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火爆!险资成配方“必选项”?

  • 2024年06月18日
  • 16:16
  • 来源:
  • 作者: 新时代保险研究院

超长期国债正式发行迎来“火爆”认购并快速售罄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在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国债市场迎来久违的爆发,部分长债和超长债的债券型基金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10%。


作为“长钱”的保险资金也参与了“追逐”特别国债的发行。今年5月,20年期、3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时,就有保险机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积极参与认购”,6月14日,5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险资更是成为抢配方。


事实上,险资和超长期限特别国债天然适配,前者的重要投资理念就有“长期性”,后者负债期久、注重中短期投资回报的金融机构资金并不适配。以银行举例,银行负债端活期存款占一半左右,如果配置较多超长期国债,则不利于资产安全性管理。此外,从险企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来看,在资产端“重债券、轻股票”的投资特点表现明显。



01 超长期国债吸引“长钱”险资





市场追捧超长期特别国债,认购热情高涨。


6月14日,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迎来首次发行。财政部当天招标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期)(50年期)发行总额为350亿元,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后为2.53%。


从二级市场行情走势来看,在经历前期波动后,在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迎来首次发行当日,多只已上市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24特国01”上涨0.24%,报收于101.364元;“24特国02”上涨0.23%,报收于101.085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5月17日首发,将于11月中旬发行完毕,共发行22次。其中,20年期、30年期、50年期分别发行7次、12次、3次。


在这些抢配特别国债的资金中,不乏险资身影。有头部险企资管负责人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要求险资通常以长久期资产为主要配置品种,超长期国债一直是险资最重要的配置品种之一”。


为什么险资抢配超长期特别国债?客观分析来看,一方面,利差损压力叠加权益市场波动下,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于“压舱石”的险资来说具备匹配性;另一方面,在经济稳增长过程中,债市一度走出牛市行情,固定收益类产品当前本身就具备安全性与性价比。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等人在6月初的报告中就指出,若长期国债利率持稳或略上行,仅对银行来说,性价比就优于房贷。


“稳利率及促需求的大背景下,超长债利率以及个人房贷利率成为近期债市较为关心的两类资产,二者均为银行重要的配置对象;若长债利率持稳或略上行,均可提升其较贷款的相对性价比。忽略长债的资本利得收益,仅从银行利息收入的维度来比较两类资产优劣:由于国债的免税效应,30年期国债的利息价值等同于买入时的到期收益率,目前约为2.55%。”刘郁等人的研究报告指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50年期的超长期国债对于大部分金融机构来说确实期限太长。有债券交易员就认为,“期限太长了。估计需求方主要是保险机构,几家国有大行可能也会有参与,但其他中小机构需求会较少”。


有银行债券从业人士表示,从银行存款来看,活期存款占半数左右,如果配置太长期限的金融产品,可能会违背银行的负债管理策略。


02 利率下行之后的“必选项”





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险资负债端逐渐压降成本。这种压降对保险业来说几乎是全线的,不仅包括传统寿险(即普通型寿险),还包括分红险、万能险等新型寿险产品(收益具有浮动特征)。


传统寿险产品维持了10年的3.5%预定利率,于2023年7月31日终结。自2023年8月1日起,市面上所有传统寿险的预定利率不再高于3%,同时,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2%,分红险预定利率最高为2.5%。


增额终身寿险的利率下调也已“箭在弦上”。6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人身险公司将于6月底停售预定利率为3%的增额终身寿险,7月正式推出2.75%的产品。


从寿险产品利率调降来看,险资负债端在告别“3时代”,其实这是险企规避利差损风险下的“无奈之举”。


从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76家人身险公司的投资率超过2%的有4家,5家收益率为负,投资收益率介于1%—2%的险企最多,有18家;85家财险公司投资的收益率分布在-1.28%至4.37%的区间,有12家险企的投资收益率为负,投资收益率超过1%的有11家。


从2023年险资投资收益率来看,财务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两个指标均处于十多年来的低位。


今年2月2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05%;2023年的财务投资收益率为2.23%,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22%。其中,2023年2.23%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2008年之后首次降至3%以下。


再把视角转向险企的资产端,当前险企的资产配置呈现什么特点?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5月31日发布的《2024年1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表》来看,险资当前配置延续了2023年的“增债券、降股票”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账面资金运用余额为29.9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26.87万亿元,财产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2.03亿元;人身险公司的债券配置占比为46.82%,财产险公司对债券的配置占比为38.2%,远超银行存款、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配置占比。


银行存款对应的是“低利率”现实,股票则对应着权益市场的“波动性”。可见,险企在“夹缝”中选择更具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债券”。


03 债市风险也需警惕





近一两年以来,在利率整体下行且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债券可谓资本追逐的“香饽饽”。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是巴菲特的名言之一。当债券配置被推向市场主流时,风险也在积聚。从当前险企资产端配置来看,债券占据主力。因此,对于险企来说,未雨绸缪,警惕债券风险非常有必要。


也由于债牛行情已久,多家媒体也于6月中旬发文提醒注意债市风险。


《金融时报》援引业内人士观点提醒,当前的利空因素有不少,只不过被投资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我们期待此时投资者更需关注债券类资产的价格波动风险,守护好“钱袋子”。


《中国证券报》则援引市场人士的观点表示,近期受“资产荒”影响,一些机构投资者找不到收益较好的资产,尤其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后,更加凸显出债券基金的比价优势。这些机构投资者更多地要拉长债券久期来追求高收益,实际上也是在“冒险”赚钱,博弈市场利率还会走低。


有权威人士也对《中国证券报》表示,债券型基金“牛市”背后隐藏着不小的风险。“此轮债基行情与债券利率下行有很大关系,这种高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


乐观的是,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各项经济指标正处于修复当中。今年以来,CPI一直处于回升趋势中,PPI的降幅也在渐渐收窄。从5月来看,CPI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PPI同比下降1.4%,环比上涨0.2%,改变了前6个月连续下降趋势。5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因此,债券行情能否持续“牛”下去值得高配置的险企去思考,险企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动态调整策略。不过,仅从50年期特别国债来看,其超长期限的特性和长钱险资天然适配。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作为风险性不高且收益较为明晰的债券产品,险资积极抢配无可厚非。


阅读排行榜

  1. 1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2. 2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3. 3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4. 4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5. 5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6. 6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7. 7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8. 8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9. 9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10. 10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