险本就是一种过渡性的产品,没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因为其较高的免赔额会让消费者获得感不佳,较高的销售费用会使赔付率较低,社会满意度也较差。未来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医疗险,一定是价格偏贵但免赔额低、赔付率较高且长期续保的产品,只有让消费者用得上、获得感强,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客户”。




此前,中再寿险产品精算部丁莹也在撰写的《新环境下百万医疗险发展方向》中预判未来百万医疗险会朝着中高端的方向发展。但她也指出,所谓的中高端并不是像高端医疗险一样为客户提供多么尊贵的就医体验,而应是“聚合市场上的先进医疗资源”、“提升客户对先进医疗资源可及性”以及“为客户支付医疗费用”三个功能为一身的产品,最大限度提升自身保障深度和服务属性,才能在新环境下保持活力。




同时,在选择经营长、短期医疗险方面,丁莹也提出寿险公司经营医疗险应以长期医疗险为基本,发挥寿险牌照的优势,加强其与财险公司的区隔壁垒。但长期医疗险的保障范围应该是风险稳定的责任,对于新疗法新药品这类新风险,应该用一年期医疗险来覆盖。


阅读排行榜

  1. 1

    盘点2024⑧借着保险机构十大新闻事件,挥别这一年!

  2. 2

    盘点2024⑥十大关键词,复盘保险业这一年!

  3. 3

    周评|设立首席合规官,“金融安全与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4. 4

    盘点2024⑤直面万亿级低空经济,保险业加速布局、何以破局?

  5. 5

    盘点2024⑤16位监管高官、保险高管被查,退休辞任不是“挡箭牌”

  6. 6

    盘点2024④保险营销“高精”之路:数量企稳,专业规划师势在必行!

  7. 7

    玖亓周评|险企偿付能力:既要前瞻监管,又要过程监管

  8. 8

    盘点2024③险企股权:改革化险与“退金令”,双重推动回归本源

  9. 9

    大考逼近遇“松绑”!“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长,险企如何备考?

  10. 10

    分红险的“回归”与“新考”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10. 10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