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险企高参
  4. 正文

寿险解不开的死结?!费差损、利差损还是……

  • 2024年07月04日
  • 18:28
  • 来源:
  • 作者:划水的????

作者:划水的????  

编辑:顾柠

来源:险企高参


在寿险行业中,“利差损”和“费差损”是行业的痛点。2023年78家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总保费3.09万亿元,同比增长8.4%。然而,净利润却同比减少323亿元至1307亿元。

保费规模持续扩张,而实际大多数寿险公司都在面临亏损。而这,跟保险业资金是“长钱”的逻辑撇不开关系。在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中,保险业面临尤其严峻的挑战,由于负债久期相较于资产久期更为长久,这导致了在资产端出现显著的压力,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负债端与资产端的错配风险,为公司的稳健运营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从根本上看,负债端“成本”偏高,资产端“创利”不佳或许是寿险行业普遍存在的解不开的死结……

先来看负责“创利”的资产端方面,近几年来,寿险行业的投资收益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寿险行业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5%,而近十年的投资收益率超过了5%。这也表明,近几年的收益率波动较大且走低。

而近几年收益走低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缺乏优质的投资标的;二是“现有优质标的”收益逐渐下降。国债这一主要标的,30年期的收益率已然滑落到2.5%的下方,而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更是一度创下20年来的新低。这使得某些险企寻求其他出路,例如长城人寿频频举牌上市企业谋求更多投资标的。据长城人寿披露,截至5月17日,长城人寿在境内、境外其他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上市公司有金融街、浙江交科、中原高速、无锡银行、江南水务、城发环境。

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保险机构近年来搭上市场轮换的快车,使分红实现率不降反升,与内地呈现出不同的风景,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赴港购保”。梳理香港市场主流分红型产品后可以发现,多数产品分红实现率较好,达到了6%-7%的预期收益率。因为港险可投放于全球范围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环球股票、亚洲股票、行业基金、中国股票、新兴市场股票、组合基金等。且港险经历100多年的发展,资金规模更大,投资产品组合更多,分红基数更高,客户滚存红利也就更高。

那么,资本市场繁荣就一定是寿险行业繁荣昌盛的灵丹妙药吗?——答案是“如是”。曾经,前海人寿和安邦保险都曾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带来市场的急速扩张。

前海人寿在2012年2月正式开业,2012年其保费规模还仅有2.7亿元,但到了2013年,该公司的规模保费便一举突破百亿,达到143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在完整经营年度保费破百亿的险企,并一跃成为国内第13大寿险公司。随后的三年时间,即2014至2016年,前海人寿的业务规模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分别实现规模保费348亿元、779亿元、1003亿元。与此同时,净利润也节节攀升,2013年净利润为955.69万元,2014年净利润为1.33亿元,2015年净利润为30.98亿元,2016年净利润为40.99亿元。

投资上的强劲表现是助其盈利增长的“密码”。据公开资料显示,前海人寿在投资端的平均收益率在业内处于领先的成绩。过去十余年是地产的黄金时期,地产行业给予资金很高的回报率,前海人寿也分到一杯羹。2013年到2016年资产收益率在6.9%-8.1%,2020年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然而,前海人寿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2月,监管发布行政处罚称,前海人寿涉嫌5类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就包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资质不符合要求。2019年后,前海人寿的投资开始回落,表现并不突出。根据前海人寿发布的最后一份偿付能力报告,2022年一季度前海人寿投资收益率仅为0.17%,综合投资收益率则为-0.83%。

另一个已被接管的安邦保险如出一辙。安邦保险是一家全球化的保险公司,总资产曾一度触达2万亿元,安邦保险投资端的收益率也曾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的安邦集团年报显示,其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4.83%,同比增加12.42%。财险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9.90%,人寿为6.15%。主要是因为安邦保险走的是一条“投资反哺承保”的发展路径,即一反国内险企“负债驱动资产”的扩张之法,而以资产驱动负债。通过做大投资和总资产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流入。

然而,这种做法埋下了许多雷。2018年2月,原中国保监会决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此后,安邦保险开始出售在中国被称为“理财产品”的投资。理财产品是短期投资,通常提供固定回报率,往往比银行提供的普通存款利率高得多。安邦保险曾“埋下的雷”,让接盘的大家保险至今都没上岸,且正打算抛售养老、财险两家子公司……详见《万亿大家保险弃车保帅?!或出售养老、财险两家子公司,去年亏损超5亿;表面平静之下或另有玄机》

在投资上遇到的挫折,在成本上寻求补偿成为一种解决办法。去年8月,在银保渠道开始施行“报行合一”以来,不仅有效降低了负债端成本,还明显提升了新业务价值。据统计,实行“报行合一”后,银保渠道佣金费用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约30%。而且随着政策的推行,使得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太平人寿在实施“报行合一”后,其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同时,太平人寿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超过400%,新业务价值率同比增长超过20个百分点。

鉴于“报行合一”效果显著、威力强劲,将其推广至个险渠道是符合逻辑且顺理成章的。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向各人身保险公司下发《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通过明确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数据的业务属性和技术属性,将其内部数据结构映射成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以便开展标准化监管数据的采集、治理与应用。

《规范》中新增渠道管理信息,全面记录销售人员的佣金,其中,包括补助津贴、奖金分红等。同时,将原保单佣金信息表拆分为销售人员直接佣金信息表与中介机构保单手续费信息表,更为高效地支持对于不同对象所付销售费用的追踪。如今,“报行合一”在个险渠道落地的基础基本具备。“费差”或进一步控制。

与此同时,保险预定利率也一度下行,降低寿险机构成本。从2019年8月保险监管部门规定年金保险的预定利率不得高于3.5%,到2023年8月1日,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得高于3.0%,再到2024年6月,部分保险公司将于6月底停售预定利率3.0%的增额寿,并将推出预定利率2.75%的增额寿。寿险机构在降本方面持续改进。

然而,成本方面的压降可有效缓解“利差损”、“费差损”等现象,但能“治标”不能治本。总的来看,寿险行业低迷的结症在于投资端的收益率。这样看,寿险的“死结”短时间内或许难以解开……


阅读排行榜

  1. 1

    官宣!尹兆君出任太平集团董事长,63岁王思东功成身退!年内四大中管险企齐换“帅”,三位皆是“银行人”

  2. 2

    平安、国华等三家寿险11月原保费增速为负,7大上市险企共揽保费2.73万亿;财险稳健依旧…

  3. 3

    那些被接管险企如今都怎么样了?!|年度策划

  4. 4

    负债销售端或节省亿元级成本?!人身险公司转型新纪元:银保渠道“脱胎换骨”,个险驶向“高精尖”赛道|年度策划

  5. 5

    接棒龚兴峰,70后总助刘智勇正式出任万亿新华保险董秘;资本布局加速,连续举牌药企再添券商股,“买买买”模式不停歇……

  6. 6

    “偿二代”二期落地渐行渐近,各险企准备好了吗?!年内发债1155亿,地方国资强势入局为哪般?|年度策划

  7. 7

    漩涡中的千亿光大永明人寿?!继总经理出走之后,56岁董事长卸任;三年亏32亿,净资产垫底银行系险企;精算出身张晨松如何力挽狂澜?

  8. 8

    又一位银行老将执掌四大中管险企?!59岁尹兆君或内部晋升中国太平党委书记,王思东功成身退;年内四大保险央企一把手齐变…

  9. 9

    原董事长黄炜等“宝能系”高层未见身影,这家险企延迟两年完成董、监事会换届;“平安系”霍建梅居三位新面孔之首…

  10. 10

    风雨兼程,2025“开门红”开了个寂寞!?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10. 10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