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庆建党百年,看中国保险业百年巨变!

  • 2021年07月01日
  • 15:45
  • 来源:
  • 作者:智慧君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岁月可见。


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中华民族正在迈向新的辉煌。




百年大党,率领着中国保险业走过百年征程。


1921年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这是宣传劳工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大本营。


1937年11月,上海保险业地下党支部组建,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保险业的序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那么,百年中国保险史,如何发展?

萌芽(1805-1865)


外商“破门”


中国保险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05年。




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部经理达卫森在广州发起成立了谏当保安行,成为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拉开了早期中国保险发展的序幕。




封闭市场的开启,令外商看到了机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保险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大量涌入中国,上海成为中国保险业的中心。很多外国人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保险公司,例如,宝顺洋行的于人洋面保安行、怡和洋行的谏当保险公司等。




一时间,保险这一舶来品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驻扎,生根发芽。1841年,魏源撰写了《海国图志》,启蒙了中国人的保险思想。

探索(1865-1949)


民族“启航”


1865年,闽粤著名的商号德盛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义和公司保险行,打破了外资保险公司独大的格局,是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开端。




1872年,在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代表的多方努力下,清政府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为中国官方保险的开始创造了前提,中国官方保险开始发轫。




1875年12月28日,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以唐廷枢、徐润为首的由中国清政府主导的保险招商局正式成立,从此,开始了中华民族保险业艰难的发展之路。中国官方保险借此也正式确立。




1876年7月,为了增加民族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唐廷枢、徐润等人公开招股,另行成立了仁和水险公司,渐渐拉开了中华民族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序幕。




1878年4月,在原保险招商局基础上,新招股20万两,成立济和船栈保险局,后更名为济和水火险公司。自此,中华保险业开始了飞速发展。




1886年2月,为了应对由于中法战争引起的上海金融风潮,仁和、济和两家公司合并为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1934年10月,由于国内大量官办及民办保险机构的增加而竞争加剧,同时由于受轮船招商局经营亏损的影响导致资金链断裂,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被迫停业。




为不受洋商欺压,1905年5月福建巨商曾铸、上海著名绅商朱葆三、王亭一等,联合筹办了上海华兴保险公司。




1907年,朱葆三利用自己的威望,发起成立了华商火险公会。这是中国第一个保险社团组织,1931年更名为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




1912-1925年,随着国内辛亥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欧列强的影响,民族保险业得到了难得的发展良机,短短十数年时间,成立了包括19家寿险公司在内的共计39家民族保险公司。




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个月内,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宣传劳工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大本营,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了保险概念。




1937年11月,上海金融业地下党书记张承宗先后发展宁绍水火保险公司的程恩树、中国保险公司的林震峰两人入党,并组建上海保险业地下党支部。从此,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保险业的序幕。




至1949年7月20日,上海成立了“民联分保交换处”,集中办理华商私营保险公司分保交换。它的创办,打破了依赖外商的心理,增强了民族保险业的信心。

诞生(1949-1958)


发展中遇波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经历常年的抗战后,中国各行各业均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其中也包括保险业。这时,保险的发展是,好则开张,差则清理合并。




直至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宣告了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




此后,1951年,上海和天津的28家私营保险公司分别组成太平和新丰保险公司;1952年6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化归财政部领导,外国保险公司完全退出中国保险市场;1955年完全废除保险经纪人制度;1956年8月,太平、新丰合并,保险业公私合营,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但到了1958年,中国保险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金融会议决定立刻停止国内保险业务。自此,新中国保险业滑入了低谷,一直延续至1979年。

复业(1978-1991)


保险“重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国务院批准,恢复保险业发展。沉睡了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苏,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复业重开,恢复财产保险业务;1982年,人寿保险业务得以恢复。香港民安保险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




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获准成立投资公司,可用部分保险准备金投资。




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




1986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10月,恢复组建交通银行,并将其总管理处从北京迁至上海。




1987年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组建了保险业务部,打破了中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垄断经营的局面。后来,这一保险业务部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1988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成立。此后,人保、太保、平安三巨头的形成,使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呈现。

破局与发展(1992-2001)


市场“扩容”


1992年,友邦保险公司获准在上海经营业务,打开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外资再一次进入中国保险市场。这时的友邦,将个人营销理念带入中国,为中国寿险市场培养出了第一代寿险营销员。随后,寿险个人营销之风席卷中国大陆,中国寿险业发生了历史性的革命。




1994年,天安保险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第四家财产保险公司,也是第二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标准组建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




1995年,新中国第一部《保险法》颁布实施,确立了产险、寿险分业经营原则。而它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保险立法支离破碎、很多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是中国保险法制史上的分水岭。




1996年,中国保险市场迎来第一次扩容,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华泰财险、华安财险及永安财险五家首批商业性、股份制保险企业成立。至此,一个以国有制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保险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同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成立,下设三个子公司,中保财险、中保人寿、中保再保险和香港中保集团。




1998年,中国保监会正式成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力地保证了《保险法》的顺利施行。




1998年10月7日,根据国务院对中国保险业整体改革方案,中保集团撤销,集团下属的三家专业子公司各自成为独立法人。




在此期间,中国保险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1994-2000年,保险业保费收入从376亿元增至1598亿元,年化增速约27.3%,保险公司达到33家。




虽然期间也曾出现混乱、市场主体被接管的情况,但从整体方向看,这一阶段的保险业,从友邦破冰,到众多险企诞生,可以说为以后保险大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速(2001-2010)


政策“下放”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为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提速奠定了基础。无论是从市场主体的数量,还是保费规模,这一时期的中国保险业有了很大变化。




有数据显示,2001-2010年,中国保险保费收入从2109亿元提高至1.45万亿元;至2010年,市场主体扩充至142家。




这期间,原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或举措,例如,2002年,原保监会取消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的资格,保险公司在境外运用资金等行政审批项目;2003年,原保监会取消外资保险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等。




尤其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为推动和完善中国的保险事业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交强险、健康保险等政策红利也极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此外,200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相继登陆A股市场。




2008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定》引入资本充足率指标,构建起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的三支柱监管体系。

盛宴(2011-2017)


政策“松绑”


2011年,保险业一批新的政策、法规发布。从严打中介机构涉嫌传销行为,到《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再到规范人身保险销售、发行次级债门槛的提高等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出意在规范保险市场,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但这时,加息周期叠加银保新规,保险业同样陷入瓶颈期,保费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为此,监管层开始定调“整顿、松绑、改革”。




2012年,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批准下发保险资管牌照,大幅拓宽投资工具,提高险企权益投资上限;2013年,人身险费率改革,废除2.5%预定利率上限;2015年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代理人数量攀升,渠道力量爆发。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国保险进入“新国十条”时期。这一政策开启了对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商业养老、健康保险、责任保险等各领域改革的部署。




2015-2017年,保费盛宴的积攒与巅峰期,令中国保险市场一跃走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但在某些方面的激进表现,为后期的严监管埋下伏笔。

新征程与开放(2018年至今)


监管“改革”


2017年,于保险业来讲,是转折的一年。这一年,从行业看,从激进回归平静,提出“保险姓保”;保险回归本源。




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银行、保险从分立而治走向合并监管。而且,银保监会成立后,对保险业开启了一场清理整顿工作。




与此同时,自2018年初,一场来自监管上层的吹风会吹开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大门,加快对外开放成为近年来监管的主基调。从最高负责人的亲自督导,到各级分管机构的逐步落实,中国此次的对外开放更具有时代性。




韦莱保险经纪、怡和保险经纪先后获批,安联(中国)保险控股获批筹建及开业,工银安盛资管、恒安标准养老等外资公司相继获批筹建、开业……一大波外资险企搭乘政策东风,正在涌入中国保险市场。




当下的中国保险市场,已经打开了新局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阅读排行榜

  1. 1

    周评|面对国家大势和存量市场,如何树立“大保险观”?

  2. 2

    监管严禁“特药卡”“CAR-T卡”成保险营销赠品,部分地区摸底排查

  3. 3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4. 4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5. 5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6. 6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7. 7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8. 8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9. 9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10. 10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