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文化的最初表现
- 2020年04月18日
- 16:23
- 来源:
- 作者:
《阳光之道》以文字形式体现的阳光保险企业文化,一登场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虽然最早的登场,只是一则招聘广告。
为了阳光明日灿烂,容我阳光今日苛求。如果你具有以下特质,我们不希望浪费你的时间:
“你曾在三家以上的同业公司工作过;
你关心上级总是胜过关心下级;
你对领导的决策从来没有异议;
你的决策只是源于经验;
你很少看新闻联播;
你把薪水和职务当做择业的首要条件;
你从来没有自觉进行过爱心捐助;
你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数少于你的工龄;
你因严重违规受到过监管部门的处分;
你过分关注同事工作之外的事情;
你为公司购物从不砍价;
你每个月的个人话费总是不足百元或经常超过千元。”
……
2005年2月6日,春节前夕,尚处于筹备中的阳光产险在媒介上第一次发布了招聘广告。
在这则广告中,阳光产险明确地表明要拒绝的12种员工。
尽管这则广告的内容如同白开水般平淡,但显然非常与众不同,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传统的招聘广告不同的是,它没有对专业的要求,没有对学历的要求,却明确地提出了对未来员工作为一名社会人定位的要求。当我们看完《阳光之道》对于这家公司和公司成员未来的工作方式的描述后,这样的招聘广告显然是顺理成章,阳光产险以其独特的价值观诉求向社会和业界毫不犹豫地发布了“阳光文化宣言”,它表明了这家公司首先要求的是人的价值取向,并通过一系列的“不”大致描绘出了阳光保险公司员工作为社会人的定位。
很显然,它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因为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国内的教育和家庭对于人才的定义。这种定义通常是:人才的标准由学历、专业、出身家庭背景等一系列可量化的指标组成。从公司的文化以及延伸出来的工作标准来看,阳光保险在这则广告上,定义了自己对人才的要求。
“我们认为,高起点地组建公司首先需要一批高标准的人才,其首要标准是认同阳光价值观,跨越阳光文化的门槛。”张维功说。
尽管这次广告仅仅分别在《中国保险报》、《北京青年报》上刊登了一次,但是却掀起了一阵风暴,一批有志向、有梦想的人才迅速从全国各地聚集到了阳光文化的大旗下。
“如今,我依然清晰记得那张招聘广告:几束穿透力极强的云层里射出的光芒,宽阔的海面,还有坚忍不拔的栗色的岩石……”潘华刚说。潘华刚曾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的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早年曾多次赴海外研修。偶然看到这则广告,多年平静的他竟怦然心动。
当然,这则招聘启事不但吸引了一批认同阳光文化的人才,而且由于十分“另类”,让许多充满好奇心的记者在平静的领域找到了新闻眼,因此他们纷纷要求来采访这个还处于襁褓中的“婴儿”,并引发了很多媒体的热评。在两个月间,因为这条广告而积累的关于这家新生公司的报道,累计达到数千条之多。
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作秀来定义这条广告,事实上,这条广告出自创业团队之手,他们是出自对保险业的深入了解和公司的规划来制作这条广告的。后来张维功接受采访时说到他当时的想法:一个人每个月的个人话费总是不足百元意味着你没有朋友、缺乏活信息,而每个月电话费经常超过千元则意味着除特殊情况外,你有第二职业或不务正业,这两种人都不是阳光所欢迎的。
事实上,与阳光文化一脉相承的这条招聘广告,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商业文化兴起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